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快递 > 法律服务
创新"一带一路"法律制度设计
关键词:中国一带一路网  来源:正义网  时间:2016-12-20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近日,铁检机关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研讨会在重庆召开。部分省级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机关、铁路公安机关、铁路有关单位、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有关课题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等围绕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展开深入研讨。

    法律风险和机制漏洞待完善 

    “预计到2030年,全国铁路规划新建里程达10万公里(不含中国大陆),其中高铁里程达4万公里以上,高铁直接投资1万亿美元以上,这为我国铁路“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铁路总公司国际合作部巡视员陈建东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运输中,中欧班列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运营部主任郭玉华在会上透露,截至11月底,中欧班列共开行1524列,同比增加788列,增长107%,是2015年全年开行列数815列的1.9倍,是2011—2014年开行总列数447列的3.4倍。然而,货盗货损情况时有发生。2015年中欧班列发生了12起货物被盗或丢失破损的安全事件,损失金额达到了15万美元。中欧班列运营发展仍然面临治安环境、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以及贸易风险等问题。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颖认为,从具体风险角度来看,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主要为法律风险。一些项目所在国法律制度不完善,司法透明度差且效率低下,执法随意性。企业无法预测自身经营行为的法律后果,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救济和保障。许多项目所在国税收法律与中国相异极大,税前抵扣困难,赋税高企,导致项目利润虚高。还有一些项目所在国税务环境恶劣,腐败严重,对中资企业动辄开出天价罚单,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其次,知识产权风险也不可低估。知识产权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是中国企业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高铁经历了“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面临如何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和避免侵犯第三人知识产权等问题。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运用,还是在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方面的意识都还尚显不足,对于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转让受让、知识产权诉讼应对等了解不够、能力不强,企业一旦遭遇境外严酷的知识产权竞争压力,就明显感到“水土不服”。

    从政策实践角度来看,陈建东提出了有待改善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政府对战略性境外铁路项目的支持政策有待具体落实;境外项目融资方式和渠道尚显单一,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银企合作机制尚待完善;对项目国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用工、宗教等方面规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中国企业的本土化进程还需进一步加快,与当地社会融合需进一步深入;推进境外铁路项目所需人才还很短缺;我们对境外项目面临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等风险的把控能力还有待提高等。

    打造公检联防协作机制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在会上强调,国内线路安全运营和海外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所面临的法律风险防范应当是工作重点,要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中两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防范和打击危害国际列车运行的违法犯罪,二是推动建立铁路企业海外项目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姜建初指出,如何把会议形成的共识转化为今后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和工作业绩,非常关键,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将制定出台相关的工作意见,确保服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参会各方也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开启联动工作模式。

    铁路公安局副局长乔信透露,据调查掌握,近年来国际联运和中欧班列治安情况总体稳定,列车和运行期间没有发生严重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仅发现查少量利用联运列车走私案件,且多为外方人员出境走私。个别口岸边境地区非法入境情况较突出。

    “始终坚持对国际联运列车实行真空管理;全程接力式做好线路治安管控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乔信告诉记者,这三个方面的严防把控正是2011年以来“三个没有发生”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乔信也表示,完善打击犯罪机制很重要。对发生在国际联运列车、中欧班列上的所有案件,坚持零容忍、严打击,不论案件大小,铁路公安局一律挂牌督办,不破案不收兵,破获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坚决防止盗窃、抢劫等案件形成气候。此外,在铁路、公安与铁检机关已经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应当完善铁路公安与检察机关案件通报协作机制,为案件顺利移送起诉打好基础。

    朱颖认为,要真正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具体而言,建议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国际司法合作;建立针对境外中国企业遭遇不公平待遇时的国家层面外交交涉联动机制,尽可能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和避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在中俄检察机关合作机制下,专设中俄企业法律咨询和权益保护(联合维权)中心,畅通两国企业诉讼渠道,为企业提供境外法律援助;加强中俄等国家检察机关之间关于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等。

    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并举

    在“一带一路”战略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方面,西南政法大学与中国中铁二院集团公司、四川省检察院成都铁检分院已经先行一步,在2015年就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以“‘一带一路’战略下国有企业海外经营法律风险防控”为主题,展开深入专题研究。据悉,此项课题投入120万,是中铁二院公司建院以来在软科学上投入最大一笔科研经费的项目,也是国内“一带一路”相关研究项目中校、企、检三方合作的典范。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之一,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唐力透露,此项课题研究对象包括外部和内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两大方面,课题将跟踪研究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发展变化,以及评估重点国有企业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在投资目的国面临的法律风险,建立一套服务于重点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法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的长效机制。此项课题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套实现国家顶层设计与企业推进实施有机结合的系统化海外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为“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从强化检企共建机制角度,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海外部副总经理朱勇提出,可以综合运用纪委监督、审计监督、检企共建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海外经营人员的依法、依规从业意识,降低违规经营风险。同时,中国铁建将进一步加强与最高检合作开展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反腐败法律风险防控”课题研究,巩固和筑牢制度基础。

    对于海外项目法律风险防控,除了多方合作机制和课题研究之外,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国际事业部副总经理吴继邦提出,首先,可以建立海外项目法律人才培养机制,落实法制工作五年规划培养80名海外项目法律人才目标;其次,实现对海外项目法律风险的全过程管理,从项目追踪、资格预审、授权、合同谈判、合同履行等环节防范风险;第三,积极推动建立涉外律师(机构)资源库,规范外部法律资源使用机制;第四,深化内部法律审查机制,公司法律事务部严格按照国际业务与涉外法律风险管理规定,开展授权审批、项目评审、合同评审业务,根据项目阶段、工程类别、投融资结构分类监管、服务国际业务;第五,推动纠纷解决与维权机制,公司法律事务部正逐步完善境外纠纷管理机制,在合同中约定纠纷解决机制,妥善选择纠纷管辖适用的准据法与管辖机构;第六,提高海外法律风险识别和化解能力,做好国别风险研究和项目法律尽职调查等工作,履行海外法律风险防控职责。(见习记者 史兆琨)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