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在新华网第七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新华网 孙韬 摄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新华网第七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26日在北京举行。本届研讨会以“把脉世界:发展与谋变”为主题,多位资深国际问题专家参会,并就“黑天鹅”频现与对华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方案、把脉2017年世界新格局等三个议题展开思想交锋。以下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发言主要内容:
“中式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贾文山教授提出的,是我把“中式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
什么是“一带一路”?“带”,是指经济发展带,或者说经济走廊,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模式。“路”,除了具有丝绸之路的意味,更有发展道路的含义。我们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一起发展,形成“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堪称第二次世界地理大发现。它将各个国家的交通、能源、航线、贸易、旅游等多种产业对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具有较强辐射效应的综合体系。首先,“一带一路”是包含了网络通讯在内的欧亚非立体交通网络。而中国无论在道路交通建设还是通讯领域建设方面均具有优势。其次,“一带一路”辐射效应明显,它带动的不是单独的一个项目或一个行业,而是产业群。第三,“一带一路”是世界上最长的经济走廊。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有18个省份与“一带一路”直接相关,特别是新疆、云南等地,与多个国家毗邻,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通过“一带一路”,这些地区将由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改革开放的前沿,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把中国经济与欧洲经济紧密连接在一起。
回顾世界发展史,全球化经历了两种历程:即以欧亚大陆为载体的“古丝绸之路”带来的全球化1.0时代和以海洋为载体、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全球化2.0时代。而现在,以“一带一路”为载体、以陆海联通为特征的“中式全球化”即“全球化3.0时代”正在到来。
“一带一路”是一种包容型的全球化。习近平主席曾说,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同时,“一带一路”注重把“绿色”“健康”“智力”等概念引进来,让老百姓在其中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老百姓版本的全球化,是“南方国家”的全球化,这与跨国公司或少数利益集团把世界变成投资场所的全球化有本质的不同。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未来将进入陆海联通、万物互联的时代。虽然“一带一路”目前仅与沿线国家相关,但我相信我们也会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会借技术、标准、货币等力量,将“一带一路”向发达国家延伸。
虽然当今西方世界出现了一些“去全球化”的现象,但我认为,全球化是不可改变的大趋势。因为,世界是通的,历史不可能回到从前。(记者 郭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