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观点 > 媒体聚焦
"一带一路":中国影视发展新机遇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国 影视 发展 新机遇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7-05-03

  电视节目资源的融合共享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传统广电媒体仍在这一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电视作为一种家庭媒介,深度嵌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国电视人或借鉴国外优质电视节目制作经验,引进国内进行二度开发,或盘活我国现有的电视节目,推动影视剧的对外传播,从而内外联通,实现资源的融合共享。大型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现已更名为《中国新歌声》)第一季于2012年在浙江卫视播出时,掀起收视旋风,稳稳占据当时周五晚黄金时段收视排行榜首。这档节目引进荷兰的《荷兰之声》(The Voice of Holland)的版权,并在原有节目创意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植入血缘亲情、故土乡情、民族情感等中国主流价值观。而在2016年湖南卫视歌唱综艺类节目《歌手》的舞台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年轻歌手迪玛希凭借海豚音和高颜值一炮而红,新浪微博粉丝已超过330万,深受网民和观众的喜爱。


  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视节目资源在中国电视荧屏上“梅开二度”之际,中国的影视剧也走进沿线国家人民的家庭生活中。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杜拉拉升职记》《北京爱情故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医者仁心》等进入了非洲市场,毛豆豆、杜拉拉成了不少非洲观众津津乐道的中国形象。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基地从2015年开始,有针对性地瞄准中亚市场,将曾经在国内热播的剧目变成输往当地市场的优质资源。实验区调研团队赴中亚实地调研以后,发现家庭伦理题材和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影视剧可以作为挺进中亚市场的切入点。于是,联手新疆的译制团队开发符合中亚国家影视消费需求的产品。2016年9月,首批试验性作品——浙产电视剧《全家福》和《神医喜来乐传奇》进入中亚市场,通过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的31卫星频道播出,覆盖了中亚、东欧等地区。此外,实验基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浙江博采传媒三方共建的译制中心还承担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非影视合作工程”的部分译制任务,电视剧《妈妈的花样年华》《老爸的心愿》已经翻译成斯瓦希里语在坦桑尼亚国家广播公司播出,电视剧《一克拉的梦想》《婆婆来了》和动画片《渴望蓝天》《乒乓旋风》等一系列作品也译制完成,将出口覆盖欧美、亚洲和非洲18个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倡议所推动的电视节目资源的互通融合,不仅丰富了国内电视节目的内容、风格与题材,而且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刺激着中国影视剧的海外传播,实现产品的二次开发。


  纪录片成为沿线各国人民了解互信的新载体


  “一带一路”是沟通不同社会的桥梁和通道,其所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不仅指向的是物,是经济繁荣;在历史的整体视域下,更在于文化的交流、互通与理解。


  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独立或合作拍摄的“丝绸之路”主题纪录片有26部。这些纪录片的内容多集中在历史人文、文明发源、交通要塞、宗教民俗等主题,区域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被反复书写。新时代的丝路概念纪录片则在介绍历史民俗、旅游景观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经贸交往、信息交换的时代元素,表达“一带一路”这一新型全球化载体“共商、共建、共享”的时代内涵。央视制作推出的纪录片《一带一路》累积行程20万公里,跨越亚、非、欧、美四大洲30多个国家,运用现代影像手段记录拍摄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和历史遗迹,讲述了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的故事,展现了“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共通的能力、共建的诚意和共享的期盼。此外,《奇域:探秘新丝路》以民间视角展现新丝路上的故事;《新丝绸之路》用镜头再现悲壮的古战场,探索神秘的古商道,重现恢宏的古文明;《敦煌》改变“博物馆式”的传统讲述方法,通过故事引出历史,诉说着一段丝路传奇;《海上丝绸之路》通过讲述个人奋斗的故事,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经贸文化往来……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日合拍纪录片《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将在北京纪实频道首播。该片历时一年,实地取景拍摄并制作,以视觉人类学的视角,记录了400年以来居住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克里雅人他们独特的民俗文化及部族的历史沿革,客观展现了克里雅人在面对人口的不断增多、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时所做出的艰难抉择。纪录片工作者纷纷推出作品,试图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一带一路”上的历史与现实。


  2016年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包括中国五洲传播中心、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历史频道在内的17家媒体机构签署了联盟倡议书。一年来,成员机构已增长到43家。“丝路电视跨国联播网”今年春节期间开播,获得海内外积极响应,其周播纪录片栏目《丝路时间》已覆盖40多个国家的5亿多观众,在21家境外主流电视媒体,以11种本土语言播出。“一带一路”纪录片需要借助不同的国际推广平台,走向更多的沿线国家,嵌入当地人的日常收视习惯之中,进而增进沿途国家和中国的民间交往与互信。未来,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在深耕本土、传承创新之外,更需要放眼国际,主动承担起文化输出、交流互鉴之功能,从而给沿线国家的居民提供更多影视产品,为“一带一路”留下更多值得珍藏的文化记忆。(作者:付丽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12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