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作为一个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大国,面对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话语竞争能力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国际话语权不会自然地掉到我们头上,而是需要通过抓好议题、找好平台、用好规则、做好工作,来培育和争取。从近年来的国内外环境看,我们越来越有底气和资源争取国际话语权,也越来越有机会和平台去提升国际话语权。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有望迎来新的高潮。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思想层面的感召力,彰显了中国的理念性话语权。当前,绝大多数国家和西方主导的国际组织仍习惯用西式思维和价值观来评判事物的是非曲直。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很难在国际场合受到重视,也难以在解决全球问题上得到采纳。“一带一路”倡议在这方面实现了突破。它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目标,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演独角戏而演协奏曲,不建后花园而造百花园。这些理念和原则凝聚了几千年的中国智慧,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当代体现,是中国核心价值的对外延伸,也是对人类思想的精彩丰富。正如克罗地亚地缘政治学家亚斯娜·普雷夫尼克评论的那样,“这个构想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既是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迈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制度设计的创造力,提升了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制度性话语权是我国机制化参与全球治理的必需手段。与二战以来西方主导的很多制度设计不同,“一带一路”强调制度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摒弃大国霸权,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更不搞排他性制度设计,而是在既有双边、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主动寻求对接,从而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一带一路”如此,与之密切相关的丝路基金、亚投行都是如此;中国不仅欢迎沿线国家参与,也欢迎所有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不仅主动提出方案思路,也积极参与对接其他国家提出的规划设计。动态而不是静止、灵活而不是僵化、引导而不是主导,为中国寻求和创造制度性话语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一带一路”建设具有解决问题的公信力,提高了中国的事务性话语权。争夺国际话语权不只是为了获得“多说”的机会,也不只是为了提高说话的分贝,而是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中国有多大的国际话语权,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我们针对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和普遍关切,提供了多少方案,获得了多大程度的接受和认可,多大程度上转化成有约束力的制度。“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办法和方案。正如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回声报》发表的文章所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冷战结束以来一直没有共同发展计划、强行推动的自由主义民主化遭遇失败后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的进展也正如德维尔潘所预见的那样,从倡议到务实推进,“一带一路”政策对接和重点项目对接无不体现出一个“实”字。截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中国已同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也正在落地。这些协议和项目的顺利签署及建成,让话语权转变为有形成果,使其更有力度。
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调查和统计,仅2016年,境外媒体涉及“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数量就超过4万篇,国际智库正式发布的“一带一路”专题研究报告近50份,海外出版的“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约20种。面向二十国集团国家的民调数据表明,海外受访者中了解“一带一路”的比例为15%,其中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该倡议对其国家、个人、地区经济及区域和平都具有积极意义。可见,“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作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同样,对外话语创新和国际话语权提升也能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清扫障碍。如前所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三年多来,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赢得普遍赞誉,但不能否认的是,受现实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偏见等因素影响,国际舆论中的“一带一路”还是一个多元图景:既有“写实的素描”,也有“写虚的抽象”;既有“短焦距拍摄”,也有“长焦距拍摄”;既有严肃工整的笔画,也有调侃戏谑的漫画。沿线国家舆论整体较为温和友好,美日等国舆论则相对冷漠消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拓展和深化“一带一路”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多以数说理、以例讲理、寓理于事,讲好“一带一路”共建的故事,传递好“一带一路”共商的理念,展示好“一带一路”共享的前景,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作者: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孙敬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