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慈善公益事业成果显著
蓝皮书指出,2015年是法治慈善进入大众视野的元年。《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慈善法》先后公开征求意见;公益学术界和社会组织联手助推国家开门立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现去行政化;民政部门探索建立新型监管体制,实现对社会组织的综合监管。
2015年也是大众慈善进入公益主流的一年。“公益+互联网”在2015年狂飙突进。指尖公益不仅解构了传统慈善的捐赠方式,给予公共募捐和大众捐赠以去中心化的新诠释,还通过移动互联在同一时间连接多地、多点、多项目和网上、网下的捐赠,让公益俨然成了2015年最具文化创意的行业。
2015年还是慈善公益行业进行结构性重组的一年。社科界发起成立了多个重量级公益学术机构,推动慈善公益成为一门学术专业;企业公益更加注重将自有产品或技术向公益组织开放,成为公益组织的技术支持和公众的参与平台;慈善行业生态环境向好,行业支持联盟不断涌现;社会企业探索路径转型,建立多个平台,推出认证办法;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导向下,公益组织走出国门,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慈善+金融”理念得到业界广泛关注
蓝皮书指出,现行法律允许基金会开展财产的保值增值,基金会实现财产保值增值的主要途径有银行存款、投资国债、投资其他有价证券、投资兴办企业及委托理财等。2014年全国共有1423家基金会参与投资理财,约占当年基金会总数的1/3(33.59%),投资收益金额达到28.19亿元,占当年总收入的6.63%。总体来看,仍有2/3的基金会仍然没有参与投资理财,投资收入占比仍然比较低,但是通过近五年的数据纵向来看,蓝皮书课题组发现,基金会的投资理财意识正在不断上升,投资收入占比也在不断攀升。从2010年的总投资收入只有9.28亿元,到2014年的28.19亿元,五年间,投资收入增幅达203.77%。
同时,数据分析还发现,非公募基金比公募基金更注重投资理财,目前投资收入占比已接近总收入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