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释道
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
关键词:中国一带一路网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时间:2016-09-23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

    中华文化之果——经、史、子、集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这个问题,我花了十几年的思考,几年前,我有个好朋友去联合国参加活动,就有外国人问他,中华文化是什么?在平时,我们做一些事,都感觉是在推动中华文化,可是遇到这问题,我们反而词穷了,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似乎没有办法用简单的语言,精准地描述。你看,我吹尺八箫算中华文化吗?琴棋书画也算吗?我们做很多事情,感觉都像。可是,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我就想了一下,就归纳出四个字:经、史、子、集。


尺八箫

    何谓经?不读经,不足以知仁义,经就是四书五经,就是因为我们要学习"仁义"的知识,仁是"仁义礼智信",义是"礼义廉耻",就像现在的道德观一样。而史是古代留下来的通史或者断代史,不读史,不足以学古今。有人说,我们学习古代的五千年,是为了今后的一百年,我看可能不需要到一百年,五十年就好。你越研究古代的东西,你会觉得你对未来越有想法,越不会恐惧。

    在台湾,我们除了有一些中国传统的教育以外,我们绝大部分还是西洋的教育,看西方哲学和科学。我本身是数学系出身,后来才辗转绕到中华文化这一部分,当我越探求的时候,越发现研究古代的这些看似很古老的东西,反而更能面对我们的未来。我自己内心有种感受,觉得我们可能都误解了古人,而且可能都小看了古人,古人有一套很庞大的智能系统,我现在才有一点点摸到而已。

    什么是子学?医学、佛学、道家之学,与其他诸子百家之学都是子学。"不读子,不足以知天地",子学就是天地之学,非常重要,可是,在整个中的国文化传承中,太偏重于经史学,子学则流落到民间去发展,而平民老百姓为了吃、填饱肚子,又偏重于生活的运用,而子学里面的哲学思考就被遗漏了,子学实际上有非常多的思维。我个人认为,子学是在教你天地之学,如果你想要知道生命的科学,就要念子学。

    而集学呢?个人认为是"人文之学",它可以归纳成八个字,就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就是以人为本所发展出来的学问。我认为,中华文化可以归纳成这四个字"经、史、子、集",不管是学医、弹琴、插花、教历史,都是属于这四个部分中一环,这也说明中国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

    圣人南面之道

    中国文化的经典、古书,都会面临着传承问题,古人出一本书,非常难,所以,一般而言,书的重要思想就遗留在"书名"、"第一章"及"第一句"了。通常,这三者就已经把一本书很重要的思维传承了下来。比如说:《庄子》称《南华经》。为什么叫《南华经》?《易传》讲"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圣人做事情要面南,为什么面南?你看,南字上头是一个十字,十字观天,下面就是黄庭,就是《黄帝内经》所言:"前有广明,后有太冲"。画一个圆,前面是南方,后面是北方,左边是东方,右边是西方,左为阳,右为阴,人身和宇宙就有一个调频的方式。当你面南之后,就把很多的学问记下来了,古人言:南方之数为七,于是,很多经典都是7篇,比如大家熟悉的《易经》与《易传》。《易经》是周文王做卦辞,周公作爻辞的,而《易传》,是孔子做的。《易传》有几篇呢?有人说十篇,它就叫做《十翼》嘛,其实,孔子一开始作《易传》是七篇,因为南面之数为七的概念,但古文的"七"和"十"很像,后代编的时候,都以为是十篇,于是,就把其中3篇,拆成上下两篇,就变成"十翼"了。

    而庄子作《南华经》,既然取名《南华经》,就是应圣人南面之道,《庄子》分《内篇》《外篇》与《杂篇》,《内篇》有几篇?就是7篇,称之为庄子内七篇。而《内篇》第一句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古之圣贤书的第一句第一个字,要么是南,不然就是北。然后化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就是调整天人相应的坐标,坐北朝南之法,定一个地理坐标。然后南方为鹏鸟,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讲来讲去,都是给你做一个时空坐标,讲一些表示东南西北,如要么讲南方,要么讲"七",要么就讲"鸟",或者是"火",这些都是指南方。你看到这些文字,自己必须要有一套思维去判别。

    这跟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有关系。各位都知道,纸的发明要到东汉末蔡伦的时候才有。在春秋战国打仗,两军交战的奏折用什么写呢?竹简,如在竹简上表达方位,是非常难的,你在竹简上画一个大圆圈,如果竹简少了一两片,圆就会不成为圆了。所以,中国的图书《河图洛书》这两张图,一直要到五代末宋代才出来,距今不到1000年。再比如,古代如何表达我刚刚吹的曲子呢?要是像现代用五线谱,往上往下标示,都可以表达的。可是,偏偏我们记录文化的载体,是很难表现出这个线条的模式,而当我们在文化传承接棒时,在采用线条这种模式的文化文明,就遗失掉了很多东西。

    文化传承——声音与文字

    文化的传承不外于"声音"和"文字"。文字的改变会因为改朝换代而有很大的变动。你看,唐宋以前,文字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换一遍。在商代转到周代时,商代的甲骨文就彻底遗失了,一直到清末才被发现。清末,王懿荣得了疟疾,去药店抓药,因其中一味药"龙骨"没有磨好,他才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可是,清代之前的训诂学家在做研究的时候,皆不知道有此甲骨文,因为这样,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古文就是有缺憾的,文字训诂学第一的《说文解字》,编撰时也不知道有甲骨文。其实,商代不仅是甲骨文不见了,还有很多其他系统也不见了,商转到周,周灭商而变商,商朝叫"殷"人,表示他们是最懂"音"律的人,所以,商代首都叫做"朝歌"。中国古代有五音:宫商角征羽,其中有一个音就是"商",能把朝代名称变成五音之一,多么伟大阿!

    甲骨文,我们从周代开始就完全不知道。训诂学的书《说文解字》都用小篆来让你查,之后宋代《玉篇》用楷书来查,基本上是都没有甲骨文的。


甲骨文

    声音的传承,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改变,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先发声记起来,比如说:我给你讲一篇文章,你一定要先背诵起来,然后再去刻再竹简,因为竹简刻一个字可能要刻很久,所以说,所有东西都是先记在脑子里面,用发音慢慢地开始记录,但是,也是会产生一些发音上的不同变化。

    上古生命音韵的失传

    人的生长和植物一样,是随着生长环境变化的,因改朝换代,或我们居住都城不一样,人的口音就会不一样,人因为地理环境不同,就会有一些发音不容易被发出来,就像日本人、吉普塞人那样,环境造成的身体共振不一样,就会有一些共振音出不来,如上古音和现在的音就有很多的变革。我举个例子,我们看汉代以前的书,伏羲都不叫伏羲,叫"庖牺",懂的人都叫这个"庖牺" "包牺",而今,我们都称之"伏羲",这里头,上古音有一个音不见了,"庖牺"之"庖"是双唇音bāo,后来变成了轻唇音或单唇音fú"伏羲"的"伏",其中,就是双唇音不见了。

    一个发音的发展,和人体的演化共振是紧密相关,我们发出唇音,常常会共振两肾,发双唇音或者做"吹"这个动作的时候,都会共振到人体下丹田,就在人在日常口耳相传讲"庖牺"的时候,实际上就在按摩丹田,这可以关联到一个让人很纳闷的现象,"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这说明上古的人,至少都超过100多岁,据我推演,姜太公在牧野伐纣的时候大约是116岁,天啊,116岁还可以号召大家去伐纣,太神奇了,当时,伐纣要先卜个卦,卜卦一看,大凶,不适合伐纣,那到底要不要伐纣?之后太公推着蹈龟而曰:"枯骨死草,何知吉凶?"之后,就发纣去了,从这里告诉我们,不要太相信卜卦,各位想想,一个音的改变,是会影响整个民族的语言,甚至是这个民族百姓的平均寿命的。

    古代的双唇音"庖",因口耳相传到后来,变成了"伏"的单唇音了,《论语》有一ˊ句话:"子贡方人",其实是"子贡谤人",,你要是懂得音律的话,方就是谤的意思,就是子贡诽谤人家,双唇音"谤"几经口传记录,后来写成文字的时候,双唇音的"谤"就记录单唇音的"方"了。音很多的变革都是这样子,所以,语音的发展和字形的发展会有两条不一样的路线。

    中国数字下隐藏密码

    古代出书不易,一本书,皆是每个出书者一辈子的心血,它一定要符合中国的一个规矩,要么取七,要么取九。七是应南面之道,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书是圣贤之书,一定要定七篇或者是定九篇,多篇就必须是九九八十一篇,九为天地之至数,九之后不是到十的循环,是又回归到一。对于这一点,我花了很多的心思,找了一些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去问,发现宇宙中也没有十的循环,物质中,我们再极微细电子、原子中,或者已知任何一个地方,皆找不到是十进制的证据,可是人类偏偏发明了十进制,那人类是怎样创造出十进制的呢?我在《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发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我们宇宙观有五的循环,就是没有十的循环,我们常称"阴阳五行",五的循环分阴阳,就形成了十的循环,所以,十的循环是等于两个不一样的五的循环。

    我们一般在看《黄帝内经》的时候,通常不会看整体结构的问题,上部叫《素问》,谈心法,下部叫《灵枢》,谈针法,上下部各九九八十一篇,以《素问》而言,81篇内容都是某某什么"论",但是,其中有九篇叫做"大论",不是10篇大论,而是9篇,因为九为天地之至数,《黄帝内经》言:"天地之至数,起于一,终于九",一到九再回到一,就是万物的法则。如果你没有时间念全部81篇,就念这九篇,这九篇最为重要。那九篇大论出现在哪里呢?首先,也适应南面之道,南方之数二七,一定会拆成二和七,有七篇大论落在运气学,剩下的两篇则落在第二篇和第五篇。二代表阴阳,第二篇叫"四时调神大论",五代表五行,第五篇叫"阴阳应象大论"。所以,九篇大论就等于跟你讲,《黄帝内经》是"时空"为基础,然后用"阴阳和五行"演化去构筑这一套系统的书。

    易经阴阳的失落

    阴阳是什么?首先,先不管各位认定的阴阳是什么,因为提到阴阳,还是让人很纳闷。其实,先秦学术辉煌的时候,诸子百家有著名的九流十家,每一家都有论阴阳,十家中还有一家就叫做阴阳家。然而,但文王原始的《易经》中,卦辞、爻辞里一个阳字都没有,在整本《易经》中只有一个阴字,在中孚卦的六二"鹤鸣在阴",谈的也不是阴阳的阴。

    可是,诸子百家中,没有一家不提到阴阳的。《黄帝内经》就有3500多字是阴阳,如果不知道阴阳,《黄帝内经》可以说就看不了,阴阳架构了中华民族中医的基础,生命的科学与诸子百家,要了解中华文化,你得懂阴阳,那么《易经》为什么没有阴阳?因为商朝图腾的思维经过周朝人为变革发生了变化,《易经》经过人为的变动,这跟商朝甲骨文系统的命运雷同,易有阴阳,是600年后,孔子作《易传》而补上了阴阳。

    曾侯乙编钟的惊奇


曾侯乙编钟

    中华文明还有一个变化,就是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县出现了曾候乙编钟,曾宋宋朝是商朝的后裔,商被周灭掉了以后,周封商之后裔微子于"商丘之地",命名为宋,像送人一样把他送走。宋地原在山东出海口,河流把很多的垃圾送在那个地方去,实际上有贬低的意思,就是把某个东西"送"走,因为周人很讨厌商人,后来秦朝灭六国,统一度量衡的时候,曾宋之度量衡没有被统一,所以表留了商朝的音律系统,曾候乙编钟有挖出65件钟,最大的那个不见了,只有半个钟架,其音可五个八度,每度十二个半音,跟现在我们钢琴键类似。2012年,我在苏州参加国际音乐考古会议,与会一半以上都是国外研究音乐考古的专家,甚至包刮米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会议上,一些外国专家发表外国音乐考古的乐器,其拿出来的器物,到都很像我们小孩童玩家家酒时的玩具。反观,中国展示的曾侯乙编钟,全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考古专家,都非常惊叹,觉得很不可思议。有人说,曾侯乙编钟是第七大文明,胜过于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你看做一个杯子,尽管不是那么圆,重量线条改变时,仍旧可以用,可以喝茶。可是,一件钟如多一克、少一克,其冶金密度改变,其音高就会跟着变,可是2500年前的这个曾侯乙钟,就跟我们现在的钢琴键这么接近,这是怎么做到的?以前又没有现代调音器,那一套工法和逻辑是怎么样创立的?这个东西一出来就证明了中国以前有12个半音的,而且,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为什么中国人这几千年来都不知道?看到中国的音乐就说五声音阶,宫商角征羽,这是不对的,只要听到了角音木,就想到木头敲出来的声音和你的肝气相应,如只能这样想,那真看低了古人这一套文明,可是曾经辉煌,为什么现在失落与失传?

    文明的起源——律度量衡

    回溯到我刚刚讲的,音律的改变、发声的改变。12个音变成了5音,后来周公为了表现他的德政,史书记载中国有五音,可是周文王周公补上文武二音,从此才有了七音,好像我们把这个砍掉了之后,我再给你两个音,叫做七音。到汉初的时候,还有一些边疆群落保留了原始的文物典籍,没有改变音律,这些音律也在历法中保存下来。比如说《汉书历律志》开章就给你讲黄钟,每个朝代《历律志》开篇都要讲音乐,历法不是只谈历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谈音律?因为音律是它的母,是它的根本,没有音就没有度量衡。换句话说,我们所做之器,都要有一个量物之标准,我们量一个物体需要什么?需要"度量衡",度,长度怎么来?量,容量怎么来?体积怎么来?衡,重要怎么来?古书明白跟你讲,这是因为"律",《尚书》《虞书》:"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因为有律,才会有度量衡。

    律,就是一个本,"律本"就是一种标准音高的"量音器"。这个量音器怎么来?从大自然而来,比如说,现在夏天快到了,你在路上这样行走,你就会听到什么声音呢?首先,是蝉音、蝉鸣,第二个是鸟叫,虫鸣鸟叫,虫以蝉为主,蝉很奥妙,它在地下躺七年,然后出土之后到树上叫七天,它就了无遗憾的"知了",天地道理全都知道了,但是,我们人活到七八十岁,都还无法"知了"。

    神医扁鹊的化身

    这个"知"非常重要,它其实已经隐藏了我们在文化传承中很多的误解。我们现在的注音里面有罗马拼音,我们目前用的的标点符号,是民国白话学运动时章太炎、黄季刚他们编的,我们现在的念法是这样来的,但古代没有这些。古代注音都是用两个字,叫做"反切音",用两个字,第一字发声母,第二个字取韵母,等于说取这两个字音的头和尾,然后组成下一个字。这叫做反切。全部的中国古文都是用反切的,那两个字就是让你发一个单音的字。"知了",就是zh和iao就会形成diao(蜩),就是蝉。中国第一大神医扁鹊,"鹊"是一只鸟,左边为"昔",其上是"共",下是"日",在甲骨文中,两者组合在一起就是"昔"。"昔"字,表示一个时间点,日在水中,水淹没日,表示地球古代有一个大洪水时期,那时就是伏羲时期,大水来临时,伏羲晚上被托梦,他就逃到了昆仑山,昆仑山相传是西王母的地方,这样一个故事口耳相传,慢慢地被记录下来,变成了我们的图腾或者是神明,所以,鹊就是古代大洪水发生的一只鸟。

    扁鹊则下凡来把人带走治病,给人带来好运,所以,鹊就变成了喜事的象征,表示把苦难带走,把喜事带给你。古时候,看到喜鹊就代表你怀孕了、或者你家里有其他的喜事。在汉代,扁鹊的画像全部都是鸟首鸟身,或者是鸟首人身,没有人的形象,表示贬鹊可能真是一只鸟。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位扁鹊,叫做秦越人,作了一本医书,叫做《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大部分的的医书讲的扁鹊都是指他,他姓秦名越人。有人就提出反驳说,他不是姓秦名越人,而是往来秦越之地的人。可是这些都有问题。

    秦越其实就是"鹊"(què)的反切音,取秦之声母与鹊之韵母,念起来就是"鹊",也可秦越念快一点,中间不念,也就是"鹊"(què)。西汉时期,又有人一位号称扁鹊的人,可是没有人能证明他是,他医术也很厉害,叫做淳于意。淳于意,不也是"鹊"的反切音吗?当我看书的时候,很多的文字之所以留下来,并非只有文字,而是其发音,凡走过必留痕迹,文字记录一开始一定是为了口耳相传的,所以,文字一定会留下语音的痕迹,这种现象非常多,几乎充斥着中国的古文字。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判别它的时空,声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点。扁鹊的"鹊",可以化成"秦越人",可以化成"淳于意",讲的都是同样的事。

    大学之道——日月合明、天地合德

    接下来,我们回到"本末"。《大学》就讲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做事要求本,但求本很容易落入个人的感受,即便我们去找专家来寻求,专家也有他的特性和惯性。常落入个人的感受就没法接到天,今天我们谈"天人之道",实际上都在谈人的情感之道,按照人的情感、理智和逻辑去运化,基本上是没有"天"的。天地实际上有自己的运行之道,现在的建筑物太大,我们被挡住了。如果像古人那样在山林里面走动,很多的思维就会出来。我们实际上可以由天象、月象去解析中国文化系统全部的逻辑,中国的圣人之道是坐北朝南,然后左为东右为西,全部都是圆。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怎么解?文里头所有的字都必须要查字典,因为古文每一个字要都磕得很深,你必须要找字典才能进入。读古文,我通常会讲要查三部字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和《康熙字典》,但这三部字典也只能解决60%,它们都是以字形为主体的。文明的传承不光是字形而已,还有一个是音韵的。所以,你得去找韵书,唐朝有《唐韵》,宋朝有《广韵》,读佛经要看《一切经音义》。所以要看懂一段古文,一定要有字典、韵书与之对应。

    天的喜怒哀乐——24节中之气

    佛教的翻译,每个时代都有参考字典,包括唐朝,就要看经音义,当你从这些韵书去看,可能就会看到很多的东西。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白什么?明 白"明"和"德",日月合明,天地合德,明就是日月,德就是万物,人为万物之灵,所以我们叫做大德。

    如果你看经音义的韵书翻译的话,就会讲"日月曰常",《黄帝内经》里头或者其他医书也讲"常"都是在讲日月。"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人的起居有常,不是简单地讲起居要有正常,而是要按照日月去起居,春夏秋冬日月不一样,太阳升起的时间不一样,你的起居也要不一样。食饮有节,食就是吃,饮就是欠食,不吃的意思,食饮有节就是讲也就是吃与不吃要有"节",节是什么?节制吗?不是,"节"要讲天,不是讲人的情感,"节制"是人的情感。"节"真正是指的是24节气。24节气在月初叫做节气,在月中叫做中气。全名叫做24节中气,《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也是指24节气,天有喜怒哀乐如同人一样,就是24节中气。其实日月,在经典中名称皆不同,儒家讲"日月合明""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

    28星宿北方星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道家则讲"日月含虚",因为他就要守住他自己的丹田之气,丹田之气在人体位于北方。北方的天看什么?看28星宿。北方总有7个星座,斗、牛、女、虚、危、室、壁。中国文字,只要讲"斗",都与天有关系,而牛就与物有关系,你看"万物"的"物"。《说文解字》说"牛为大物",一般的解释,都是人为当时中国人环境中,最大的动物就是牛。可是后来中国考古发现也有象,而象比牛大,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成立。其实,牛不是看你眼前看到的牛本身,牛是指那一个时空,天文的东西,牛是指天牛星系,北方的一个重要星宿,北方是生命的起源。北方第三个星宿"女",这跟人的组成和有关,感觉有一点像讲人体的能量。一般,"女"字不能用在动物上,只能用在人身上,人专有用词,动物中"女"也叫"雌",都跟发音有关。宫生征,天生地,就是声律的隔八相生的变化。放在不同的地方,字形变了,但声音差异不大。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字里面存在着一个系统,可归纳为"以形藏理,以音藏意。"形音表示所以文字的思维,当然会有人立马会反驳说,我们不是"六书造字"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称之为六书,各位,这是中国人还没有发现甲骨文的时候,所有的书会讲六书造字,可是,在我们是在发现甲骨文之后,考古学家就讲了,中国几乎只有形声字。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相对论"的时候讲了一句话,"我们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看世界"。我这里也要呼吁一下,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看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伟大,更具智慧性,只是得在一定时空里才被发现出来。《易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日月合明,全部都在讲日月。佛经里讲日月就是讲"空"。我们可以从人体的感受来理解,我们想要放空,就看日月;我们要悟空,就是要悟到天地日月的运行道理。所以,我们谈这个方面的所有事情,全部都在天地间打转。道家讲虚,"虚"是北方七星宿的的中心,所以道家守住那个虚或者虚危,就是指人体下丹田,如同北方28星宿里,虚宿与下一个危宿,这些都在讲天地运行与人之运行的对应。

    黄钟律本为万事之本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名词,叫做黄钟。刚才我提到音律与度量衡的关系,其实,如果没有度量衡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中国文明,因为所有的事情根本都没有办法做,没有一个依循的标准。古书有记载,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律",这个律就是要定一个标准音高。长度没有办法去衡量,但是我们的耳朵可以听,从大自然界蝉声到鸟叫声。为什么我们对鸟这么崇拜呢?因为鸟是所有生物中最接近人的发声体,鸟可以发出复合音,动物里面只有鸟可以发不同音高的音,如果是一只猪或者牛,无论在什么地方,发出的声音频率都差不多,鸟的声音高低是可以训练人耳的。

    古代定音律,首先准备一个容器,大小一样、厚薄差不多的竹子,里面塞东西。塞什么东西?得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得一颗一颗的,数量可以增减的,但不一定是石头;第二个是每颗大小、重量都差不多,体积也差不多;第三,还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能制作过程中,原料就没有了。

    一粒小米形成中华文化

    有什么呢?没错,是农作物,农作物中有三个接近符合这些特征。第一个是玉米,南美洲玛雅人就用玉米,但是玉米大小颗不统一。第二是稻米,稻米的品种与收成,多少取决于稻壳的厚薄。第三个是小米,它在古代叫"黍",小米的生长很奇妙,收成好的时候,结穗多,其大小一样,收成不好的时候,结穗少,大小也是一样,而且,小米圆圆的。

    把很多小米填充在一个容器里,此容器也是大自然而来,就是竹管,古代称之为"钥",竹节一端刚好为容器底部,然后找大自然的声音,寻找与鸟叫音一样的频率。古人可以"以耳齐其声,以身度其律",人用耳朵与身体去感觉,然后调整音高,增减小米来调节声音。体积越大,低音越低,如果竹子发声比鸟叫声低的话,代表填得太多了,就拿出一些,不断调整到一个声音,听者都非常开心,人进到一种空明的感觉、很舒服,那就定这个音高了。之后,把这个竹子打开,小米一颗一颗排列,这就是长度;再装回去,这个容量就是体积,这就是容量,然后测一下重量,这个就是衡,所以竹管包小米这个音律,就决定了古代之度量衡,所以古书中称"同律度量衡",没有小米定这个律,就没有度量衡,也就没有中国所有的文明了。

    小米很小,如果要排列一个长长直直的长度,不容易。偏偏有一个地方——"羊头山"产的小米比较大颗,叫做"秬黍",就是巨大的小米(黍)。古书记载,神农氏"秬黍定黄钟",古之神农氏就用羊头山的小米(秬黍),定了一个律,然后确定了度量衡。这个黍是一切物质的根源。

    太极之前——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太极之前,出现四个状态。第一个叫做太易,还没有气,我们称之为混沌,如氤氲之气在流转。然后气开始形成,叫做太初,不可见。之后,开始有形了叫做"太始",有"女"字旁的"始", "形之始"为太始,事物的发端,无形不可见的用"初",可见有形叫做"始"。"初"和"始"不一样。这里还涉及一个东西方的差异,0与1的认知,实体,西方就叫1,我们不一样,因为观察点不一样,这边看是一种,这边看又不同,千变万化,我们要称之为2,2为偶数,为阴,表示物质。另外,西方有0,中国不谈0,所有中国算术书如《九章算术》都不谈0,因为0不能形成一个"率",因为"率"需要相乘与相除,如果0跑到分母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中国的历史上都没有零,所以,不能用西方的0来解。0在中国是一个不可侵犯的、类似于"天"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灵魂的灵,而西方则仅仅把它当做数字了,上帝造数只造到12,宇宙的循环在12个数,都已具备了,不需要额外造更多的数了,你看,12之后就叫thirteen,fourteen,13就开始循环了,这就是为什么地支就是12个?为什么不是13或15?因为,12基本上够了,宇宙万物就在12规律流转。

    物质之数——太素

    太始之后,物质的东西形成,就是太素,物质纹理也就开始出现了。所以,在隋朝的杨上善编的《黄帝内经》,就叫做《太素经》,他就跟你说,我这部经是以"太素"形成为基础的物质学,用白话说,就是一套唯物的思维。物又分为无形和有形,无形的变和有形的纹理。有太(素)之后就有了(数)字规律了,这个数字自然就会有一套演化,不会因为人的关系而改变,我们人只能去了解,万物有其自身运行的道理。这个数是什么数呢?是阿拉伯数字吗?是按照1、2、3的顺序走吗?不是的,它是遵循天、地间的跳跃性,有一点像阴阳,像我们白天和黑夜,一直流转,不是线性的。我们现在都太线性地思考所面临的世界了,天地的运行不是线性的,它有更微妙的逻辑结构。

     这里,我点出一个律的数,这个数就定到12,12个音变成了12个共振,单数中1,3,5,7,9,11我们称之为六律,六律之首就是黄钟。我们把12个音地称为"小素",黄钟就是小素之首,我们研究太素,太素就是比大素还要大,就如"大学"之上为"太学"。你要研究太素就得从小素开始,古人言:六律是万事之本,以人为本就是事,人创造出来的全部东西一定有一个基准,就是律。律再拆解,最基本的核心就是"黄钟"。

     中医最重要的是经络,我们要回到那个时空去理解古人的立法,古人有一套很简洁的文明。我们现在常把明明很简单的东西搞得太复杂。《黄帝内经》讲"六律建阴阳诸经",也就是说用12律吕音符里面的单数音,叫做六律,去创建经络的,我们的十二经络循行、变化都从这里而来,这就好比说我们人体有12根弦,这12根弦的音高随着天地的音高在变,而且,天地也有一根很大的弦,这跟嫌就是日和月的距离。

    日月之距为弦

    当地球和太阳的角度为90度的时候,南方会出现上弦月,上弦月代表阴阳平衡。各位看这个圆,0点、3点、6点、9点的方向对应于一天的子、卯、午、酉,对应于一个月的月像,就是有朔、上弦月、望、下弦月,朔就是初一,上弦月就是初八,望月是十五或十六,下弦月是二十三或二十四。《黄帝内经》就讲:"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也就是说,月圆的时候,人体气血充盈,而月廓空,就是看不到月亮的时候,人体就气血衰,形独居,这时候就在于朔日前的晦日几天。

    所谓,声音,我们只能听到"声",而没有办法听到音,为什么?《老子》讲"大音希声",如同地球绕着太阳转,我们听不到。音字拆解为"立日",把日(太阳)立起来,意谓立竿测日影,地球绕太阳转而形成日影的变化,所以古代论音,有点像我们今天说到的引力和磁场,月亮和太阳之间的引力把我们人体的空间拉开了,月亮离我们比较近,它对地球的引力是太阳的2.37倍,月圆的时候,太阳和月亮洽在地球的直线两端,就把我们皮肤腠理拉开,所以我们的气血传输就比较通畅,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讲的"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

    风为天地之始——上弦月


    我们所有的学问,都是为了解答生命与大自然的奥秘的,如果我们观察的大自然的现象与书本上讲的有抵触的时候,我们必须以大自然为优先,去想书本的逻辑和模型是不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初八,正上弦月,上弦平如绳,日、月与地呈90度,我们看到的月相是半明半暗,这时候阴阳平衡,古人云:"风为天地之始",此时就没有风,眼前树就跟在画里一样,动都不动,每一个阴历月份,几乎都是如此,上弦月初八那天就是没有风。但是,我的观察,十二个月有一个月不大适用,就是农历七月,用《易经》的卦象说,是"天地否",就是风乱吹。但是在其他的月份都适用。昨天起微风,明天还要大一点,最大的风有时候落会在初三,有的时候落在初四,到初八就没有风了。之后,到望月,气血充盈,又有风了,到二十三、二十四,下弦月的时候,月相又对半,真的又没有风了。这些学问不是只在书本上的,而是现实中可以运用的。古人很厉害,选择在无风之日沐浴,"新沐浴讫,不得露头当风,不幸得大风剌风疾","神仙也怕脑后风",以前古人是居于山林之中,吹风了容易生病,所以要抓住时机沐浴,所以在无风之时沐浴,就是"卯酉沐浴"。

    中医四大发明——针、灸、砭、汤液醪醴

    一个月下来,慢慢地到朔月(初一)之前,就到了人体最虚弱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晦日",表示日月即将"交会"。人的病痛一般常产生在月相的最后三天,所以,我们在照顾老人家或者用药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日月运行的一套规则。初一到十五,我们气血开始往上充盈,如果要吃药,上半月的效用最好,尤其以初一到初八又为最,其次是初八到十五。中国四大中医发明是"针、灸、砭、汤液醪醴",其中,汤液是比较完整传承下来的,完整地说是汤液醪醴,简单说,浓酒叫醪,清酒叫醴,所以各位喝酒也是属于吃药的,是药三分毒,不能太过。

    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古人会用艾灸的,通常都会活很久。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明朝有个记载,古代造樵,没有水泥,都是用木或竹子做的,桥建成后,一定要请到村庄里最年长者来过桥,代表这座桥可以长长久久。有次请到一个老先生过桥,先问他岁数,他说我今年178岁了,然后我老婆175岁,我儿子一百五十几,我孙子一百三十几。然后大家就有问他的养生之道,他说我们祖传养生,就是每月的前八日灸足三里穴,太神奇了,也许这个人一辈子就只认识足三里一个穴位,就活了那么久,但我们学了那么多,还是不行。为什么?因为没有抓住时空,抓住时空比抓住物质的东西更重要,看初一到初八灸足三里穴。同样,你在月初的时候吃东西、吃药,都比较能化纳。所以,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总,就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给你的员工加菜,这是可以学以致用的。

    以形藏理,以音藏义

    古代的文字有一套根本的规则,就是"以形藏理,以音藏义。"所以以前是形音义要符合阴阳逻辑,以形藏理是"体",以音藏义就是"用"。体就是外表、形态,是空间学;用是时间学。现在训诂学家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并不是六书造字,六书是比较后来的东西,其实,中国最早的文字都是形声字,都具有形和音。所有的东西都是音和形,然后分体用、分阴阳,看得见的叫形,看不见的叫音,发音里面有相同的意义。形不一样,就代表了形态各个方面都不一样。

    天命之性,率性之道

    《中庸》:"天命之谓性",我们常常讲人有性和命,看不见的是性,看的见的是命。"天命之谓性",下一句怎么念?有人说了,我们小时候就会背了,"率(ㄕㄨㄞˋ)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古文字传承下来是没有断句与发音的,这个音是如人饮水,自己发挥。当小时候就按照这套系统念,就受这套系统的习惯影响,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子的,就好像有人帮我们规定一套标准答案,如果你考第一名,你就对得比较多。我常常说,答案有两种,一种是"答得出来",一种是"答不出来"。如果答得出来,基本上大家都一样,但我认为,答得出来和答不出来都不是最好的答案,你必须要去找到另外一个与大家有别的答案。"率"应该念 lǜ(律),但,几乎没有人念lǜ,就是念频率的"率",共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命"可以拆解成口和令,天的口令决定了你的性,天命是性,而人命就是叫做命,你的性是天赋与给你的。在《黄帝内经》中,人的生命被认为有一个无形的,有一个有形的,无形的叫阳,有形的叫阴,无形的就是人的性、是人的禀赋。禀是受,赋是付出,人有这个能力就是禀,愿意不愿意做出来、能不能做出来,就是赋,所以禀赋这事都是一进一出的,而命就是你的生命体。

    严之义——教、命、急

    佛教用一个"严"字就把这些讲明白了。佛教有两部很重要的经,《华严经》和《楞严经》。为什么都用"严",华严、楞严?我们查些训诂书《说文解字》,他给严的解释,三个字,分别是"教""命""急",这些是来自《中庸》的话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禀赋的律、共振的东西,我们称之"道"。古代翻译佛经的人都是读中国的圣贤书,他们翻译佛经的时候,必须要用中国古代圣贤的思维去解读佛经,它们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严",佛经就是要引导人们学习生命的学问,去传承,这是一个当下的事情。"华严"的"华"就是立华木测天,立竿测影,华木就是测天之木,所以《华严经》是佛经里谈论天文最多的经书。"楞严"的"楞",拆解开是木、四、方,就是木火金水四方,以木为首,谈万物的根本法则。所以,那个书名已经告诉你它要讲什么,之后在内文第一章再破解一下,此书就登堂入室。以我现在的研究,基本上还没有例外,圣贤书的主旨都已经隐藏到书名之中了,第一章写完了之后,其他章节就依此类推了。古人没有到那么多的气力,写书像小说一样环环相扣,因为刻划竹简不易阿!如是文章环环相扣的书也有,那是印刷术成型之后的事。所以,古代传承下来的书,都是比较简单字少的,字多且难的东西不容易传承下来的,像《礼记》字多大家搞不清楚,就拆解出《大学》和《中庸》,《周礼》大家不会看,因为基本上都和商朝有关系,商朝太久远了。

    天之未、地之味、人之胃

    《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想讲的是"未",它是地支的"未"。明天是未来,未来是确定的,因为你在经纬度的时空中,这个时空的温度、湿度等其他条件都是确定的,我们理所当然就可以知道未来。所以,中医谈治未病,未病一定会来,如果病不来,就不用谈治未病了。所以,"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未"是时空点,在未来发生的时间(未时),而"发而皆中节"的"皆",省了"言"字旁,合起来就是"谐",共振之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有喜怒哀乐如同人,一定会在相对未时发生,其产生的振动,就是24中节之气,称为和。

    "率性之谓道",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人念lǜ(律)呢?因为《说文解字》的错解,《说文解字》说,"率,捕鸟毕也。象丝罔,上下其竿柄也。""毕",是28星宿中的西方毕星,实在是看不懂,于是,"率"就对应如天上毕宿,上边是一个"玄",然后下面一个十字架。"毕,田网也。谓田猎之网也。"很像是补鸟的网子,自此,各个朝代对于"率"自救不佳探索,于是,这个"率"字的错解,实造成千年的文明之隐。

    《说文解字》这类训诂书虽解不了率、是因为率本是音符,无形的振动,不能依照字形去找,字形是解释不了声音的东西。以形论声是不行的。所以,从古到今没有人读lǜ,而都读shuài。而因为率(lǜ律)隐藏,造成中华文化很多门学问的根本都丧失了,比如我们谈12经络的"循行",就不清楚是怎么来的。

    韵书之率——行、循、自、用

    当然"率"读作lǜ,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查阅古文献的。《释文》讲,"率,音律也。"《玉篇》讲"率,遵也。"《广韵》讲,"率,循也。"大家看到这个"循"不会很喜悦吗?经络就讲求循行。"循,行也。"行也是共振,也是由率的关系而来。《集韵》,《尔雅·释诂》都讲,"从,自也。""自,率循也"。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共振。《增韵》讲,"率,皆也。"它们基本都是在描述同一个概念。我简化一下,"自己"的"自"就是率,十二经络循行的"循"也是从率而来,因而《黄帝内经》才讲从六律去创建十二经络,如果你想了解经络,而你不懂六律,你就没法明白。如果你仅仅将经络看作用来治某种具体病症的东西,那你就小看古人的智慧了。"五行"的"行",也可以用率来解。"体用"的"用",是无形的东西,以音藏义,音就是用。"皆",是个转形的同音字,"偕"、"揭"、"协"、"谐",很奥妙。孔子作的易叫做《十翼》,讲八卦的循行。"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自干至坤皆得未生之卦。"" 皆得未生之卦"这句话不是说八卦都没有产生,而是说八卦都是皆而得来的,皆就是共振,而"未"是时间,"子生未"是古代的隔八相生之法,也是三分损益法。

    天之韵、地之运、人之孕

    我们讲立竿测影法就相当于现代的钟表。从里面的圆心画到外面的东西,就是勾,勾的长短不能叫做长短,而叫做损益,损益之道就可以知冬至、夏至。古代谈损益都是谈音律,谈24节气,勾的长短和天地的共振是一样的,你把它当成一根弦就是了。《易经》里开宗明义就讲"皆得未生之卦","皆"在古代要加"言"字旁,而行成"谐","大箫谓之言",吾言就是"语","语"就是我人身体如同律管讲出来的东西。中国造字先后,最先有声音,次之是会发出声音的器物,之后是乐器,是完成声音的共振的系统,而后才被人使用。

    天地运行有一种牵引力,此力来自"一粒黄钟",黄钟之音形成一种规律,此律就是天的韵律,其形成了一套学问叫做"律学",其根本就是振动的率。目前世界留下的古声韵学只有中国有,中国是声音的国度,从"天的韵"产生出"地的运",《黄帝内经》讲"运"气,其运就是由五音建的,称之为五运,然后是人的"孕"育,发音也是韵,《黄帝内经》讲,"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人的孕"就隐藏了"天之韵"和"地之运",凡走过必留痕迹,表示我们身上存在时空天地之韵的逻辑。

    圆——源、原、旋、缘、元

    我们刚讲到了"未"和未来。所有事情都要求一个圆字,跟"本原"的"原"字一样,跟"起源"的"源"一样。"旋转"的"旋";佛家谈"因缘"的"缘";生物学家说我们由"猿"演化而来;《易经》讲"元"、亨、利、贞;数学家也是讲元,x+y=3,x和y就是元,就是未知之数。《易经》讲"元",就是讲我们在求一个未知,不是没有知,"子生未"已经告诉你怎么去求知了,就是五度相生之法,就是共振的律法。这一套学问统称为"玄学"。我们要测这个圆,可以用土圭、用立杆测影来测,然后在立竿上挂一个横木,就变成了卦了。慢慢发展成圆规。我们常常看到汉代的伏羲女娲图像,一个拿尺,一个拿圆规,古代圆规不是用来画圆的,而是用在音律法的子午学中,只是我们现在不懂。规又进化到日晷,用来观测天。而且,古人发现,一种动物的壳用火烤的话,其纹理会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发生改变,于是,也用它来测天。这种动物就是"龟",龟是人命名的,每一个名字都是根据人的需求相应命名的,不是天生就是这个名字,你看这个"癸",天干地支表达时空的一个概念,来自北方,其实,这些都是在讲同一个东西。

    上古的宇宙——盘古

    最终回归到时空。时空最早叫盘古,在《淮南子》的时候叫做宇宙,"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西方的universe与"宇宙"谐音,语音是很像的。在古代,还有一种对时空的表达,叫做"盘古"。"盘"就是盘旋之空间,"古"就像立竿测影,底下有一个华表,为什么华表的形态确定后,要发音为"古"呢?gǔ是一个低频声,盘古等于是古代对时空的一个代名词,就是Buddha,就是佛陀,时空的概念。万物都有时空,很多东西都是一个time space。西方文化中,universe不是一个,而是包含了time和space。我们古代的宇宙,宇是指空间,宙是时间。"宇"(yǔ)为什么是空间?是从大自然界来的。天降神物是什么?雨(yǔ),老天爷能给你的就是雨。所以,雨是很神圣的,雨组成的任何一个自然也都是神圣之物,和天有关。不是因为雨的关系,而是天降的动作,雨是从天而降的,代表庞大的空间。鸟在天上飞,不经意掉下来一个羽毛,这和雨很像,于是,也叫做"羽"(yǔ),描绘的是对空间的感觉。还有庙宇、车舆。如果你没有没有天的概念,你就会把这些化成人的情感和认知了。古代的书在传承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原来讲天地、日月,后来就变成了人、我、情感、国家、伦理这些事,离天越来越远了。我们研究中医,汤液在汉代就那么完整了,但现在我们还搞不清楚,每一个学问是后退还是往前进的?我们必须要知道,是不是我们无法解析它的逻辑。

   解『知』之法——时空之『弦』

    《黄帝内经》讲,"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知"左边是"矢",右边是"口","矢"代表时间,箭矢射出去,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长的距离,代表速度最快。在古代,最快的就是"矢",用最快的速度来表是时间的速度,如刹那之间,交臂之间。"口"是方,是代表物体。你要解决这个知,就得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法。矢,你要用弓去驭它;方,你要把它变成刚刚讲的圆。最原始的东西就是一个圆,后来形成了方。我们的手是方的,握起拳头就是圆的,小朋友刚刚出生手抵劳宫穴,就是握拳,就是圆的。用这个源去对应这个元,就会形成一套概念。

    我们每个人的脸,在演化的时候也是从圆慢慢变成方的,五脏六腑的器官排列现在是方的,但一开始也是圆,所以回到最初的状态,就是要化方成圆。化方成圆就是"弦","弦"是也解答"知"的,左边变成弓,以弓拉矢,右边变成玄,玄为圆,可解方。

    天之曲、地之咸、人之肾

    古人弦的概念从何处来?弦从天上来,日月之间距离就是弦,这根弦和共振有关,这个斜边好像一根琴弦一样,在月圆的时候,日月在地球的两边,此日月之弦是最长,当然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距离也会不一样,此弦在月相朔日的时候最短。所以,日月的距离一直在变长变短,在不同的时间方位,与地球上的生物形成了相应,所以就变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上弦月、勾股定理都与此相关。日月之距离就是这根弦,这根弦共振就形成天的韵律,古人称之"咸",来自天上的乐曲就是《咸曲》。"生生化化,品物咸章。""音十谓之章",音的变化、律数的变化到十,就形成一个实果彰显出来,就会形成一个物质。天上的"弦"和咸味的"咸"也是一样。天,地,人,天之韵为"咸",地之五味"咸",人之五脏"贤"。肾不是shèn吗?五音叫做弦(xián),北方的天也是咸(xián),生命本源来自北方,那我们的器官也要叫做xián啊,为什么是肾(shèn)?其实,古字肾也是贤转化过来的。所以,要先有逻辑思考,然后去挖掘。

     六寸竹管的黄帝音符经

    有一本书叫做《黄帝阴符经》,《阴符经》就是黄帝用"音符"所写的一部经典。《说文解字》说,"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分而相合,就是音律的状态,分成两段,两段音的相共振,形成和谐。所有的物质都有两个象xiàng,看得见的是"象",看不见是"相"。看得见的"象"就像君王一样,看不见的"相"就像宰相一样。相字的是用,都在中国音律里, "黄钟管长九寸,三分损一,得六寸,即为林钟管之长",黄钟九寸而生林钟六寸,这就是干、坤二卦用九和用六的来源。早期比如在汉代是用管子,后来慢慢用弦代替。弦分成三段,这一段发音do,如果切一半,这一段会变成高音的do,再切一段,原来的二分之一,就是更高音的do。可是,如果切成三段,拿掉一段,弦长变成原来的三分之二,这个音一拨,变成so了,这个so就是刚才我讲的"未"。如果这个do就是"子"、第一个的话,这个so在十二个半音里就排第八,就是"未"。子生未,你与自己原来的三分之二共振,就形成了与的你的音高隔八的这个音高。du、so,称之为五度相生的声音,形成一个宇宙大圆满的和谐音。干卦切成三段,这个六寸就变成了坤卦,乾坤二卦就是从这个音律来的。音律的堆栈里面就形成了一套生命的科学。

     阴阳之管气——音之源

    汉字的拼音有声母和韵母,母就来自于这个符,它是一个根本,一根六寸管的竹子。早期的符都是看不见的,只能听,是声音的。后来,我们才把它化成一个形态,可以看得到。最初会发声的符,是它本身在发声吗?不是,是因为有气在吹动它。所以,气为音之源,我们发声一定要有"气"(qì)。论音之源,最懂音律的是殷人,商朝称殷人,殷人之祖先也是"契"(qì),"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人的祖先是"契",发声的来源也是"气"。各位看图,天是圆,宇宙声音变化不是线性的,不是一就跑到二,而是跑到八,一应该隔七到八,之后八隔七到三,之后循环前进,最终会到六,之后会回到一,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是开始,六就是结束,这是在一个八度十二音循还之下,此音就是因果的因,是本源,所以天地就是这样阴阳反转,不断的循环。

    十二音符的循环

     所有东西都黑白、阴阳反转两面,所以,我们对于阴阳的定义,应该去找寻一套音律的逻辑才能落地。现代科学这么发达,对阴阳的概念都无法掌握,那么古人怎么创造这么完美的理论?实际上是来自音乐,音扬则阳,音平则阴。《灵枢》讲"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新书·六术》讲"声音之道,以六为首,以阴阳之节为度。"都是"六"。"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阴阳就是这么建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我们就是视而不见。

    以前因为没有办法保留声音,我们没法再现黄帝时期的各种声音,我常常开玩笑,如果我们是古代人,当我们对着山洞讲《黄帝内经》,然后赶紧用石头把洞口封上,五百年后才打开洞口,黄帝内经四字声音飘了出来,这是不可能的。古人后来想到了一种方式,把声音留下来,乐器。我们没有办法用腐烂的东西去保存声音,直到做出编钟这样类似不易腐烂的青铜,才能将声音保存下来,现代很多音乐考古,都哇出了令人惊叹的古代乐器,比如说,如1978年曾侯乙编钟,以及,山东济南洛庄汉墓,其规模另世人惊叹。

    为什么这个音我们听起来会感到明亮,这个音听起来会感到灰暗,一定是我们生命演化过程中,有着与音符共振一样的逻辑,如能把这套逻辑研究清楚,是不是就是可以更加的了解生命奥秘,进而对于人类生命做出可以量化的系统,但是,古代之"率"(lǜ)的消失是一个很重大的关键。


    我以这张图作为今天的结束。人之生分阴阳,无形叫阳,有形叫阴。生命体有无形和有形的,无形的就是经络,看不见,是空的东西,跟律管一样,不是实体的弦管;有形的阴是脏腑。经络又分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脏腑相对经络为阴,但它本身又分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又分阴阳,心肺在上为阳,肝脾肾在下为阴。心肺又分阴阳,肺为阴,心为阳中之阳。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然后经络与十二律关联,十二律隔八相生生五音。阴为五声,五声之后的共振,就会产生五行等相关的联结。然后阳的东西看太阳,阴的东西看月亮。因为月亮就是肉(月旁),有实体的东西,气血的盈亏看月象就会知道,而经络的变化,我们就看太阳。古人把这些都非常精准地区分出来。

    黄帝内经三部曲——系统论 、时空生命学、音律论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