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什么说“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首先是空间的博大。“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是面向亚欧非大陆及沿海岛屿,同时向所有愿意加入的国家和地区开放,区域极其博大,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近70个,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一,涉及人口44亿,占世界总人口一半以上。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打通的路线是,中国经中亚、西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到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第二是内容的博大。它不但包括贸易、投资、交通等经济领域,还涵盖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如政治上的求同存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化的多元共存等。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了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第三是共同利益的博大。“一带一路”首先由中国倡导提出并积极推动,但这并不表明它仅仅代表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而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的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就是要将中国机遇变为世界机遇,也即通过致力于亚欧非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推动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和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福祉。正如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评价,“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基于全球共同繁荣的理念提出的,与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一致、理念相通,是一个共赢的倡议。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这恰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实质,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思想解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境界的博大。
第四是视野的博大。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次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并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岛理论:“谁控制了世界岛(即亚欧大陆),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就中国而言,“一带一路”的提出当然不是为了“控制整个世界”,而是一方面实现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政策协调和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战略大迂回,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回归传统陆权的方式形成对近代以来处于强势的海权的对冲。由于中国巨大的国际贸易量,由于中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要通过海上运输,并严重依赖4条海上运输生命线,因此也面对了巨大的航路风险。因此,“一带一路”并举,既重新开辟欧亚大陆这一传统的贸易主通道,规避可能出现的海上风险,也通过加强与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贸易往来,有效回避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如果仍是坚持固有市场,就很容易产生摩擦。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最好的趋利避害。
四、建设“一带一路”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宏伟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实施过程中确保“行千里而不劳者”?
第一,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一带一路”并不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而是一个涉及到全球范围内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事情。基于国际风云的瞬息万变,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之中,必然有很多的风险和潜在的对抗因素,有些现在没表现出来,但是随时随地都可能爆发。这里既有经济、文化的因素,也有政治、宗教、种族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世界的动荡变化,并对“一带一路”的实施和全球化的发展造成冲击。但全球化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最终追寻的目标之一。而中国以欧亚大陆为重心的复兴之路,是谁也不能阻挡的,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畏浮云遮眼。同时,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一哄而上、拍脑袋决策,要投资与效益并重。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二,必须确保建设重点。孙子云:“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其核心要义就是针对不同的地理状况,采取不同措施,确保建设重点。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再延伸到欧洲,其建设重点如南海,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经中亚、西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等建设重点和节点,必须深根固柢,确保不能出问题。
第三,“兴于贸易,成于文化”,必须打好文化流动这张牌。“一带一路”建设最终是以文化论输赢的,而这个“文化论输赢”不是说中国自己独大,而是尊重、包容各国的文化多样性和国家文化主权,促进各民族国家文化的自由流动和创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所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多重信息:“这是包含着交流、多样性和跨文化对话的多重信息,也关乎着繁荣与发展。这些在当下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教导人们从内心珍惜各民族和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多元文化的支持来防止暴力极端主义的蔓延。”
以历史的眼光观察,丝绸之路对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贡献是巨大的,但相对于经济的贡献,它对文化的贡献更加伟大,它促进了东西方乃至世界的文化交流,使人类相互沟通了解,并在交流碰撞中产生出奇异而丰硕的成果,使世界的和平友谊、平等互惠在这条道路上实现持久发展。文化的空前流动,必造就更伟大的文明。这是古丝绸之路给我们的启发,也是结论。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文化是创造力的源泉,文化的土壤越深厚,创新的大树越茁壮。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并转换文化元素、扩大文化流动的“创造的过程”。因而流动性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品性,只有流动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只有承认文化的流动性,才能涤荡腐朽的文化观,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才能树立文化自信,才能促进世界文明的和谐相处。
流动的文化需要更为广阔的空间来展露其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文化的流动性决定了它只有在创新、交流中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古丝绸之路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是,考察一种文化是否有活力,是否有发展的可能性,关键就是看它流动的能力、空间和程度,如果它不再与他种文化相碰撞相流通,不再有大面积的流动,那么它就可能停滞甚至死亡。
第三点启发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包容,而不是孤芳自赏。大唐气象之所以彪炳千秋,为世界景仰,就是它最没有华夷之辨,胡食、胡器、胡乐、胡旋、胡俗竞相开放于世界之都长安,其恣肆纵横、包容天下的气概,使得我们的文化更加雄浑深厚。
“文化因多样性而可爱,不因单一性而高贵”。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今天的“一带一路”,都是各种文明互相借鉴的地方,一方面它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使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得到滋养和发展,并因此而具有更多的创造性。这就是今天“一带一路”更为重要的意义所在。
第四,“一带一路”是否成功,关键是中国的产品包括公共产品的质量。一个民族的文明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民族精神、科学技术、法律制度、文化艺术等,但最基本的是器物,也即产品。中国历史上开辟的丝绸之路,为什么受到世界的重视和欢迎?就是因为我们的瓷器、丝绸等产品的质量过硬,是四大发明的先进,它们的精美和先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人家愿意买你的东西,买了你的东西还说你好,并敬慕你的文明和人民,说到底大部分人是因为产品,而不是因为读“四书五经”才叹服中国的魅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如果中国提供的产品质量不过硬,不仅港口、铁路白建了,参与制定的规则、制度、机构失效了,而且还会带来不好的名声,弄不好还遭致骂名。所以决定因素是质量,“一国产品之质量,乃一国国民之素质;一国产品之信誉,乃一国国民之尊严”。解决质量问题是推动“一带一路”有效实施的关键,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本质内容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要迈向质量时代,要以质量赢得世界的尊重,离不开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这三大精神的支撑。因此,要大力提倡三大精神,抓住质量不放,才能够确保“一带一路”成功实施。(作者系国务院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