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快递 > 国际关注
智库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关键
关键词:智库 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关键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7-02-10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2017年5月即将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举办智库分论坛,预示着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智库作用不可或缺,智库事业大有作为。智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中枢和大脑,要为“一带一路”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一带一路”需要智库“催化”

 

  “一带一路”事业的有效推进既要靠政府,也要靠企业,两者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落实“一带一路”的双引擎。在实践中,能够将两个轮子同步驱动的,必须要发挥智库的“催化”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不断强调高端智库建设问题,强调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与话语体系建设。


  “一带一路”是智力丝绸之路。2016年6月20日,习近平在波兰参加丝路国际论坛时倡议,“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这对“一带一路”智库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主席在题为《携手同心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中,就下一步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五点建议,其中第五条是专门对智库提出的,即“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要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方案和路径的研究,在规划对接、政策协调、机制设计上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在理念传播、政策解读、民意通达上做好桥梁和纽带。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如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共识日益增多,互联互通水平不同提升,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不断成型。这些早期成果的取得,尤其是在达成国际共识方面,各国智库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的提出与推进同中央高度强调智库建设几乎是同步的。2013年秋天,“一带一路”倡议孕育而出。早在同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再到2015年1月《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个中国智库建设里程碑式的意见正式出台。期间,“一带一路”倡议与智库建设事业共同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总之,“一带一路”事业,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汇聚最广泛力量。通过专业化智库建设,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凝聚国际共识,解决全球发展瓶颈。


  “一带一路”需要务“实”智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很多高校、企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但“多而不强、有库无智”的问题依然突显。“一带一路”的智库作用有三个:有利于凝聚学术共识、有利于社会民众认知、有利于完善相关政策。


  第一,有利于凝聚学术共识,指扎实铺垫“一带一路”的学理基础和话语体系。学术共识需要充分的学术争鸣,不断提高学术自觉与学术公信力,打造“一带一路”的学术共同体,可持续地培养“一带一路”的专家学者。“一带一路”不是“玄学”,要有基本的学术常识和知识话语体系。


  第二,有利于社会民众认知,指着眼于壮大“一带一路”的社会主流舆论。要发挥智库解读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积极作用。鼓励“一带一路”智库运用学术交流、大众传媒等多种手段,增强社会民众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好感度。


  第三,有利于完善相关政策,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具体咨询建议,开展动态性的科学评估,进行风险以及成效的预测预判。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搭建互联互通的知识与政策的共享平台,为“一带一路”的决策咨询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和方法论支持。


  总之,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上述三大基本功能,“一带一路”智库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从长远发展而言,“一带一路”智库建设应该有准入“门槛”,而不是“野蛮生长”。为此,“一带一路”的智库建设要仅仅围绕三点:找痛点、重细节、在路上。书斋式的研究不适合“一带一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带一路”要打通“己学”和“彼学”。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