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琳:构建甘肃省经济基础的六个新体系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我省基础薄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基础薄弱,而经济基础薄弱的关键是没有形成高效的、协调的和有活力的经济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按照这一思路,要做好基础工作,迅速改变基础薄弱的局面,必须从六个方面重新构思和构建我省的经济体系。
一、围绕交通物流建设运能运力新体系
交通是现代经济的通道和连接机制。近年来,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我省的高铁、铁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机场航空等发展很快,到2015年底,全省基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体系比较完整。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我省又提出了“6873”交通行动方案。现在的问题是,交通很重要,但是交通建设投资也很大,利用率却很低。许多地方政府和经济园区,在规划建设中对如何利用交通条件改进发展方式、布局资源、区划产业等,研究和开发不足。所以,今后要在交通沿线、重要城市节点多布局新项目、新企业、新城镇,将城市新格局、产业新格局与交通运能运力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新型交通的发展能量,提高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
二、围绕装备制造业建设竞争力新体系
在所有的产业和企业中,装备制造业是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力、核心竞争力、高级人才和创新能力最为聚集的地方,创新发展的关键就是要看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中外创新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高新技术与装备制造结合是创新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因此,一是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产业开发的重点和经济发展的第一“突破口”;二是把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新区、天水国家工业园区、酒泉国家工业园区等作为我省新型装备制造业的大平台,集中资源和人才;三是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加速各种研发机构与企业和市场的产业化对接;四是对装备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成果和人员进行重奖。
三、围绕产业链条建设循环经济新体系
现代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开放性、关联性和链条性。循环经济是连接产业、企业和市场的最佳模式。循环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流动、运行、周转、连接、延伸等。近年来,我省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形成了“金川模式”、中水模式、建材模式、资源化模式等。但是,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工业领域,是加工业发展技术和水平。所以,今后指导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聚焦工业循环、加工业循环、内外循环、上下游循环、资源循环等。从实现方式上说,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是要靠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和水平。因此,建议将振兴装备制造业与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作为一个问题来处理,突出解决装备制造和加工业的循环瓶颈。
四、围绕生态红线建设绿色发展新体系
按照五中全会《建议》的政策要求,现在搞生态不能只是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和划定生态红线,而是要保证“绿色发展”。中央提出绿色发展,不仅要求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而且要求发展“绿色产业”,也就是生态经济。因此,我们不仅要继续做好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祁连山生态红线保护和建设协调区、河西走廊绿洲节水农业协作区、河西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协作区、“两江一水”生态治理区、陇东黄土高原流域综合治理协作区等方面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建工作,而且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等,如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经济林果、草产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苗木产业等,把绿色发展开发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新的经济业态,刺激民间资本也来投资。
五、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外向经济新体系
从2011年实施“十二五”规划以来,我省就已经将开放战略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向西、向中亚西亚、向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向产业和技术适宜的地方和领域进行大开放。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大部分国家的发展水平与我省接近,资源、市场、产业、消费和需求等,有许多互补的关系。所以,我省今后的开放:一是继续坚定向西开放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不动摇;二是加快研究丝路沿线国家与我省在资源、产业、企业、产品和市场上的对接点、对接方式、对接政策;三是突出清真食品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清真食品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四是在我省的相对优势产业和技术中开发与丝路国家对接的可能性和路径。
六、围绕一体化发展建设城市新体系
我省目前的几个重要经济区,在长远发展上都涉及到在城市化中如何定位的问题。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区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与城市融合,但是,融合的方式差异很大,有的国家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发达国家多数是作为城市功能分工的一部分。为此建议:一是今后我省的经济园区只要是市州以上的,一定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工原理配置,老城区作为消费区,新区作为产业区;二是为了促进和支撑开放,必须加快建设“东西双星座门户城市格局”,即西端是酒泉市和敦煌市,东端是天水市和庆阳市;三是有些经济区必须加快解决“行政一体化”的问题,比如“酒嘉经济区”和“金武经济区”;四是在一些经济区进行土地权限与行政管理权限一体化改革试点。(李含琳 作者系省委党校智库工作站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