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研究 > 国学资讯
永远厚重永远新鲜 这就是老中华
关键词:永远厚重 永远新鲜 老中华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17-07-14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中华,仿佛是个再不能更熟悉的概念。可中华是个什么模样呢?或许你会想起五岳峻岭,想起长江黄河。这般大好河山,今日确实已成中华的象征。可地球之上,何乏河山?只是因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河山才有了分别。只是因为世居于此,长江黄河于中华才有了别样的味道。文化的创造,让这片土地与众不同。


  那么什么是中华的模样?一个时代接替着一个时代,一层黄土覆盖一层黄土。在不同时代人们的想象里,它有不同的模样。在人们不断的探索中,它又不断浮现出曾经的模样来——那既是它的沧桑模样,也是我们眼中的新鲜模样。首都博物馆近期举办的“美·好中华”展,聚集了近20年来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众多文物,带领我们一同回看那被层层灰尘封存的记忆,回看中华被我们遗忘的美好模样。


  根——残陶碎玉亦是中华筋骨


  展览序厅令人惊艳。入口如洞口,“仿佛若有光”,似可曲径通幽,令人心生桃源之盼。“洞穴”两侧墙壁营造成层层堆积的地层,并标注以年代。这让考古学地层学从下到上由早至晚一目了然,也暗示了本次展览文物的来源和题旨。而空中则飘荡着写有20年来遗址名称的透明条目,既如地下世界的璀璨群星,照亮未知的过去;又如招魂的小幡,呼唤往日的光彩。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美·好中华”四个红字悬置空中,细看文字,却并非整体,而是用一个个笔画模块构成,既有立体的视效,又暗含隐喻。海德堡大学美术史家雷德侯在其名作《万物》中曾提出,中国艺术的一大特色,就是模件化生产,从汉字到图像,从兵马俑到青花瓷,从青铜器到印刷术,概莫能外。“美·好中华”四字以笔画模件构成,或许也希望以此形式,隐喻“美·好”背后的运作机巧和营造理念。围绕着主题红字,序厅半周陈列了此次展览各个时代的代表性文物,来为观众预热。在文物背后的薄幕背景上,播放着一个个飞升的文物图像,飘飘然如文物的魂魄羽化登仙。


  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起头。中华,也有它最初的神态。展览投影时代标题于地面,作为展览单元分割的提示,别出心裁——厚重的土地默默承载了华夏祖先,又默默保藏了古风遗韵,直到今人寻寻觅觅、蓦然回首,又慷慨地把记忆归还,引导我们垂首礼敬先人的开拓。


  史前时代的主题为“道法自然”。史前时代初生的人类,想要生存,必须学会与自然相处。这其中包含着无奈,也包含着敬爱。唯有承认自己的渺小,才能发现自然的伟大,才能发现伟大的规律,才能发展自己的潜能。


  在风雨山林的孤苦无助之中,华夏的祖先并非只是抱怨悲鸣,总有人沉心观察。自然所赐予的一切,既能够伤害自己,却也能够给自己庇护和便利。道法自然,所师法的是自然的规律;师法之前,先要凭着长久的经验,发现和验证规律。石头的碰撞产生火花,石头的磨砺产生形状,石头中更有温润晶莹,于是磨石作玉;土在水中可以塑形,土在火中可以变硬,于是取土制陶;树荫洞穴能遮阳避雨,那为什么不能建屋造舍?在创造之中,中华之美渐露萌芽。陶器可盛饭取水,史前生活艰难,温饱难料。可就算箪食瓢饮,饮食之间,先民仍然为陶器绘上了颜色和图案,寻找生活的趣味,更在具象的模拟中发现了抽象的规律。彩陶之上,种种抽象的点、线、面,原来不过是花鸟鱼虫的追摹。体味自然之时,先民也在一步步迈向自然的内核。


  在中华的物质文化中,玉器具有特殊的意味。美好光洁的石头,坚致细腻,在后世中往往用来比喻君子美好的品德。这一价值判断,应当追溯至史前玉器文化的极大发展。史前时代的人发现了玉,还发展出切、琢、磨、碾、钻、雕、镂及抛光等技术把它们加工成玉器,用于佩饰,追求个人生活的品质;也用于礼仪祭祀,用于对自然的供奉和崇拜。


在自然的威慑与压力之下,华夏祖先建立起自己的组织和秩序,并以严密的组织和秩序,来对抗敌人与灾害,来适应自然。在这个过程中,玉有了更重要的作用。曾经用来防御野兽、防御外敌的兵器,曾经有着吉祥寓意的图腾,都成为了人心团结的象征。工具和那些动物形象是次要的,它们背后团聚人心的组织和权力,才是华夏社会前进更重要的东西。权力的象喻,需要足够精致完美的东西,来承载整个社会的向心力。玉,成为了历史的选择。


  譬若良渚文化的玉琮、玉钺,伴随着众多玉器一并出土,彰显着墓主人非同一般的地位。而玉琮呈现出的规矩、稳定的造型,和谐、对称的图案布局,更成为后代礼玉的模仿对象。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玉器,并不如想象的精美,但它背后所凝聚的力量,却引人遐思。后来的中华,成为了礼乐之邦;温润如玉的气质,成为了华夏民族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从前的一切,没有文字,没有录音,没有记录,只剩下这些零星的残陶碎玉。但五千年前中华大地四通八达、盘根错节的文化根系,却在这迷雾中的点滴形象里,显露着筋骨的模样。

12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