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类新型战争的转型,从原来简单的掠夺财富、扩张土地的战争越来越转化为一种精神信仰上的交织冲突,而冲突性思维在这个文明时代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愈发发觉了自己的重要性,尽可能在有限的资源中扩张,这同时引发了现在发展的不平衡。竭泽而渔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甚至饮鸩止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怎样去解决这样的冲突?怎样提供全球的思路?“和”是一种化合反应,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驱动。这是我们提供的第一个文化共识。
第二个文化共识来自中国的道家的“天人合一”。中国人为什么喊“我的天呐”?因为他笃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我们此时此刻这就是春雨经春青谷天未到惊蜇的时候。雨水的时候,天一生水,滋养万物。到惊蜇的时候,连虫子们都已经活过来了。人的生机活力难道不是跟着大地吗?今天的都市化,大家往往是人为地以高科技的异化设定了秩序感,以短视的眼前既得利益的最大化毁了公约数。以不同的文明解释,只守在自己的板块中忽略了他民族的意义。这一切都要交给文化来解决。
利益的联盟终究脆弱,而文化的沟通则连接人心。中国人,当然并不是指今天都市化了的中国人都有这份自觉。但是,在原来稳定的农耕民族中,每个人似乎都知道人人都是自然之子,这就是默契的信仰。中国人遇事就是“哎呦,我的天呐”,老跟孩子说“不干伤天害理”,人在做天在看,怕遭天谴,怕有报应。过去中国农民犯下的罪过远远不像今天都市文明中这么恶劣。为什么?因为他的心中有天,天是什么?天不是鬼神,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和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天。春夏是张式,秋冬是敛式,张式和敛式的融合构成我们的节奏。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强调生态保护是重大的命题。生态的保护仅仅是为了当下吗?如果我们强调人类对于地球的未来责任,就可以回到我们的价值共识,以“天人合一”作为基本视角,告别盲目不平衡的持续发展,进行本体化的发展。我们总说用中医的思路治治国际通病。一位老中医曾经跟我说过“中医,中医,不是中国之医,而是中庸之医”。这句话说出了中医的本质。我们都听说过上病下治、前病后治、左病右治、冬病夏治。中医把一个人看作小宇宙,人头顶上有诸阳之汇百会穴,脚底踩着涌泉,天接火、地接水的胸怀,这个理论能否用于治理过于支离破碎、被手术挖了很多坑、很多穴的现代国际通病呢?我们可以探讨。
第三个共识就是义利之辨。中国人的回答说义利观,叫做“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看看中国人的智慧多么高,并不是说趋义避利,并不是以义商利,最高境界是以义为利,最大的道义本身也是利义。道义和利益能不能融合?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豪奢到四处去布施,我们要共谋发展,但是有道德底线的。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重利轻义、先利后义、取利有道,这是从道德思想到行为准则的规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道。中国的道字写得好,里面是首,外面是走之,脑袋决定着道理,脑袋决定着道路,这个首就辨停了中国的义利观。今天的国际社会,大多认为取利就必须舍义,取利就必须伤及道义。但是,中国以义为利的观念给了我们另一种思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越是深厚的共同利益就越会有道义,越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以尊重表达诚意,以实力去彰显我们的话语权。人既要有尊重,但绝不卑微。人要有实力,但绝不称霸。这是中国的态度,这是建立在我们的义利观基础上的。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不同的经济基础、环境,包括宗教信仰,是有共同利益点的。当然,它也有巨大的差异性。如何在差异性里面越过简单的经济合作,在文化共生上寻找更多的交汇点?这是我们希望以一个新加盟的智库去关注的核心问题。寻找交汇点,并且把它提炼出来,在以义为利的合作基础上,彰显道义,共赢利益。
最后一点是“知行合一”。我们刚刚提到来自不同的观点,“和而不同”是孔子的观念,“天人合一”是从《周易》到《道德经》的观念,义利之辨是从孟子就开始争论的问题,一直到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提出的“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今天智库的联盟,并不是说智慧止于头脑风暴,智慧本身就是行动力,智慧本身就是生产力,智慧本身就是效率。所以,怎样才能让观念共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两千多年来,古丝绸之路凝聚了太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这里面有什么是可以在今天激活的?我们就怕把沿途的历史记忆变成了化石,变成了后世去瞻仰的写在教科书里、挂在博物馆里的符号。文化,是文而化之。要活在当下,才能够激活知行合一。我们不能弄成两张皮,说中国很古老,我们把过去叫做典雅的文明,你就只能观赏。把今天叫做活跃的经济,你就只能做买卖。这就把我们的文明体系本身割裂了。想要让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都活在当下,就需要文化的创新。只有通过创新的方式,以及有效的传播策略才能完成。不是单一的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完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有效的营销。推销是先产后销的,营销是以销定产的。我们的传播也要完成营销,才能够唤醒“一带一路”共同的文化认知。
我一直在呼吁“一带一路”要唤醒共同的文化认知。不要单纯地说中国文化的输出,谁过分强调了本体都会招至别人的反感,谁强调了共同利益都是一种宽厚的共识基础。在命运共同体里,激活多元文化基因、彰显更多正向价值,这是中国真正打造的名声和形像。大国的担当和气魄,一定不是急功近利的,她一定会以文化作为自己深厚的自信来完成文而化之的历史使命。
《周易》上讲“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首先要观察自然,看到春风浩荡。第二个维度是观人文,看到文化百态,最后再看“一带一路”有什么文化共识,化成天下。政治的互信、文化的共融达成了“一带一路”的紧密合作。人文交流,加强情感、民心相通、沟通心灵是软实力。中国既有自己的资金,也有自己的军事,在外交上有说话的底气。同时,我们也有民间以化育自己的百姓为前提而达到的国际共识。刚与柔并济、交融互惠,这是阴阳平衡,中国哲学最大的命题。只有在眼下的经济合作和长远的文化理解基础上,能够解决政治互信的问题。
以文化人,民心相通,这是文化共识可以提供给“一带一路”研究的要素。(记者 欧阳梦云 实习生 曹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