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观点 > 媒体聚焦
外国媒体人眼中的“一带一路”:百花齐放的大花园
关键词:中国一带一路网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6-07-29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7月26日的北京,蓝天、白云,夏日干爽。在连日阴雨绵绵之后,这样的天气迅速在朋友圈“刷屏”。

    在这一天,北四环外的国家会议中心迎来了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会“刷屏”的一群人——来参加“‘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世界各国媒体高层和记者们。他们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掌握着世界话语权中非常可观的一部分。

    他们都为“一带一路”而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其中8位。

    这个提法最具雄心

    “‘一带一路’上没有输家或者赢家,而是意图振兴世界。”法国《人道报》记者莉娜·桑卡利在一年前知道了这个倡议,自此,常年在亚洲各地采访的她,瞄上了这个她眼中“过去许多年来最具雄心的提法”。

    满头银发的米哈伊尔·阿依迪诺夫来自格鲁吉亚,他最近发现两件事。第一件是黑海的货船越来越多的以中国为目的地;第二件是在他的是国家汉语越来越流行,仅排在英语之后。他觉得这两件事背后的原因再明显不过,那就是“一带一路”在带动格鲁吉亚发展。

    作为《多民族格鲁吉亚报》的总编辑,米哈伊尔·阿依迪诺夫对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颇有研究,他发现从前这条路主要穿越中亚等国家,但如今范围远远广于古代。

    凯莉·梅里特对此感同身受。这位澳大利亚天空新闻台运营和数字化总监觉得,中国与她的国家间已结合得越发紧密,甚至中国经济的变化,也会反映在澳大利亚市场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帆一扬,直通两国。

    摩尔多瓦因佛塔格通讯社社长亚历山大·塔纳斯是第一次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听完之后他若有所思,平时他已经注意到这几年中国在他的国家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通、能源等投资。但他坦言,此前从未以这个宏大的角度思考过。

    “我知道了,‘一带一路’其实是个大花园,其中百花齐放。”亚历山大·塔纳斯抚掌而笑,恍然大悟。

    中国发展令人惊叹

    在会议举办地国家会议中心,透过玻璃外墙能看到“鸟巢”。摩尔多瓦国家通讯社总编辑谢苗·罗伯特对这个场景再熟悉不过。2006年“鸟巢”尚未完工时,他就曾携夫人前来,合影留念。说起“鸟巢”,他头头是道。

    “有些人不能理解这个建筑的精髓,我认为‘鸟巢’的设计源自中国福建的土楼,而圆形结构在中国意味着圆满和幸福。”听完谢苗·罗伯特这个分析,就连身边几个中国人都面面相觑,自愧不如。这个反差并不奇怪,毕竟眼前这个外国人,把儿子都送到了重庆去读书。

    前来参会的,既有他这样的“中国通”,也有第一次来中国的异乡人。比如他的同胞亚历山大·塔纳斯,就是两天前才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飞机刚到首都机场,他就深感震惊:“这世界上还有更大的机场吗?”

    但对许多国家来说,没有比中国更大的贸易伙伴了。亚历山大·塔纳斯开玩笑说,他特别希望两国可以达成协议,每个中国人买一瓶摩尔多瓦产的红酒,又自己摇头说,“可你们有13亿人,我们也生产不过来。”

    尼日尔新闻社社长艾瑞米·萨迪对中国的认知则更多来自平时的生活经验。说起中国,他想起的是一些笔直的公路和坚固的桥梁,是家乡的医院和发电站。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始终与中国息息相关。

    “几十年前,中国的状况可能跟非洲也差不多,但现在你看,发展得多好。”艾瑞米·萨迪每当感慨及此,总是配上动作幅度特别大的手势。这位黝黑而健壮的媒体人说,中国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

    媒体合作大有可为

    “我是中国的好朋友,我爱中国”,刚果(布)中部非洲新闻社《布拉柴维尔快报》总编辑盖伊日尔维·基提纳边说边递给本报记者一份他主编的报纸。打开一看,其中有4个版叫“中国观察”,这是与中国媒体合作的常规版面。

    盖伊日尔维·基提纳说,“在我们的报纸上,经常会发布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一些信息。”

    莉娜·桑卡利则是从去年才开始第一次报道“一带一路”。那时她刚参加完上一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有感而发,写了两个版的报道,向她的读者介绍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如今范围更大的“一带一路”。今年,带着更多的了解,她回来了。

    这些故事,加上现场庞大而多元的记者群体,让日本时事通讯社副总编辑服部健司感到非常惊讶。他告诉本报记者,他没想到除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外,还有这么多欧洲和非洲的媒体前来。他感慨,“‘一带一路’汇聚了世界的关注,能参与到论坛中,我觉得非常荣幸”。

    “中国通”谢苗·罗伯特的报纸上,报道中国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有时候为了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他们还会与驻在罗马尼亚的中国媒体联系。

    “迄今为止,我还没见过哪家媒体能像人民日报这样,聚集到这么多的媒体从业者,共同探讨‘一带一路’。”艾瑞米·萨迪再次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在中国多呆些时日。(刘少华 李 贞)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