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观点 > 名人评论
刘卫东:以“包容性全球化”解读“一带一路”
关键词:刘卫东 包容性 全球化 一带一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7-02-13

12.jpg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的核心观点,即以包容性全球化为核心来理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而所谓“包容性全球化”——等于“丝路精神+全球化”。


  时值习近平主席出席达沃斯论坛之际,历时3年的“一带一路”战略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举行。该项研究是中科院地理所与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团队合作研究的结晶。研究报告以包容性全球化解读“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并科学分析了陆路困境运输通道、中欧班列的组织发展、境外产业聚集合作区、我国对外开放平台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格局,以及人文合作等重点建设的领域。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刘卫东在发布会上作了主旨演讲。


  丝路精神探源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这个课题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即以包容性全球化为核心来理解“一带一路”。那么,什么又是“包容性全球化”——“我以为,等于‘丝路精神+全球化’”,在主题发言伊始,刘卫东开门见山地说。


  原来,“丝绸之路”概念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里提出来的,当时提出“丝绸之路”是建议建一条从中国通往德国的铁路。由于更加清楚海上贸易的重要,他专门用丝绸之路代表陆上的部分。刘卫东说:“当然,不是因为有了他才有了丝绸之路,在古罗马时期中国的产品就已经卖到了古罗马,当时有‘赛尔’及‘赛里斯’的说法。”(古代欧洲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此词由希腊文赛尔Sere即蚕丝一词演化而来,意即丝绸之国——编者注)


  中国历史上和西方国家交往的贸易产品有很多,典型的可以数出来的标志性产品就是丝绸、陶瓷和茶叶,所以我们英文的名字叫china。刘卫东强调,我们不能认为丝绸之路是单向的中国输出东西,这个在媒体里报道非常多,认为中国当时很厉害,输出了很多东西。其实丝绸之路是双向交流的过程,我们必须强调它是双向交流的过程。


  简而言之,刘卫东认为,陆上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达到鼎盛,元后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于宋、元,明后期开始衰落。


  他表示,今天我们看丝绸之路,它不是具有固定线路的空间现象,而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是历史现象+隐喻,这个隐喻就是我们说的“丝路精神”。另外,它也是沿线各国共享的一个文化遗产,丝路不是关于中国的故事,是关于欧亚大陆很多国家的共同故事。它代表和平、友谊、交往、繁荣,转化为当代的内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全球化的来龙去脉


  要理解“丝路精神+全球化”,就必须理解什么是全球化。有人认为经济的全球扩张始于15世纪的航海大发现;有人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贸易更加自由化;也有人认为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对外投资已经进入“全盛期”;更有人认为“二战”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框架就已经确立……


  “但是,决定性的全球经济转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直到80年代全球化才逐渐成为一个流行的词语。”刘卫东说。


  他认为,全球化并不仅体现于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本身,这个变化与生产方式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有关系。向后福特主义转变最大的特点,是零部件生产的外包及由此形成的跨国生产网络。


  那么,为什么上世纪70年代之前没有“经济全球化”的名词?因为那时候资本的野马被圈在国家制度的笼子里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国家拥抱资本主义思潮 ,强调政府零干预,完全市场化。大家都倡导“把门打开吧,我们拥抱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吧”,于是就产生了我们所谓的“经济全球化”。


  刘卫东进一步解释说,在经济上,发达国家的“滞涨”需要“出口”,于是有了产业转移、对外投资、自由贸易。随之出现了以跨国投资为基础的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深化了国际劳动地域分工。


  而在政治上,“冷战”的结束为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扫除了障碍。技术上,近三四十年来交通运输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时空压缩”。 所以,也要清楚,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是过去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这里,我们需要认真了解的是跨国公司、国家、机构之间的讨价还价的关系或者互相依赖的关系。

12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