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包容性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是什么?“我曾经举了个例子,以前中国是个3岁的小孩子,现在他长成18岁的大小伙子,体重200公斤,还要在那样一个小的空间里生活,会觉得很难受。所以,我们倡导要改革世界经济治理体系,要给发展中国家更大的话语权。”刘卫东说。
他表示,经济全球化导致西方国家经济的高度金融化、制造业的空心化;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崛起了——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中国的经济腾飞确实得益于经济全球化,我们需要维护经济全球化的成果,要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机制,让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人民。同时,我们自己的经济增长确实速度很高,但是也确实付出极大的代价。现在进入了所谓的新常态,我个人总结,就是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全球谋划资源配置和利益。”因此,“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中国自身发展模式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刘卫东认为,总结起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有三个过程:2000年前靠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全球化,年吸引外资增速达到30%左右,几年就翻一番;加入WTO以后贸易增速突然到了25%~30%,吸引的外资降到了10%左右;2008年我们对外投资增到了20%~30%以上。这三个阶段的特点非常明显。
他指出,应该说,以中国对外投资为代表的第二轮全球转移正在发生。按照习主席的讲法,“一带一路”就是用丝路精神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一带一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刘卫东最后归纳,“一带一路”体现的包容性全球化有这样几大特征:第一,强调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寻找利益契合点;政府在全球化里面需要有一个作用,即牵制一下资本,不能让资本“信马由缰”;第二,强调不同发展道路的对接,选择的多元性,相互学习;第三,强调开放包容和平等互利的建设理念;第四,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第五,强调“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念,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