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会放弃美好愿景追求
预测2017年全球意识形态的走向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意识形态因客观存在变化而变化。而2017年的客观世界太不可测。
因为谁也不知道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最高指挥官特朗普,又会甩出什么牌。在全世界都还根据美国动向而决定自己国家、地区如何措手足的情况下,出现什么样的思想、思潮、意识形态,也自然无法断言。
但总的来说,“世界向右”的走向似尚未触底,可能仍会向下延续。没了老卡斯特罗的古巴会不会有另外选项,普京到底怎样给十月革命“庆百”,将再次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2017年欧洲会不会发生更大的政治海啸,右或极右到何种地步,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强弱等,也将是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变量。
当然,与此同时,对右说“不”的能量,蕴含在“右潮”中的抗争因素,民粹主义的两面性,“另类社会主义”者的隐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等,也不失为人们对国际意识形态前景充满希冀的根据。对于来势汹汹的保护主义,2016年11月份的APEC峰会上,21位亚太领导人明确说不,要“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意大利修宪公投和奥地利总统选举结局也表明,逆欧洲一体化没那么容易。至于逆全球化,就更难了。因为全球化发展的本身是经济规律,是现代化大生产超越国界,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交换、流动的结果。不是谁想逆就逆,想阻止就阻止得了的。
民粹主义维护平民利益,绝对“政治正确”。但其另一面——只要为民众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以不顾私欲私有与共有共享之间关系的调节,那么谁来埋这“政治正确”的大单?涨薪、降税、扩张财政以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等眼前、局部措施,肯定在开始的时候会起到民心大悦、带动增长的作用,但接下来的企业成本上升、通胀攀升、消费转向进口产品、贸易赤字增加、资本流失、财政亏空怎么办?只能回到限薪、增税、收缩财政扩张的老路上来。于是又一轮民怨甚至暴动重启,再有更激进的民粹主义率众倒政。民粹主义的这种两面性和恶性循环,注定其行不远,别看当下波诡云谲。
惊诧世界的美国大选中,只顾看“黑天鹅”掠空的人,似乎忘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桑德斯公开打出的“社会主义”旗号。“社会主义”这个词,重返美国政治主流,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尽管此“社会主义”不是中国概念中的社会主义,是“另类”的,但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在西方尤其在美国是个贬义词。桑德斯的“社会主义”旗号说明,美国人已经不再惧怕社会主义,它揭示了在高技术、全球化、金融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新政治现实:99%的人民大众已经越来越无法容忍经济发展的成果长期被1%的少数精英攫取;既然另一种制度社会主义在有些地方实践得还不错,我们怕它做甚,为何不能一试?
中国的示范效应不光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本国的实践,它的国际秩序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亦愈来愈展示出自身的意义。基辛格曾不无感伤地回忆起当年他和周恩来总理的对话:我们就像是两位大学教授,讨论这个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未来;这样的对话,在当前已经很少见到了。这说明,只有从世界的本质和人类未来的高度,来看国际问题的时候,才能有共通的思想和共同的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旨恰在于此。因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中国理念,在当今纷乱复杂的世界秩序中便显得非常可贵,越来越得到世界的首肯和认同。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哈伊里·图尔克,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中国领导人正在提出共赢政策》的文章说:1945年以后的世界秩序已经崩塌,长期发展轨迹指向中国;中国领导人不干预他国事务,而是拿出共赢政策促进各方的发展与进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共赢政策”会重塑世界秩序。
图尔克还举例说,与西方不同,中国有一套方案。北京正致力于用“一带一路”把世界连接起来。
其实,何止“一带一路”及沿线的对接,还有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亚太自贸区等的推进,更有诸多双边协定的签署与实施。这些都在以实体之力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前行。未来的国际秩序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将由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烛照而趋向优秀。
重新认识“左”“右”概念是一大课题
国际上“左”“右”的概念,其原意、演绎有诸多不同。18世纪末19世纪上叶的原始意义为,主张维护现状或渐进改进现状者为“右派”,反对现状或激进改革现状者为“左派”。19世纪末以来西方工业化及工业化后,“左”“右”演变为象征性派别,各代表相关工业化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而思考互动,形成理性妥协。1945年以来,人们将“左派”和“右派”作为描述基本政治现实的概念,并乐见其互相争辩,寻求比较合适的治理主张,从而使西方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着相对稳定和社会进步。民粹主义的出现,又对“左”“右”赋予另外含义。民粹主义也被称作平民主义,其对立面是精英主义。由于这两个主义对秩序、治理的理解相左甚至冲突,便又有了折中的什么“主义”,由此派生出了西方的另一种所谓“左、中、右”来。
近年来的问题是,欧美国家社会运动频发,私有化浪潮来势汹涌,苏东剧变,全球化进程急剧加快等几乎不间断乃至叠加的重大事件,接连撞击着人心。各种争取选民的政党不得不一次次提出新的思想和主张。于是,思想浪潮迭起,“主义”色彩缤纷。“左”“右”概念不但与原意大相径庭,也相异于后来的演绎,且都出现了话语夸张与泛化,哪是“左”,哪是“右”,很难定位。尤其是,世界各地都可见超越“左”与“右”的意识形态,让你不得不放弃原来非“左”即“右”的思维。难怪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埃米尔·辛普森在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发表文章称:“长达200年的‘左派’和‘右派’概念已经完结”。
这样的话,重新认识“左”“右”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各国民众的呼声和举动,究竟在要求什么,合不合理?各政党和组织的主张,究竟代表什么,是否正义?其本土、外国给他们划的所谓“左派”“右派”对不对,戴的这主义那主义的帽子准确不准确?这些呼声、举动、左、右、主张、主义,于我有利还是有害,于个别存心不良的对手有利还是不利?于我追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有利还是不利?这些,我们都应该好好思考和研究,从而正确发力。跟着西方舆论跑,人家捧的我们也跟着捧,人家毁的我们也跟着毁,最后把敌手捧上台,却毁掉了自己的友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南辕北辙,岂不好笑与懊悔?因此,弄清各种思想浪潮和色彩缤纷的“主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解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