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2015年与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额达293.5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入区企业1082家,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近18万个。
凡此种种成果,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兼顾国家总目标与地方积极性” 立体格局释放巨大潜力
长远的发展战略,离不开阶段性的规划与总结。2016年8月,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8项要求。从统一思想到统筹落实,从金融创新到人文合作,从话语体系建设到安全保障,面面俱到。“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3年多来,愿景规划一步步展开、建设成果一笔笔绘就:“一带一路”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决定,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并列为中国三大发展战略。2014年中国通过了“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2015年发布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其中专门一章。
“一带一路”的建设,同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交相辉映,带动了中国更强劲发展。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渐次展开。
“‘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重庆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载体。”2016年1月,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说道。
助力当地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重庆的重点在于健全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重庆重点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布局,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共同发展,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密集度,基本搭建起了重庆至欧洲、北美、东亚、西亚等较为完善的运输网络。
与重庆不同,作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上海,一直以来都处在中国发展的最前沿。2017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努力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上海市商务委的统计表明,同期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5500亿元,同比增速更高,达2.9%。上海已与新加坡、捷克等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要的经贸结点城市前茅了经贸合作备忘录,并在贸易、金融、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与沿线92家商会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贸易商联盟。
“‘一带一路’建设既要确立国家总体目标,也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地方的规划和目标要符合国家总体目标,服从大局和全局。”习近平在2016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着眼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可以把广大的西部地区从开放的末梢变成开放的前沿,形成东部与西部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今年3月28日,“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与商务印书馆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年度报告》认为,今年中国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2017年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头戏,是中国为提振世界经济采取的战略举措。这可能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将从搭建框架为主的1.0版阶段,进入优化升级为主的2.0版阶段。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瞩目5月北京之约,期待转化时空的“一带一路”建设迎来新起航,期待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焕发新生机。(李警锐 张琪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