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受到国际社会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的开幕式演讲,回答了国际社会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在高峰论坛的“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坦诚交流、激荡思想。据悉,目前中国智库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平台已超过300家,参与“一带一路”研究的外国知名智库有50多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智库和各类学术机构大有可为。
今天编发的这组文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和他带领的课题组成员特别撰写。他们前不久刚刚结束了在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埃及的专题调研,对非洲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有了来自一线的观察与思考。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中国与包括上述三国在内的众多国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
我们希望通过学者原汁原味的自述与视角,带给各方一些新的信息、新的启发,甚至激起新的探讨。
理念相通,方能携手同行
行程所到之处,我们能体会到当地底子薄、贫困人口基数大的先天不足,更能感受到他们强烈的发展意愿及政府的改革力度和开放气魄,以及他们对中国发展理念的认同与学习
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博莱机场时,已是清晨时分。机场一如既往的繁忙,再次印证了它在非洲大陆的枢纽地位。一路上,透过车窗既看到许多低矮的平房,也看到一幢幢华丽的高楼,更引人注目的是无处不在的建筑工地。那情那景,深深地让人感到这片拥有古老文明的非洲大地上喷薄而出的勃勃生机,颇有一幅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景象。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以农牧业占主导地位,在9900多万人口中,农牧民占85%以上,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其高品质的咖啡豆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很强的竞争力。当地工业基础薄弱,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为主。
埃塞俄比亚于2010年制定了首个5年“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推动制造业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该国年均经济增速达到10%以上,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高速增长国家之一。联合国将其视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典范。当前,埃塞俄比亚正处于实施第二个5年“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进程中,致力于为2025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打下牢固基础。
作为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并对两国合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和期待。当前埃塞俄比亚的国家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十分契合,希望通过战略对接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与成果。过去10年间,两国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26.2%。当前,中国是埃塞俄比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埃塞俄比亚是中国第一大芝麻进口来源国。中国为当地建成了公路、兽医站、发电站和供水工程等30个成套项目。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由中国提供融资并承建,并于2016年10月竣工通车,铁路站点至今随处可见中国养护工程师的身影。
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埃塞俄比亚对中国工业园区的建设成就产生浓厚兴趣,并吸引中国政府和投资者积极参与埃塞工业园区建设,东方工业园的建立即是双方合作的结晶。
东方工业园成为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在埃塞俄比亚重点建设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东方工业园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底,工业园入驻企业总产值达6亿美元,缴税5000多万美元,解决当地近1万人就业。在工业园区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埃塞政府参照中国的特区建设经验于2015年4月出台了《工业园法》。
行程所到之处,我们能体会到当地底子薄、贫困人口基数大的先天不足,但更能感受到强烈的发展意愿及政府的改革力度和开放气魄。据智库“对话、研究与合作中心”主任阿波德塔·贝耶恩介绍,政府认同中国的发展理念,并已开始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正如东方工业园常务副主任焦永顺所说,投身当地的经济建设,就如同再走了一回改革开放之路。有了这种理念上的相通和认同,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将会带给当地更多发展启示,两国将会更加紧密地携手同行,不断推动合作迈上新的台阶。(执笔:徐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