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应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名流、智库专家、媒体高层、企业领袖共300余人,近日在西安这个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齐聚一堂,商谈同“一带一路”计划相关的课题和观点。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10日载文《“一带一路”的含义》,文章说,“一带一路”是个开放的、进行中的计划。在西安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中国和海外参会者提出了众多不同的意见,两种不同的论述也出现了。
中国评论员一致认为,不论面积、地理位置和宗教,“一带一路”计划对各国都有利。因为这个网络将把它们同世界联系起来,包括人员、商品和其他货物。这可以促进各国的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来的计划,重点是平衡的发展。
然而,海外代表按同北京的关系而定,看法各有不同。一般而言,来自非洲、东欧等地区的代表相当认同这个计划。超过40个国家已经在开展项目计划同中国进行合作。
来自东南亚的观点则比较谨慎。“一带一路”被认为是中国持续将其过剩产能出口到海外、寻求新市场及扩大外交地平线的努力。北京希望该计划赢得受援国的好感,提升中国作为新区域发展规划者的国际形象。
在东盟十个成员国中,只有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和印度尼西亚同中国有“一带一路”合作计划。这些国家都希望改善它们的陆上和海上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引进高铁项目。其中,泰国对“一带一路”计划最积极。
作为一个组织,尽管区域领导人进行了高层会谈,东盟还是不愿意对“一带一路”做出明确表示。2010年,东盟为成员国间的互联互通提出了详尽的总体规划。一些成员国认为,这项规划促使中国于2013年提出了超越亚洲、范围更辽阔的计划。
去年4月,北京建议中国和东盟成立工作小组,探讨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和“一带一路”可以相辅相成的领域。但之后便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上个月,在第十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上,双方只是表示注意到正在进行的努力,以及同意确认彼此可以合作的领域。
没有东盟全心全意的支持,“一带一路”只能主要依赖个别东盟国家的合作。全新的《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将为协同效应和能力建设提供更多空间。因此,“一带一路”同这个区域框架以某种形式联系起来是至关重要的。
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进入第26个年头之际,曾经协助彼此成为亲密伙伴的热诚似乎消退了。
长期悬而未决的南中国海主权争端所引起的猜忌,依然让东盟决策者感到非常焦虑。中国与东盟皆表示,要在明年中完成《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的框架草案。
不久前,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鼓励更多国家加入。这是一项正面的新发展。联合国的参与将大大促进“一带一路”计划的进展,因为“一带一路”的许多目标和联合国的永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中国和东盟可以在永续发展目标的特定项目上建立合作关系。这样的共同平台,将有助于启动重新建立互信的努力。
“一带一路”是不是由中国主导、幷只是专为中国投资服务的错综复杂的陆上与海上路线,还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实施得当,加上沿线国家的全力支持,中国的发展将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