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访华签大单 美日不淡定西方媒体五味杂陈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10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分别会见了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同一天,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与杜特尔特总统共同出席了主题为“新篇章、新活力、新发展”的中菲经贸合作论坛。分管亚洲事务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20日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两国共签署了13项双边合作文件,中菲两国友好关系全面恢复。
签署双边合作文件多达13项
刘振民介绍说,中菲双方已经商定全面恢复包括外交磋商、防务安全磋商、经贸联委会、农业联委会、科技联委会等一系列双边合作机制,以及恢复两国的政党、议会、地方以及民间的所有往来。他还透露,中菲两国20日签署了13项双边合作文件,涵盖经贸、投资、产能、农业、新闻、质检、旅游、禁毒、金融、海上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民间交流等领域。此前一天,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长洛佩兹曾向路透社表示,此次中菲签署的合作协议总额将达135亿美元。
刘振民还透露,中方将恢复27家菲律宾企业对华热带水果出口,取消几年前中方发出的针对菲律宾的旅游提醒。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赵鉴华稍早前表示,到今年年底,访菲中国游客人数预期将达到100万人,可望给菲律宾增加10亿美元的收入。
针对菲律宾方面希望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望,刘振民说,中菲两国将加强战略对接,包括支持、欢迎菲律宾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双方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中国将为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在杜特尔特访华之前,他已多次强调此访重点将是寻求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市场也看好杜特尔特此行将带回投资。在签署多个双边合作文件之后,菲律宾证券交易所主要股指PSEi指数三日连涨,从10月17日的7358点,大涨至20日报收的7713点。
中菲海上合作尤受关注
经贸合作之外,杜特尔特总统此访中最受关注也难以回避的南海问题,双方也达成了重要共识。刘振民说:“两国关系通过这次访问全面恢复,关于海上问题,也会回归到对话协商合作的轨道。”刘振民透露,两国领导人同意中菲将回归到对话协商的轨道上妥善处理南海问题,将开启两国海上合作进入新阶段。他说,在这次签订的协议当中,有包括海警部门合作的内容,“这标志着中菲两国海上合作已经开始”。
对于外界传闻菲方希望争取菲渔民在黄岩岛海域的渔权问题,刘振民20日说,中菲领导人并未在会谈中谈及黄岩岛,但两国同意开展渔业合作。
菲律宾外长亚赛20日也在北京说:“现在不是就争议海域进行深究的时机。”他表示,南海问题不应该成为两国发展更密切关系的障碍。不过他也重申,与中国关系的全面恢复,不会影响菲律宾与其他盟友和传统伙伴的紧密关系。
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如果菲律宾和中国能够就缩小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分岐达成一致,这是一个好的发展,美国应该对此给予支持。
西方媒体评论“五味杂陈”
不出人们意料,杜特尔特此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引起了西方的强烈关注。
尽管杜特尔特20日在北京宣布“与美国分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仍表示,美方欢迎中国与菲律宾建立更紧密关系,支持两国通过对话解决南海问题。不过,即将离任的美国驻菲律宾大使菲利普·古德伯格在接受菲律宾Rappler新闻网采访时,“委婉”地批评说:“美国鼓励菲律宾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是因为美国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亚太地区的繁荣,并与中国的崛起息息相关。但菲律宾在谋求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时,不应该牺牲它与美国长期的盟友关系。”
《纽约时报》网站10月18日则援引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安德鲁·希勒的话说:“如果中国成功地令菲律宾疏远美国,这将是中国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联盟的重大胜利。”希勒认为,菲律宾有可能给美国的某些亚太盟友造成示范效应,“对于该地区的大多数国家来说,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济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英国《金融时报》21日在评价杜特尔特此访中国时说:“杜特尔特欢呼中菲关系进入新时代,这个信号表明,两国间激烈的海洋争端出现了缓和。”报道还称,这可能对美国在亚洲的安全战略产生关键影响。
对于杜特尔特此行,虽然菲国内也出现了不同声音,但大部分舆论都表示欢迎中菲改善关系。菲律宾马尼拉德拉萨大学助理教授理查德·贾瓦德·海达里恩说:“现在谈论(菲中)双边关系全面复苏还为时过早,但这次访问肯定破了冰。”
由于杜特尔特将于本月25日至27日访问日本,日本媒体也高度关注杜特尔特的此次访华行程。日本《每日新闻 》评论称,杜特尔特此访中国,将使中菲两国关系由对立向对话方向转换。《日本经济新闻》称,“(杜特尔特)此次访华将成为两国关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产经新闻》则不无恶意地写道:“杜特尔特如果按照中国的意愿行事,必然会增强中国对南海的支配力”。NHK电视台的报道则饱含醋意:“杜特尔特在访问日本之前访问中国,对中国来说堪称是得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