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快递 > 地方动态
福建公布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中国一带一路网  来源:  时间:2015-11-09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当前,全省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抓手,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顺应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客观需要,是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建设新福建的必然选择,也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的长远之策。 

为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构筑平台,促进融合,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的工作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利用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围绕建设项目、培育企业、发展产业、打造基地、塑造品牌,优化布局,着力推动发展模式向内涵集约、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结构向更加协调、优化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制造模式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向高效、清洁安全转变,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主导产业跨越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规模发展、服务业提升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为建设新福建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打造新引擎,增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创新能力,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投入,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推动产业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发展的新模式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深化改革。强化改革引领,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大胆创新,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形成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坚持市场主导。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优化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立足各地区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以特色基地、园区为载体、骨干企业为依托、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强协作联动,加强产业区域分工协作。坚持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加快发展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互联网产业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建设产业发展重大平台和载体,引进和发展高端生产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环境友好转变,实现有限资源能源价值放大倍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产业发展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和军民融合,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效率。

坚持合作共赢。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化闽港澳台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全球的产业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企业跨国经营,拓展产业转型发展空间,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三)主要目标

通过创新转型,到2020年优势产业集群快速成长,主导产业运行质量持续提高,传统特色产业全面提升,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先导作用日益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总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向制造大省迈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比“十二五”末提高约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左右,两化融合指数保持全国前列,争取早日实现制造强省目标。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内陆地区发展传统特色产业,构建山海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主导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高端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电子、石化、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力争都超过1万亿元,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文创业新兴主导产业增加值分别超过2800亿元、3000亿元、2800亿元、2500亿元。

——龙头企业和优势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培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达150家,其中超500亿元企业25家,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力争达25家。建成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30个,其中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20个。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优势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新兴行业加速发展。推动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创新型新兴企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龙头企业,互联网经济年均增长率25%以上,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主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国内先进水平,高端制造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6%。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800个、240个、500个,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5件,自主创新体系持续完善。

——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品能耗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

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

紧紧抓住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努力实现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打造东南沿海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集成电路产业。以整机需求为牵引,开发一批量大面广和特色专用的集成电路产品,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为动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突破核心通用芯片等一批关键技术,提升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合理区域布局,依托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集成电路产业,在沿海一线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模块、整机应用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带,推动12英寸晶圆生产线等一批高端集成电路制造重点项目建设。

新型显示产业。突破核心关键产业链环节,重点突破面板前段工艺、驱动和控制IC设计封装、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整合资源引进新型显示面板上游材料生产线,推进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6代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及彩色滤光片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建设,形成以大型显示器件企业为核心,较为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体系和相对完善的整机制造产业。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产业。依托沿海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产业,重点提升计算机、计算机外设、各类终端和网络设备的集成设计、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信息安全电源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微波通信、激光/红外探测镜头、工业机器人镜头及应用系统等系列产品。推进军民融合卫星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高分、北斗卫星数据应用产品、应用软件、应用终端产业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福州、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等地的光电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着力提升高功率外延片和芯片制造、高性能LED封装及驱动电源、LED照明灯具设计、中大尺寸LED背光源等关键技术,发展LED外延片芯片、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一批项目。

三、推动石化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以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和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为依托,以炼化一体化为龙头,加快延伸产业链,加强石化产业与关联产业对接,实现基地化布局和全产业链发展。

促进炼油及乙烯等重点原料产能倍增。大力推进炼化一体化、乙烯、芳烃等一批龙头项目建设,提高化工原料保障能力。力争炼油能力达5000万吨、乙烯产能达300万吨、芳烃产能达500万吨,为石化中下游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基础化工原料。

全面延伸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以“两基地一专区”为重点,全面推进“三烯三苯”产业链延伸,丰富三大合成材料的种类。合成树脂重点突破ABS树脂、高牌号聚烯烃塑料及聚碳酸酯、聚甲醛、聚苯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工程塑料;合成纤维重点突破己内酰胺、己二腈等单体及特种涤纶纤维、锦纶66纤维、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合成橡胶重点突破乙丙橡胶、丁基橡胶、异戊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以及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氨酯等弹性体。

鼓励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以各地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石化产业向精细化、专用化方向发展,重点突破高档涂料、新型含氟染料、安全型高性能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环保型水处理剂、环保型塑料添加剂、高性能电子化学品、无卤阻燃剂、低汞/无汞催化剂等高性能、环保型产品,力争在氟硅材料、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储能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领域有所作为。

推动石化关联产业对接发展。坚持双向推进,加强石化产业与关联产业的互动合作,推动石化产业与纺织服装、制鞋、建材、轻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紧密结合,推进石化终端产品在关联产业中的应用,增强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四、推动机械装备高端化

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升装备产品水平,突破重点产业领域,提升为整机配套的基础产品,建立重大装备开发制造体系,不断提高我省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水平。

推进智能制造试点和泉州“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支持条件成熟的区域、行业和企业先行启动实施“智能一代”试点,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现“机器联网”、“工厂联网”,集成创新一批人机智能交互、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加快智能控制在各类装备和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应用,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群体。

发展机器人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重点的先进制造装备产业,突出机器人引领智能制造发展,支持采购本土企业生产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和成套设备,推动我省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实现“机器换工”,加速工业机器人在各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重点突破机器人本体、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核心装置技术瓶颈。

加快高端装备产品研发。重点突破制约我省制造业发展的共性工艺瓶颈和关键装备产品,提升工程机械、电工电气、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纺织机械等优势产业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打造区域拳头产品。鼓励装备产品智能化,实现研发创新和升级。

提高汽车产业规模和品质档次。以福建奔驰商务车、东南汽车、金龙客车、新龙马微车和特种车、海西重汽卡车等为龙头,突破整车设计、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等关键技术。集中打造福州高端商务车和轿车、厦漳大中型客车和特种专用车、闽西北载货车、特种专用车和微型车等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促进规模和档次双提升。加快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材料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支持“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研发应用,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一批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促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新突破。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园区、通用航空基地建设,在轨道客车、盾构机、海洋工程装备、通用飞机、邮轮游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单体及批量生产取得新突破。保持航空电子元器件、关键轴承等重要部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延伸发展核电风电装备及配套产品。适应风电、核电等产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培育发展核安全级泵阀、管道、特殊用钢、仪控系统、精密加工制造等核电配套产业,推进风电装备基地建设,加快风电设备产业化。

五、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

着眼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品牌质量提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提升轻纺、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先进产能取代落后产能,推进传统产业创新转型。

纺织服装业。发挥化纤、织造、染整、服装、纺机产业链优势,着力发展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高档面料、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等,推进差别化纤维、功能性面料开发等项目建设。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以应用为核心、市场为导向,积极采用人体数码扫描技术和裁剪缝纫自动组合技术,大力发展工业化量身定制和高端定制,支持企业搭建互联网协同平台。做大做强纺织化纤和服装生产基地。

轻工业。1.造纸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与设备,促进我省造纸企业提升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支持企业研发生产高档纸、新型高科技特种纸和纸板产品以及高性能纸基功能性新材料,发展与相关产业配套的纸制品包装产业,加快造纸龙头企业扩能和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2.食品加工业。按照资源禀赋发展区域特色食品加工业,推进现代先进加工技术应用,推动食品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构建食品安全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开展以增加品种、提升质量、优化工艺、更新装备、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两化融合为重点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建立无公害原料基地,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3.制鞋业。提高制鞋设计能力及水平,重点发展高档化、智能化、功能性、舒适性的鞋类产品,研制轻型耐磨、耐折鞋底高分子复合新型鞋材,多功能舒适性面料等和辅料配件,推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发展生产效率、人机关联、配置应变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成套设备。完善鞋材-鞋机-包装-物流-销售等产业链,发展壮大鞋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带动效应和区域品牌集聚效应,打造全球顶尖的休闲运动鞋制造中心。

冶金业。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冶金工业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提高行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行业创新发展能力。开展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加快福州、宁德、漳州及武平不锈钢深加工“三基地一园区”、上杭铜工业园,福州、南平铝产业基地等建设,加快延伸冶金下游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促进总量壮大,打造中国最大不锈钢产业基地和重要铜生产研发基地。

电机电器业。以节能高效、智能化、品牌化为方向,开发市场需求的多结构形式产品,从低端同质化竞争向高端差异化发展,推动行业骨干企业高端产品产业化改造,迅速形成行业新一代高端产品的批量生产和成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推广集成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鼓励发展超高效电机产品、节能泳池泵、稀土永磁电动机及控制器、伺服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专用电机变频调速控制装置、智能开关、智能型发电机组、自动恒压供水系统、环保型化油器、智能保健器械、智能输变电及配电设备等高端产品。重点培育一批电机电器龙头企业,形成若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企业集团。坚持低成本、高附加值“两条腿”走路,支持发展电机电器基础配套件,提高产品配套率和产业协作水平。

建材业。重点加快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示范线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促进石材工业转型升级、资源集约节约和废渣综合利用,提升建筑陶瓷工业发展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发展汽车玻璃和高附加值玻璃深加工产业。

建造业。推广应用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优先从成熟和适用的部品部件入手,鼓励使用预制内外墙板、楼梯、叠合楼板、阳台板、梁等部件和集成化橱柜、浴室等部品,推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及装饰装修部品部件推广应用,鼓励实施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试点。健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标准和质量体系,完善计价定额,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机械化水平高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推进部品部件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鼓励大型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传统建材企业向预制构件和住宅部品生产企业转型,鼓励成立研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物流配送、施工运营等在内的产业联盟,延伸产业链,引导施工、设计企业形成一批设计施工一体化、结构装修一体化以及预制装配式施工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和精细化分工的专业承包企业,形成精细化专业分工。发挥房地产开发企业集成作用,发展一批利用建筑工业化方式开发建设的骨干企业。鼓励设计单位提升标准化设计水平,推广建筑产业现代化设计理念,积极应用消能减震、智能化、节能环保等新技术。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推进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

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从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出发,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发展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

生物与新医药。以产业集聚区、产业园、产业链为主要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1.生物制药。重点发展疫苗、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蛋白质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继续做强优势疫苗;采用新技术改进现有优势疫苗品种,加快研制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型疫苗产品。2.医疗器械。整合我省在生命科学、新材料、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等领域的技术与产业资源,重点发展数字医学影像设备等高端诊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发展微创、介入、植入、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产品等医用植入、介入器材材料,推动人工关节、齿科材料等一批高端医疗器械自主生产。发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医疗器械产品。3.现代中药。建设规范化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快名优中成药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创新、名医名方产业化开发和优质中医保健产品开发,重点培育一批治疗效果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确、安全性高、剂型先进、质量稳定可靠的中药制剂。4.生物制造。以生物质为原料,建立以细菌、酵母、藻类等为基盘的细胞工厂,通过细胞转化和酶催化两种绿色制造方式,生产各类化学品、营养品和轻工品。5.化学药物。重点开发新型抗病毒、抗感染药物,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高的靶向、高选择性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新颖、长效速效、用药便捷的新型单、复方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药物,解除症状的速效和缓解病情长效神经疾病药物以及新型免疫调节剂。

新材料。加强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加快打造特色优势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发展稀土发光材料、储氢合金、高性能磁性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等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1.稀土及稀有金属材料。开拓稀土应用新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和稀土催化材料等新型稀土功能助剂材料。建设国家级稀土生产研发基地。加强钨资源保障,依托国家钨材料工程中心,加强超细晶硬质合金工业化制造、表面涂层等关键技术研究,做大硬质合金及工具、整体刀具、数控刀具等产业规模,建设中国最重要的钨材料生产研发基地。2.光电材料。突破激光显示中的核心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和加工关键技术,发展激光显示与激光加工的核心光电子材料,延伸产业链,确立我省在激光晶体和非线性光学晶体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做大做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晶体等光电材料,加快推进蓝宝石窗口材料、LED衬底材料、碳化硅材料等研发和产业化。3.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合成树脂、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功能性专用材料和高性能环保涂料、粘合剂、油墨和特种用途的化工纺织新材料,以及功能化、专用化、安全、环保的精细化工产品,满足我省石化产业跨越发展需求。4.环境工程材料。开发资源有效利用、废物再循环利用等降低环境负担的工艺和技术,加强废催化剂资源化和无害化研究,重点发展光催化技术、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技术、中低温SCR催化材料及脱硝、VOCs治理和先进除尘技术等,做大高岭土下游应用等产业规模,建设中国重要的环境工程材料生产研发基地。5.特种陶瓷材料。重点推进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和透波/吸波材料实现工程化,促进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和陶瓷先驱体材料产业化。建设国家级特种陶瓷材料生产研发基地,持续提升关键技术和低成本产业化制备能力。6.石墨烯。加快石墨烯透明电极手机触摸屏产业化,积极开发石墨烯在复合材料、电池/超级电容、储氢材料、场发射材料以及超灵敏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新能源。1.太阳能光伏。以电池及组件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重点突破高稳定性、低成本太阳能级硅材料技术,向配套材料、关键装备和中下游应用产品等方向延伸,完善从硅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到系统集成、电站工程总承包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2.风电设备制造。以风电成套机组设计和组装为核心,带动风电关键零部件发展,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检测中心和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3.新型环保电池。以大功率、高能量动力锂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重点,加强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电芯等电池核心件配套生产,以及电池模组及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发展阀控密封蓄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新型动力电池,打造国内新型环保型动力电池制造和研发中心,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开展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设备以及核心配套零部件的研究和制造,建设海西核能工程技术中心。

节能环保。1.高效节能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自动化控制、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非晶变压器、高效电动机等工业节能设备、高效照明产品、节能汽车等节能产品,扩大节能门窗、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等绿色建材生产规模。2.先进环保产业。以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及垃圾处理处置、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污染土壤修复、污染地下水修复、危险化学品事故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置等为重点,扩大平板式脱硝催化剂、高效电袋复合除尘器、空气净化器等生产规模,加速膜材料和组件、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设备等水处理设备产业化,发展大型垃圾焚烧成套设备及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和垃圾填埋渗滤处理技术与设备、垃圾填埋气(甲烷气)回收利用技术与设备等。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机等再制造产品,推广大型废钢破碎剪切和废旧电器回收利用技术,促进大宗固体废弃物、尾矿伴生矿综合利用及建筑废弃物、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规模化利用。

七、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经济发展新形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壮大电商经济规模。推进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建设,拓展两岸电子商务合作领域,加快完善跨境电商支付、物流和通关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我省成为跨境电商聚集区。加快发展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建设一批特色闽货网上专业市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向行业电商平台发展,培育一批独立运行的第三方电商。充分利用知名第三方平台开展“闽货网上行”,联合建立闽货专区、专馆。引进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带动明显的特色电商,开展电商创业、拓市、兴农活动。推动传统商贸业深化电商应用。

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业和互联网企业跨界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产品、服务、技术和平台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网络支付许可证,支持支付机构与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业务合作,加强相关机构依托网络支付业务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发展合作,发展P2P网贷和众筹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建设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证券和网络基金销售等创新型互联网平台,整合信息流和资金流。

培育互联网云服务。加快培育以网络为运营环境的现代服务业,建设交通、旅游、教育、健康、医疗、药监、社区、物流、农业、环境、社交网络等智慧平台,推广建设全国e航海应用中心,形成“平台+应用+终端+内容”四位一体的智慧服务体系,普遍推行平台化运行、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支持拥有规模数据的企业发展大数据产业,推动信息技术企业加快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把平台运营主体培育成专业云服务企业,培育一批服务两化深度融合的工业云工程与服务企业。

进一步做强软件产业。加快创建福州、厦门“中国软件名城”,推动泉州软件园等新兴软件园建设,建设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推进软件园区升级,争取列入国家重点软件和云计算产业园区。争取基础软件国家布局,支持企业大力开展安全可靠软件产品开发,强化工业应用软件研发,促进软件服务外包发展。推动软件业创新升级,大力发展互联网基础服务,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应用软件等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物联网产业。实施物联网先行工程,推进物联网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物联网产业基地及物联网支撑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物联网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体系。加强射频识别、传感元器件、北斗终端、基带芯片、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攻关,扩大智能终端优势。推广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培育壮大物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发展车联网,研发车辆传感芯片和车载终端,发展车辆前装市场,推进公交查询等各类车联网相关的增值应用服务。

八、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专业化服务为特色,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深度融合,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

(一)加快发展重点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配套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和高效联运。着力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城市、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共同配送末端网点,形成便捷、高效的“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末端网点”四级物流运作设施网络。加快统一的物流信息数据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标准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物流需求社会化,推进物流服务专业化,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电子商务业。加快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创建一批电子商务发展成效突出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打造一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省级电子商务基地(园区),培育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平台)。发展创新型电子商务模式,支持“网店一体”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支持O2O、C2M等电子商务模式发展。

金融服务业。推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转型升级。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参与设立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设立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典当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境外、省外全国性和区域性金融机构来闽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企业等股权投资机构,加快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

服务外包业。推进福州、厦门、泉州和平潭等重点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制定发包规范和服务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技术标准,引导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加大外包力度。拓展服务外包行业领域,积极发展在岸和离岸数据中心外包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依托软件园等平台,吸引台湾企业服务外包转移,联合承接全球软件开发、研发设计、数据处理等服务外包。

融资租赁业。建立完善融资租赁业运营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丰富租赁方式,开展租赁创新,大力推广大型制造设备、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鼓励融资租赁服务企业加强与商业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多渠道拓展融资空间,实现规模化经营。引导企业利用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科技服务业。积极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专利信息分析、科普等科技服务,提升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强新型产品、专用电子产品、高端装备和系统集成产品的研发,推行平台化、模块化、系列化理念,普及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的研发工具,鼓励搭建研发众包众筹平台。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积极发展创业孵化服务和科技咨询服务。鼓励整合资源,发展全链条的科技服务。

(二)重点发展旅游业、健康养老业等生活性服务业

突出“清新福建”旅游品牌,开展省内旅游资源整合,大力引进省外和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培育若干家年营业额超十亿元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大力引进若干个投资超百亿元的旅游重大项目,创建一批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快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力推动旅游与特色文化融合。加快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协作机制,联合打造具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实施旅游休闲消费升级工程,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并重转变。

加快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组织实施、策划储备一批健康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体育健身设施项目,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推进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扶持建设若干个业态优势明显、集聚效益显著、带动辐射广泛的健康服务产业示范园区。

(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加快文化创意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提高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进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业,加强基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支持企业整合资源,组建工业设计中心,提升设计创新能力。提高工艺美术产业整体设计含量和研发水平,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开发。

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一批大型文创企业入驻或设立总部。吸引境内外领军文创企业参与设立发起各类文化产业基金。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文化核心内容产业以及数字创意、动漫网游、云媒体服务、移动多媒体、文化电商等文化产业新型业态,重点培育一批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数字创意类文化科技企业。加强与台湾文创产业的交流合作。加快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在跨境交易、结算、物流基础上探索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网上贸易平台。

(四)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

批发零售业。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为主要载体和抓手,依托省内物流枢纽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重点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在区域中心城市或主要产地,以建材、纺织鞋帽、汽车、机电、水产、果蔬、小商品批发为主体交易形式,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和省内辐射力的区域性新型专业批发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加快引进和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支持做强做优一批我省知名连锁经营企业。支持社区商业中心加快发展,完善服务功能;支持折扣店、奥特莱斯等新兴业态有序发展;引导零售企业合理集聚,形成层次清晰、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增强企业集聚、业态融合发展的带动辐射效应。

住宿餐饮业。引导餐饮住宿企业适应形势,及时转变营销策略,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打造集购物、旅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特色美食街区。引导限上餐饮住宿企业向大众化转型,分层错位经营,吸引大众消费群体。支持企业完善营销方式,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通过网络团购、微博打折、微信促销、刷二维码等新型营销方式,加快网上网下市场融合发展,增强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鼓励餐饮住宿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能源管理和绿色低碳经营,发展中央厨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家庭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机构,探索建立适应企业管理方式的新型家庭服务企业,依托行业协会对从业人员实行登记注册,建设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的家政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医疗服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等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机构,提升家庭服务业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拓展家庭用品配送、实物租赁、家庭救助、教育培训等服务新市场。

市政服务业。通过“多规合一”的推进和数字城管、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升级改造,实现城市综合管理转型升级。提升市政服务领域人才、技术、管理水平,推进水行业、垃圾处理行业、环卫园林保洁行业的发展,加快市场化整合,实现市政服务转型升级,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

农村服务业。进一步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和运用、农业信息服务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推动涉农电子商务发展,扩大农超对接规模,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积极发展园艺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渔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鼓励兴办农家乐、采摘、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

九、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

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三条特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闽西北绿色农业、沿海蓝色农业),提升十大重点农业产品,大力发展精致型、集约型、外向型高附加值农业。到“十三五”末,打造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7个全产业链总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

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公司以大数据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与设施装备业、信息化业、设施种业、生物农药业、农产品加工业、林产化工业、冷链物流业、电子商务业等产业组团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农产品流通产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福建农民创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一区两园”的平台服务能力,促进形成我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辐射能力,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提升设施及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支持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引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在加大对各类设施农业建设奖补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采集、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精准化服务,推动建设智能化设施农业示范点,改变传统农业管理模式,提升农业产出效率和管理水平。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尽快形成较为完备的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和专利体系,力争建成国内最先进的农业物联网基础信息传输平台、存储平台和分析平台。

加强种业育种和繁育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农业科技体制创新,鼓励引进社会资本推进种业工程。支持和引导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和省级种子重点企业,加快建设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大力推动福州、厦门闽台合作的种子产业园项目建设,带动提升企业育种创新能力。结合新一轮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加快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产优质、多抗广适、适合机械化生产、设施化栽培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提高育种水平。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管、检验检测和监督执法体系,建立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台和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

打造农业企业知名品牌。积极培育福建农业知名品牌,创新和整合电子商务、农产品配送、连锁专卖、直销等多种模式互补融合的销售方式,通过设计辅导、增值辅导和成果推广等环节,加强品牌营销推介,推动各地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农产品。

十、着力发展海洋经济

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升级,加快发展高端临海产业、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进一步优化现代渔业发展。推进实施种业创新及产业化工程,推动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海洋牧场等,壮大优势品种养殖规模,鼓励和支持湾外海域水产增养殖。加大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力度,推进水产加工产业向高端延伸。加快推进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扶持建设一批多功能远洋渔业产业园区、海外综合开发基地,力争远洋捕捞产量、产值全国第一。

积极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优先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等产业,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和海水淡化利用设备,推进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研究利用潮汐能和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等,培育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海洋能产业基地。

持续壮大现代海洋服务业。建设完善“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推进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构筑以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创意、港口物流为主导,涉海金融、海洋信息服务为保障的现代海洋服务产业体系。稳妥发展滨海旅游业,推进蓝色滨海旅游带建设。加快发展涉海金融、信息、商务会展、科技咨询、中介等服务业。

集聚发展高端临海产业。加快建设厦门湾、闽江口、泉州湾、三都澳等四大船舶产业集中区,推进骨干船企与国内外大型船企、知名船舶设计研发机构合作,整合技术研发资源,开发大型运输船、汽车滚装船、远洋渔船、执法船等专业船舶,支持船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提升船舶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船用机械配套产业和海工装备产业,推进海洋勘探、海底工程、海洋环保、海水综合利用、海上储油设备及油气生产平台、大功率风机、港口机械等项目建设,提升海洋工程研究水平。积极引导大型央企、民企和外企在核心港区后方布局大型临港产业项目,推动临海产业高端化发展。

十一、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步伐

着力园区提升发展,加强规划引导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集聚、要素集中、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激活园区发展潜力,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打造产业升级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强化规划引导转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园区规划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有机衔接,促进“多规合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打造一批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依托厦门翔安、福州长乐等机场,规划临空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和空港物流业。支持一批集约程度较高的老工业园区依法依规扩区升级。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石化等七大重点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退城入园,促进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按行业属性向产业园区搬迁,鼓励支持园区共建,促进规模小、布局散、产业层次低的县乡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引导全省产业园区朝创新型、集约型、生态型方向发展。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园区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平整土地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硬件”水平。发挥省工业园区建设基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区)及产业园区与省工业园区建设基金合作设立子基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支持园区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等建设。支持产业园区盘活经营性资产,构建园区建设投融资实体,吸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或国内外专业化园区建设机构,共同开发建设产业园区。加快产业园区污水及固体废物集中处理、集中供热、管网等公用设施建设。开展省级循环化改造、两化融合等试点示范园区建设。

优化园区发展软环境。支持园区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建设,设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入园企业创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投融资和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体制,进一步优化投资审批流程,探索共办“区中园”。加大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力度,引导在园区内设立区域性综合检验检测机构。加强园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合作,为网上交易提供快速高效的物流支撑。搭建科技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和高水平创业团队。探索建立产业园区动态管理机制,理顺产业园区与所在地政府的事权、财权关系,整合调整一批经济区划与地理区划矛盾突出的园区,有条件的园区与行政区实行“区街合一”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专业化企业运营模式,支持引进国内知名的专业化园区运营商,推动园区经营主体向企业化和产业服务者转变。

鼓励园区引进龙头项目。组织产业园区开展专题招商,重点对接国内外知名企业、著名品牌等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加快培育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对符合我省产业发展导向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且投资规模较大的龙头产业项目入驻产业园区,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

十二、推进绿色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强化高耗能项目和重点行业节能监管。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高耗能投资项目实行严格的节能评估审查,抓好节能技术改造,加强钢铁、造纸、有色、水泥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对标管理,严格能效、物耗等准入门槛。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企业推广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推进清洁生产。

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研究制定能源消费增量和能耗强度“双控”机制下的节能量交易实施方案,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特征,出台节能量交易管理办法,加快培育节能量第三方核查机构,利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等现有资源,推进交易平台建设。

着力推动工业绿色循环发展。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支持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促进企业间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废物互为利用。在各类园区内,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实现区域内物质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十三、强化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撑

有效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在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聚集高端研发人才、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强化产业支撑力度。

加强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产业创新平台布局,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加强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整合利用相关重点(企业)实验室、工程实验室、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资源,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拓展和提升6·18虚拟研究院的平台功能,吸引境内外创新资源进入虚拟研究院产业技术分院,鼓励虚拟研究院对接项目成果优化落地转化。依托创新平台和创新网络形成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新平台,推进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支持产业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支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行业协会等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研生产联合体,联合攻关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中的短板。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工程院以及高校合作,依托院校的强势团队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产业化高端人才,实行专业化招商和市场化运作。探索建立灵活的院企合作模式,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以专利共享、技术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重点优势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建设一批服务能力突出、商业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龙头品牌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围绕研发、创业、检验检测、科技咨询、专利转让、专利合作等重点领域,促进新型科技服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业态融合的新格局。

打造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整合和构建一批重大创新基地和海峡西岸研发高地,构建以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为支撑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用紧密协作的创新组织作为创新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各类科技园区、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等为带动面的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中心和新增长极,增强区域内创新系统和资源要素的联动效应发挥和整体功能跃升。推动开展两岸科技合作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交流的新模式、新机制,形成闽台多方位、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加大力度引进国(境)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资源配置优、联合创新能力强、开放服务水平高、运行机制活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

推动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改革政府支持科技重大专项等技术创新项目的组织方式,对产业目标明确的项目由具备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形成企业主导、政府推动、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实施的模式,重构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链条,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集聚创新资源的主体,以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组织项目攻关。围绕一个产业链的系列产品技术开发或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区域间、行业间和产业上下游间的协作配套,推动研发单位、龙头骨干企业、科技中介、风险投资机构等形成分工协作、上下游衔接、合作共赢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

十四、进一步提升产业开放合作水平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的创新作用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对外互联互通作用,加强闽港澳台侨产业合作和“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争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引导和推动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提升。

加强闽台产业合作。拓宽对台产业对接合作领域,探索闽台产业合作新模式。支持闽台企业共建平台、共创品牌、共拓市场,促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台湾百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合作,深入推进闽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对接融合,推进闽台汽车、精密机械、太阳能光伏、集成电路、显示器、纺织、食品等产业更高层次合作,大力吸引台湾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养老照护等优势现代服务业来闽投资,深入开展与台湾在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观光旅游、健康照护、精致农业及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合作。

深化闽港澳产业合作。加强闽港两地在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物流、旅游、文创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推进香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相关业界来闽投资,参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我省的丰富文化资源,在影视、娱乐、出版、创意等领域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动闽澳在金融、会展、旅游、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深化合作。

重视用好侨力资源。创新海外闽籍乡亲回乡投资创业等引资引智机制,做好侨资企业投资促进与服务工作,促进侨资回归。挖掘海外华侨华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潜力,充分发挥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影响力,推动我省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主动对接闽籍重点侨团、重点侨商,争取建立侨商总部、海外侨商创业园,设立侨商产业聚集区,吸引和鼓励侨胞投资发展新兴产业。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引导外资投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高新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承接高端产业转移。鼓励跨国公司来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以及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借助自贸试验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吸引有实力企业在区内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推广经营总部加生产型分支机构的做法,实现高端制造企业区内外联动发展,打造自贸试验区高端制造板块。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引导和推动我省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积极鼓励建材、化工、轻纺、汽车、通信、能源、工程机械、海洋渔业、船舶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行业“走出去”,共建一批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新发展。

十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凝心聚力,心无旁骛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技改项目、重大创新工程、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培育等工作,及时解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问题。按照本意见和《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并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根据主体功能区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等因素,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沿海和山区产业协调发展。通过“三比一看”活动,狠抓转型升级工作,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七个一批”工程,即发展壮大一批产业龙头、打造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创新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引进消化一批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企业、兼并重组一批关联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机器换工”“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对标换能”“体制换新”,加快培育“名企”“名家”“名牌”“名师”“名匠”,实现“量”和“质”共同提升。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调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落实。各地要将年度工作成效向上级党委、政府报告,确保转型升级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创新服务、马上就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和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深入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和规范前置中介服务,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实体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加快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企业名称自主选用,简化登记手续,为企业提供便利。利用“制度+技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部分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行业组织有序转移。建立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完善中介服务执业规则与管理制度,提高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强化中介服务机构的责任。

(三)增强产业龙头的骨干支撑和带动示范作用

全面落实产业龙头发展促进的鼓励扶持措施,加强产业协作配套,完善信息服务,推动形成产业龙头引领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全面发挥龙头企业的聚集带动升级作用,发挥品牌、技术、资源、管理等优势,打通一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推广应用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推进与关联企业建立产业合作网络,提升产业龙头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水平,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全面支持产业龙头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或跨国收购,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全面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强化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建立产销联盟、供需对接、互采互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加大“三维”项目对接力度

突出推进产业链核心关键项目招商选资和落地建设,形成高端“三维”项目储备、实施滚动推进的良性循环。要加强与中央企业、世界500强及台湾百强企业、全国民企500强企业沟通对接,推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新兴产业等一批高端项目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增长点。加强协同联动,做好投资环境推介,促进在谈项目签约,形成一批合同高端项目群;做好项目核准备案服务工作,推进一批高端项目进入前期工作程序;实施专项服务,完善地方配套支持措施,针对性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持续促进一批高端项目开工建设,早日建成投产。

(五)强化人才支撑保障

着眼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一批应用技术大学和技能型高职院校,制定实施紧缺人才培训行动计划,培养产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构建全覆盖、差异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实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