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项目点亮高棉青山绿水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额勒赛,坐标柬埔寨西南,从首都金边沿4号公路西行300多公里到达依山傍海的国公省,再转上省道接近密林覆盖的豆蔻山区,一条新建的45公里盘山公路现于眼前,路那头就是额勒赛下游水电工程。这座由中国华电集团修建并运营的水电站不仅点亮了国公省这个曾隔绝于国家电网的电力孤岛,也正改变一些柬埔寨青年人的命运。
相帮困难时
马卡是位毕业于柬电力科学学院电力专业的90后,现在额勒赛水电站运行管理部任领班。在他的幼年记忆中,摇曳的蜡烛、电压不稳的白炽灯和断电后的柴油发电机,构成了有关照明的日常场景。即便到现在,柬埔寨用电供应仍无法完全满足本国电力需求。
柬埔寨工业、矿藏和能源大臣隋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因为内战,过去几十年柬埔寨电力缺乏,用电主要依靠进口。1999年战争全面结束,该国电力才开始发展。
此时,柬埔寨的老朋友中国伸出了援手。隋森说:“我们有句古话‘相帮贵在贫难时’,是说真正的帮助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我们缺电时,中国帮我们投资建站,就应了这话。”
从2000年至今,包括华电集团在内的中资企业已在柬建设运营6座水电站,第七座电站的工程量已完成七成。这些电站都由中方投资建设运营,在一定期限后全面移交柬方。目前,6座电站年总发电量达928兆瓦,占柬埔寨可用电量的47%,主要供给工厂企业和住家,而柬国内72%的乡村也因此有了电。
“这7座水电站开启了柬埔寨能源开发的新历史。”隋森说。他列举了中资电站为柬埔寨带来的四大福利:一是建立了柬埔寨自己的发电系统,结束了依靠进口的历史,确保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二是发电量增加,居民电费降低三分之一,改善民生;三是工业可用电增多,工厂企业增加,预计可创造百万个工作岗位;四是水电清洁能源替代火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汗水铸声名
“在一个无人区河谷建起柬埔寨最大的电站,可以承担起这个国家用电高峰期全国近一半的负荷,让普通百姓享受国家发展的成果,这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中国华电额勒赛下游水电项目(柬埔寨)有限公司总经理乐建华说。
作为中资企业在柬水电站的旗舰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38兆瓦的额勒赛下游水电工程是目前柬埔寨境内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项目。从2010年4月开工建设到2013年12月28日最后的4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整个项目比工期提前9个月完成,首相洪森专门出席了电站竣工庆典,称赞该项目将对柬埔寨社会发展和经济全面发展与消除贫困起到巨大作用,正契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柬语里“额勒赛”这个名字充满诗意——穿过丛生竹林的河流。但在这样一片旖旎风光之地修建一座现代化水电站却是困难重重。乐建华依然记得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扫雷,“是联合国队伍来扫雷的,后来在厂区还挖出过手雷”。
此外,最大的困难是柬埔寨的多雨和技术工人的短缺。乐建华说:“对我们做水电的来说,雨多是好事,但在建设期间,雨不停不仅延误工期,更影响施工和建设质量,再就是缺技术工人,当地只能找到电工和焊工,修卡车的工人都只能从国内找。”
在森林里筑大坝,风餐露宿修路建房,“斗蚂蟥、躲黑熊”,两国工作人员克服万难,最终建成电站,也结下深厚友谊。
中方人员的付出也得到了柬埔寨政府的高度认可。洪森首相亲自为额勒赛项目中11名作出突出贡献的中方人员授勋,而隋森对于中资电站项目实施中的“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也赞誉有加:“所有项目建设都提前完工投产,即使是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工期也未延宕;中资企业项目执行均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与我们政府部门合作友好;这些水电站从建设到投产我去过很多次,我观察到中国技术人员技术好,经验丰富而且努力工作,没有他们,这些项目不可能顺利完成,成本也会更高。”
成长在未来
得到柬方赞誉的乐建华并未松懈。他说:“我们的工作还没结束,培训柬方工作人员,帮助他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定行业标准,授人以渔,这才是未来发展的长久之计。”
与乐建华怀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马卡。在柬埔寨谋求国家发展、经济振兴的今天,他这一代年青的“高知”被寄予了厚望。
“我们的经验太少了,需要跟中国师傅学习。”马卡中文说得很流利。大学时,他也专门自费学习了汉语,目前在电站工作了3年多,靠着工资,马卡为家里贷款买了地,今年新房落成,马卡又给家里添了冰箱,这在四季炎热的柬埔寨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奢侈品。“我能帮助家庭也很高兴,下一步计划是给家里买空调。”他说。
额勒赛电站有近百名本地雇员,主要负责检修维护和后勤保障。马卡所在的团队专门负责电站与柬国家电力公司的沟通协调。
“我们是柬埔寨第一代水电技术人员,我希望在这里能学习和掌握如何管理一家水电站,以后我们国家建设更多电站需要我们,也需要我们把知识传给更多人。”他说。
作为能源开发部门的当家人,隋森也看好未来柬中两国在能源开发方面的合作:“我们计划到2020年实现所有村镇全面通电,这需要修建更多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清洁能源电站和输电线路。我们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跟中资企业继续展开合作,延续两国的传统友谊。”(记者易凌 薛磊 谢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