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快递 > 地方动态
中国构建“一带一路”科教合作平台
关键词:中国一带一路网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6-10-29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发现新的物种菌,太让人激动了!”来自摩洛哥的小伙萨马德指着实验室培养皿里的白色菌落兴奋地说,这是他近期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有这些成果要感谢我的导师,感谢团队里的所有成员,当然这也得益于中科院提供这么好的平台,没有这个项目,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果。”萨马德说。

    萨马德提到的平台便是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2013年,中科院联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共同成立了五个卓越中心,生物技术卓越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生物技术卓越中心依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组建而成,是面向和提升发展中国家生物技术的综合性交流合作平台,致力于加强发展中国家生物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科技交流、能力建设、项目合作和产业发展。

    中科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主管王瑞妍介绍,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作为中国最大的科研和教育机构,中科院也担负着“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合作与科学支撑的重任。

    “自2013年来,中心接收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和访问学者50余名,创造科研成果若干,项目让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紧密联系,深化发展了科教合作,进一步优化了科教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国际合作新机制。”王瑞妍说。

    萨马德在中国的导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姚一建告诉记者:“中心将先进的研究思路、设备和实验环境提供给前来学习的学生,而留学生们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鲜的理念,这让生物技术的研究在更广阔的平台上相互促进。”

    “现在中国拥有的实验环境及技术设备已完全可媲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将这些实验条件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让他们的科研得到充分的技术保障。”姚一建说。

    “萨马德是名勤奋的学生,他对菌物的研究非常执着,两年来他几乎日夜都泡在实验室里,发现了墨脱白僵菌和异孢白僵菌这两个新的物种,还积累了包括生态、生物多样性和群体遗传方面的实验数据,这是很值得赞赏的成果。”姚一建说。

    萨马德新发现的这两个白僵菌新种是从青藏高原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经昆虫致病性检测,具有杀虫功能,可供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研发使用,以减少农药导致的化学污染和环境破坏,提升产量,保护环境。

    “这里的设备和实验环境在摩洛哥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这些设备,我估计再花很多年也未必能有今天的新发现。”萨马德说,“回到摩洛哥之后,我会利用在中国学习到的知识服务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

    除了硬件设施和技术设备的保障,中科院在人力和师资上更是拿出了“家底儿”,项目成立之初,该中心就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数据库,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和学者共享中科院导师信息和联络平台,577名国内生物领域顶尖的教授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学员齐古之前在他即将发表的学术报告中突遇瓶颈,在导师们的引导启发下,齐古经多方学习和实验,终于在近期完成了自己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我要感谢导师和专家团队们,是他们的思路和启发让我完成了这个学术成果。”齐古表示,毕业后会回国任教,将所学知识教授给更多家乡的学生。

    生物技术无疑是近期“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热搜词。中国科学院25日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态势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国家近年来在生物技术领域专利公开数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从医药、农业、工业、食品四大生物技术领域的进出口额分布情况来看,“一带一路”国家总体上进口大于出口,且医药生物技术占据进口和出口额的绝大部分。

    “目前项目还只是做一些基础的科研交流,我们的工作还很多,路还很长,生物技术卓越中心只是一个开始,希望通过更多的卓越中心和项目,更深入地加强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岸发展中国家的科教交流,培养更多的国际科研人才。”王瑞妍说。(记者刘恩黎 孙雯骥)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