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这里的电视辩论上还没出现‘一带一路’话题。”苏黎世一位经济学家告诉我,他端坐在市中心一间办公室的椅子上,摊了摊双手,“很多人还不大了解这项倡议,我自己在报纸上读过几篇文章,但也没那么熟悉”。
这是近日我与同事走访瑞士期间听到的一个典型回答。我们此行拜访了当地数家知名智库,并与位于金融之都苏黎世的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中高层人士面对面交流。这些学界与金融界精英人士来自欧洲多个国家,让人产生中国各省人云集某大城市工作的熟悉感。很快,我们直观地意识到,许多欧洲学界和商界精英还缺乏对“一带一路”的基本认识。
国内专门就欧洲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与回应的研究者,与我们的直观感受一致。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一项研究显示,欧盟顶层决策者对“一带一路”的回应日渐清晰与积极,然而欧洲智库和欧洲工商界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仍然薄弱,相关分析综述,时常语焉不详,缺乏成熟系统的理解。
关注具体项目直接利益
从表面上看,一大原因是“一带一路”的落实尚处于初期阶段,不少欧洲人还看不到“一带一路”具体项目与自身的直接联繫。在针对当地金融圈人士所作的“一带一路”主题演讲前,我做了一个小型调查,有多少人在走进房间之前了解“一带一路”。在座四十位左右听众中,只有五、六人举手示意。在会后闲聊中,一位投资人告诉我:“一带一路”未进入他们的关注视野,主要原因是他们尚不能直接投资其中。
然而,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欧洲根深蒂固的对外思维。欧洲人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是怀疑与兴趣的杂糅。不少欧洲人坚持认为,中国的倡议意味着榨取中欧之间广袤地区的资源,榨完之后中国人绝尘而去,留下一笔“类殖民遗产”。
很多欧洲精英本能地排斥中国所提出的基于多边主义与平等协作的互联互通全球视野,在于帝国主义时代的地缘政治竞争的传统理论,至今仍在欧洲人的中国观中浮现。部分欧洲人将“一带一路”倡议看作中国地缘经济扩张的手段,认为中国借此重塑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乃至安全秩序。这一陈旧思维可能直接导致部分欧洲人面对中国投资的消极态度。
欧洲人当然明白“一带一路”给欧洲带来多大利益。然而,欧洲人不可能一夜之间从中斩获收益,而需要花费时间去恰当把握和认知“一带一路”,寻找“一带一路”战略与欧洲本土发展战略框架的具体对接方式,包括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架构、“泛欧交通网络”规划、欧洲2020战略的对接等。
中欧双方都已提出多项雄心勃勃的合作目标,合作领域涵盖能源、城市化、知识产权保护、航空航天等。如果这些合作计划得以落实,中欧关系将因此跨上好几个台阶。
消除对“中国意图”误解
从中国角度来看,眼下有两大显著落差:一是中欧双方对“一带一路”定位的落差。在中国,“一带一路”已经成为统筹内外发展的一号工程。一些学者认为,如果说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特区设立看作中国第一次改革开放的开始,将2001年中国入世看作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开始,那么“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中国开始第三轮改革开放的契机。这是中国国内对“一带一路”战略高度的认知。在欧洲,犹疑心态与强烈兴趣同时存在,欧洲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顾虑短期内难以消除。另一项落差存在于欧美智库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在华盛顿,针对“一带一路”的系统研究,包括对相关具体项目盈利状况的跟踪研究业已进行。欧洲当然也有详实研究,但总体而言,欧洲智库研究者尚未在对“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综述与分析中形成成熟、系统的理念,不少研究报告停留于向公众“科普”的层面。
在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中,“市场导向”被作为核心原则之一提出。这意味着在政府层面的政策协调后,动员社会资本、激活社会参与不可或缺。对于建设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地方参与和社会工商界参与是一大关键。
为了实现这一点,欧洲人首先需要更加系统、详实地认知“一带一路”,避免被针对中国“意图”的陈词滥调牵着走。欧洲智库和欧洲工商界作为欧洲决策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陈晨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