国学大讲堂
杨鹏评点史记人物:“最牛驴友”周穆王到底为何西行?
关键词:杨鹏 史记人物 周穆王  来源:掌上国学院  时间:2017-07-14

  著名驴友周穆王


  大家好,这是掌上国学院“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今天我们分析周穆王。


  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王,他在位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76年到公元前922年之间,大约55年,是西周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王。


  周穆王的民间形象很迷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著名的驴友。他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西行上万里,据传到了新疆的天山天池,与西王母有绯闻对情歌。关于他西行的路线,后世诸多研究说法不一,有的说他越过葱岭抵达了中亚或更西地区,更有人甚至认为他抵达了波兰华沙一带。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敢于冒险的、浪漫的君王形象。


  所罗门王以智慧著称,周穆王以西行著称。当时周人处在青铜时代,犹太人则已经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的周穆王跟犹太历史上的所罗门王(在位时间约公元前970年-公元前931年,大约40年)处于同一时期。所罗门王以智慧著称,周穆王以西行著称。他们俩有些共性,都很任性,而且都传有绯闻: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有绯闻,周穆王则是和西王母有绯闻。周穆王和所罗门王还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打开了国家由盛转衰的大门。


  中国的盛世准则


  大家看这是西周王朝的前五位王。周穆王是周昭王的儿子,之前的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叫成康之治。在这里我总结一下盛世得以实现的准则,首先是《逸周书》上说的:“惟上帝之言,克播百榖”,遵从上帝之言,认真播种百谷,从事生产劳动;其次就是《尚书》上所说:“敬天保民,明德慎刑。”要敬奉上天,保护百姓,一定要强调明德。“德”就是敬天保民,“慎刑”就是在动用刑罚的时候要非常谨慎;然后,就是《史记·周本纪》里讲到成康之治时说的:“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非常的节俭,欲望不多,非常讲究信誉。“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四十多年都没有动用刑罚;最后是注重和平外交,用的词是“耀德不观兵”。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怀柔。类似后来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对内轻徭薄赋,对外和平外交,这样就造成了盛世。


  宅兹中国


  那个时候西周的中心地盘,主要是现在的渭水流域,即陕西、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淮河流域属于东夷部族,南方汉水流域、长江流域属于楚人。西北地区是犬戎,犬戎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它是好多游牧民族的总称。也就是说,淮河流域、汉水、长江流域以及西北大片地区,都不在周王朝的控制下。那时,这一地域不称中国,所管辖的百姓也不叫中国人。


  “宅兹中国”出自何尊铭文,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来源。在何尊铭文中,“中国”的含义,是指西周王朝的都城成周(今洛阳)地区。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


  “中国”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上,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030年。何尊铭文“宅兹中国”,“宅”是居住的意思,“宅兹中国”就是要住到中国去,搬迁到天下的中央地区去。大家看图片,当时“中国”两个字是这么写的。当时的“中国”就是西周时期的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大家看一个细节,当时的“中国”的“国”字还没有围墙,不封闭,心态也是开放的。


  “中国”是一个流动的概念,“中国”这个概念历史的演进有点像滚雪球,从夏商周开始滚起来,越滚越大,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滚进了“中国”这个大雪球里。未来“中国”这个概念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昭王征楚失败葬身汉水


  从国际关系看,周武王灭商的时候,得到过西北戎狄的帮助。所以周武王、周公、周成王以及周康王时期,尽量保持与西北戎狄的良好关系,尽量保持和平的外交政策。成王和康王时期,和淮河流域的东夷,以及殷商的反叛残部,仍有冲突。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与犬戎也有过两次冲突。但总体来说,它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即“耀德不观兵”。但是这种和平的外交政策,到周昭王时代,在周王朝综合实力达到强盛时,有了变化。


  《史记·周本纪》说:“昭王之时,王道微缺”,说王道微微有点缺失,说得太轻了一点。从国际关系上看,是开始大缺。昭王改变了过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始武力征伐。也就是说,到了周昭王、周穆王时代,改变了“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以及“耀德不观兵”的盛世原则,开始动兵征服。周昭王时期,除了对淮夷、对东方发兵征服之外,也发动了三次针对楚国的战争。


  湖北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中国商朝早期至汉朝的采铜和冶铜遗址,位于湖北黄石大冶市城区西南约4km,面积2平方千米。考古专家据墓葬出土文物判断,铜绿山一直被楚国控制,为其成就春秋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什么周昭王要去攻打楚人?估计与湖北大冶铜绿山的古铜矿有关。青铜时代,铜矿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军事上需要青铜的刀剑,打造各种宗教法器也需要青铜。铜绿山这个从商朝就开始开发的铜矿,经常引发楚人跟中原的冲突。


  周昭王先后三次征楚。楚人在汉水长江流域,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和江西地区。楚人与中原分分合合。郭沫若认为楚人是东夷的一支,后来,迁到了现在的汉水长江流域。1987年,湖北荆门发掘出土的包山楚简,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16年左右,里面有楚王祭祖的记录。楚王祭祀的祖先有老僮、祝融和媸酓,这说明楚人的祖先确实来自古远的东夷氏族,属于东夷的祭司氏族。


  周昭王三次征楚都失败了,这是西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在第三次征楚的时候,周昭王被淹死在汉水。《史记·周本纪》上说:“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昭王到南方去打猎没有回来,死在了江上,“江”指的就是汉水。这个说法很暧昧,周昭王到底怎么死的?没有清楚交代。总之,周昭王是死在征楚的战争中。征楚的战争失败了,这对周王朝是非常大的打击。

12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