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学研究朋友圈越来越大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8月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开幕。研讨会吸引了包括109名海外代表在内的325位代表参加,他们按照“一带一路”与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社会转型与变迁等19个专题,开展小组研讨。海外代表在发言和交流中认为,中国藏学研究成果突出,不仅为中国的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人类的文化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西藏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多名与会的海外代表以前来过中国,还有很多人不止一次去过西藏。在问及他们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印象时,很多人用了“great”(好)、“impressive”(令人印象深刻)等词来形容。
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马克林,是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他第一次来中国是1964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非常浓厚兴趣,还研究过唐代“安史之乱”。1984年,他第一次从成都到西藏去旅游,借了一辆自行车在拉萨到处游玩,参观过哲蚌寺和色拉寺等。此后,他还去过青海、云南、四川等省的藏区。
“一些西方观察者所谓藏族及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遭受破坏或是中国打压藏传佛教,完全是无稽之谈,和我所观察到的与亲身体验到的情况相违背,也与中国的政策及实际情况不相符。我见过的藏族人都对藏传佛教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中国政府在藏族文化和传统保护方面投入巨大而广泛,这些努力都值得赞赏。”马克林说。
马克林认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很快,“西藏人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从服饰到食物等各个方面都能看得出生活质量在大大提高”。马克林说着,掏出兜里的手机比画了一下,“像这样的智能手机,很多西藏人都在使用,可见他们生活变得富裕了”。
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克劳斯—迪特·马特斯教授,1994年去过西藏度假。在他的印象里,他在西藏旅游时是完全自由的,“没有受到任何约束,我去过一些当地的寺庙参观,让我记忆深刻。”
【中国藏学研究持续深入】
藏学研究的故乡在中国。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高度重视藏文古籍的抢救和保护,开展多项国家级文化工程,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取得大量成果。比如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牵头申请的《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藏研对勘出版和2013年启动的《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等,代表了当前藏文古籍保护与发展的成就。
对于这些藏学资源以及中国学术机构利用这些资源取得的学术成果,与会海外代表纷纷表示赞赏。
马特斯最感兴趣的方向是佛教哲学,他专注研究超过30年。在本次研讨会上,他将讨论藏传佛教中的“他空”问题。“中国的藏学研究发展很快,藏研中心有很多很好的学者在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相关的知识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马特斯说。
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的乌斯宾斯基·弗拉基米尔教授,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了。他说,“在俄罗斯,很多人对藏学感兴趣,也有一些书籍是用藏文出版的。通过对藏研中心的访问,我了解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研究内容,比如我这次就读到了一些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文献。这些对我们的研究都很有帮助。”
奥地利科学院教授恩斯特·斯坦因凯勒就西藏的贝叶、纸质和桦树皮梵文写本的保存与研究问题作发言。他指出,作为贝叶经写本保护和研究项目成果的贝叶经写本全集的5个副本,目前保存在拉萨和北京的不同研究机构中,保护和研究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果。如何进一步对这些写本进行研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希望更多交流与合作】
自1991年至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已连续举办6届。在本届会议召集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看来,本届研讨会研讨领域广泛,整体水平高,创新特色浓,为今后藏学研究和藏学事业发展作了富有开拓意义的提示,是对近年来藏学研究成果的大检阅。
“正是因为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在藏学研究领域的积极投入,使得中国藏学基础研究已成为国际藏学界和众多西方学者羡慕的优势。”郑堆分析说,“目前来看,海外藏学家最关注的领域包括藏族文化、宗教、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西藏自治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
马克林表示,希望今后开展更多交流,以帮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和认识西藏,“比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让更多人能来领略西藏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希望更多地开展学术交流,双向互动,以增进了解。”
马特斯希望,今后在梵文的文稿编辑与翻译、出版等方面与中国的藏学研究机构加深合作,“我期盼将来会有更多合作研究成果出现。”
“藏研中心的访问团曾经到我们系来访问过,也一起讨论过相关文献出版方面的合作。”弗拉基米尔说,“中国出版的一些藏学研究期刊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帮助,广泛的合作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