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纪实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观点 > 记录纪实
“鱼皮部落”赫哲人
关键词:鱼皮 部落 赫哲人  来源:中国丝路文化网  时间:2018-03-26

  奇异的吃鱼习俗


  早晨起床后,大家正准备吃饭,尤老汉又兴冲冲地走了进来,神兮兮地对我们说:“不要吃饭了,我请你们到江边吃鱼。”大家一下来了精神,背起摄影器材走了出去,尤老汉今天头戴貂皮帽,身穿棉袄棉裤,手上捂着一付棉手闷子,肩上扛着鱼叉和鱼网,腰里别着一把刀,手上提着两瓶赫哲老白干。我边走边犯嘀咕,没带锅怎么做鱼呢?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江边,我突然发现江边非常热闹,一些青年人在江边载歌载舞,一些年老者正在江边拜祭。我们顾不上尤老汉了,都向江边跑去,一问才知道,每年开江时,赫哲人都要在江边举行“祭江”仪式,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出入平安,而姑娘们要为“龙王爷”跳赫哲舞,祈盼“龙王爷”让赫哲人捕到更多的鱼。大家举起相机又是一顿“咔嚓”,等“祭江”仪式后,大家才觉得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忙向尤老汉走去,只见江边上以堆了10多斤鱼。尤老汉见我们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就对我们说:“你们先歇一会,我今天再露一手,给你们做两道菜,一个是‘杀生鱼’,另一个是烧‘塌拉哈’。”说着尤老汉就做起了“杀生鱼”,老人用刀麻利地将鱼鳞刮掉,开膛去掉内脏,把肉切成一条一条的,用醋浸泡一下,去掉腥味,加上辣椒油等各种作料,这道菜就做好了。看着带有血丝的生鱼肉,我开始不敢吃,看着大家吃的很香,就试着吃了一块,没想到味道鲜嫩爽口绝了。接着老人又给我们做第二道菜,烧“塌拉哈”,大家按着老人的吩咐,到江边捡了一些干柴,点起了篝火,老人先将鱼肉从鱼骨上剔下,把鱼肉切成薄片,但不切透鱼皮,然后用削尖的柳条将鱼串好,放在旺火上燎烤,烤三四分熟后蘸醋、辣椒油等作料,虽然很象烤鱼串,但那味道是无法比的。我们一边吃喝,一边听老人讲述赫哲人饮食习惯……


  赫哲族的饮食很有特色,早年以鱼、兽肉为主食。清朝末年,才有小米和玉米流入,做少量的稀粥喝。每逢年节和接待宾客时,赫哲人用小米做成“拉拉饭”(赫哲语,即稠粥),或“蒙古布达”(赫哲语,即肉粥),以示庆祝,表达对来宾的尊重。他们把鹿尾巴、熊掌、猴头、木耳、大米、白面等视为珍贵的食品,轻易不动。平时除了吃新鲜的鱼肉兽肉外,还将其腌浸晾干加工成鱼干、鱼条、皮坯子储藏起来,以备平时之需。


25.jpg


  赫哲人对鱼兽肉的吃法更是多种多样:


  炒鱼毛,即鱼松,赫哲语称为“它斯恨”。是把比较肥的鱼捣烂,捡出鱼骨鱼刺炒干制成,放在罐子里并泡上熟鱼油,长年食用.吃起来即松又软,味美香甜。


  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楂子煮成稠粥,放上鱼松或鱼油、兽油,搅拌后吃。


  莫温古:也是一种饭食,是把鱼切成小块,然后与小米一起下锅,放少量盐煮成的稀饭。


  稠李子饼:赫哲语称为“得布西克特”,是赫哲人早年常吃的食物,稠李子是一种黄豆粒大小的黑色野果(此树遍布于黑龙江沿岸),秋天成熟后采回并捣碎,制成薄圆饼,晒干后放在罐子里泡上鱼油,吃时又香又甜。


  柳蒿菜:赫哲语称之为“额恩比”,是赫哲人早年食用的一种野菜,春季一出土即采吃较为鲜嫩。炖鱼、炖肉也要放些柳蒿芽,有的晾干储存起来常年食用。


  早年赫哲人很少种青菜,主要是吃野菜.自民国以后,才逐渐传入园艺栽培技术,青菜逐渐代替了野菜。


  赫哲人做饭用的“哈楚昆”,(一种吊锅),俗称“跑腿锅”,铁锅传入后,吊锅只是外出渔猎时使用。传说,在没有铁锅之前,赫哲人使用木锅,连早年使用的盆子都是木制的。他们不会烧制陶器,在火柴没有传入时,赫哲人使用“火镰”,赫哲语称之为“雅特日库”。


  吸烟饮酒在赫哲族中由来已久,族中凡祭祀、宴会、迎宾、送行均用酒,男女老少几乎都饮酒。这也是其民族重礼仪、亲朋友的习惯。


123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