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东亚系列外长会 中国外长的三大任务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这其中包括:增强各国对促进地区安全合作的信心,促进各方的共同安全利益,提升各国管理地区安全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各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协调性,促进地区安全形势的稳定等。
而在贸易关系上,中国与东盟2010年率先建成了自由贸易区,截止目前东盟已经与6个国家建立了自贸区。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如今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力争在今年年内完成,以期在东亚地区实现更广泛的经贸合作。
周士新认为,在现有框架内,东盟与其6个对话伙伴国分别签署了“10+1”自贸协定,产生的“轴辐效应”因各协议的标准不同而受到了很大局限,而RCEP将多个协议整合成一个,可以更有效地增强贸易便利性,有利于扩大多边贸易体系的集体效应。
与此同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东亚不少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合作,也可能成为王毅与各方外长交流的重要话题之一。
【“打前站”: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
今年9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将在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举行。专家认为,王毅此次出访老挝同时肩负着为峰会“打前站”的使命。
今年5月举行的东亚合作系列高官会上,各国已经就多领域的务实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交换意见,为今年下半年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做准备。本次外长会上,各国外长将在今年领导人会议前最后一次“碰头”。
去年11月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中方与东亚各国在多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东盟-中国(10+1)框架内,中方承诺将设立100亿美元的第二期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专项贷款,同时中方建议早日实现双方防长非正式会晤机制化;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内,中方提出中日韩三方应将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在国际市场推动东盟地区的工业化,特别是在工程机械、电力、建材等领域开展合作。
【以正视听:合作依旧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主流】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日前作出所谓最终裁决,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炒作这一非法无效的裁决,企图由此干扰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专家指出,王毅此次将借助外长会传达一个重要信息,合作依旧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主流,双方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应受到南海问题的影响。
“东盟是一个以促进合作而非管理或解决分歧为导向的政府间地区组织,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在讨论合作的议题,而不是将时间更多地花费在如何解决争议的问题上,”周士新说。
他认为,在中国—东盟关系的层次上,双方值得讨论的合作议题很多,应聚焦在合作方面,南海问题应居于较次要的位置上。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前景广阔,不应被某一个问题牵扯住向前发展的脚步。这样的观点不仅被中国学者所坚持,也是得到了海外专家的认可。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沙赫里曼·洛克曼认为,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有着巨大潜力,不会、也不应该被南海问题这样一个单一问题所影响。相反,我们应该时刻着眼大局,促进贸易和投资,加强政治与安全机构之间的合作,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对于这次的外长会,以及今年9月即将召开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洛克曼说,中国和东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即中国和东盟国家能够冷静成熟地处理相互之间的不同看法。过去25年,中国和东盟的对话关系使双方获益良多,双方应该以此为契机,设立双方关系发展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