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战略研讨会在兰州举行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2016年7月10,国家语委“一带一路”汉语普通话推广培训基地(西北中心)在西北师大成立的同时,“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战略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张伯江研究员、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李蓝研究员、北京大学陈保亚教授和宁夏大学王辉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语言文字对推进“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意义》《用语言基地铸造丝绸之路的文化之魂》《“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视域下的甘肃方言研究》《语言积淀:丝绸之路上语言活力的内部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与语言政策简述》的主旨报告。
王宁教授在报告中说:“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中国扩大和深化改革的需要,中国可以构建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新的格局,能够更深入,更广阔的融入世界经济的体系。这是一个非常智慧而且充满了理想色彩的理念,这个理念给中西部地区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空间。推广普通话在“一带一路”里具有深刻的含义。不同的文化需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而包容和理解的前提就是交流,语言文字就是交流的工具。另外,语言能力还是利用语言文字来沟通历史和现代的能力,我们要有我们历史语言解读的能力,历史典籍解读的能力。这些都是 “一带一路”推动中要求我们具备的语言能力。国家语委在西北建立“一带一路”的语言培训基地,而且把五省联盟起来,这对西北、对我们每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都是非常大的鼓舞。
张伯江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学术是在与近代西方思想方法交流与融汇中逐渐形成成熟的体系的,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促动着中国学术生生不息创新的源泉,始终是我们内在的文化传统,这更是不争的事实。方言工作者没有理由排斥普通话凝聚民族认同感、联结区域文化的纽带作用;普通话推广工作中,也没有理由推卸和回避保护方言、维系乡愁的文化使命。基地的建设者们要清醒地了解自己的使命,自己在丝绸之路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我们要做的是,通过一件件基于学理而设计谋划的具体而微的推广和培训工作,维系每个区域的乡情自豪感,沟通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亲近感,挖掘丝绸之路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推介传统和现代中国的思想成就和哲学理念,营造丝绸之路沿线的和谐的政治生态。
李蓝研究员在报告中首先论证了甘肃汉语方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他指出从文献、文化和历史来看,敦煌文献是研究隋唐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珍贵文献;从地理分布方面看,只有对位于西北官话核心地带的甘肃全省汉语方言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才有可能对西北地区的汉语方言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获得真正有突破意义的学术成果;甘肃又是西北地区的民族通道,各民族之间语言交互影响的类型非常多,甘肃方言的整体调查研究可以直接为甘肃语言的接触研究提供最基础最直接的材料。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甘肃汉语方言调查研究项目正在准备纳入中国社科院的一带一路系统工程。我们项目组将努力为甘肃省基本国情调研、文化建设事业及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保亚教授在报告中提出,语言积淀包括语言的词汇量和文本。词汇量越大、文本越丰厚,语言活力越大,通用性越强。丝绸之路上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语言文化生态,若能充分研究沿途的自然生态和语言文化生态,包括国外部分,并用汉语普通话记录和表述这些研究成果,使相关词汇数量和文本数量多于英语部分,会有更多的人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丝绸之路上的自然生态和语言文化生态,甚至不得不通过汉语来了解生态和语言文化生态。可以说语言积淀的提升也是自然丝绸之路上普通话推广的关键条件。
王辉教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使用状况和语言政策做了总体描述,他得出的思考是:我国语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互联互通应该是双向的,我们要因势利导,推动汉语在沿线国家的传播,提升汉语的地位和通用性。同时要了解“一带一路”国家语言需求,调研如何满足语言需求;要深入了解和研究沿线国家语言状况与语言政策,认真评估对中国语言战略实施的不利环境。最后,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的研究,需要与沿线国家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密切配合,政府和民间力量共同推动。
据悉,国家语委“一带一路”汉语普通话推广培训基地(西北中心)推举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为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推举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张伯江为主任委员,社科院李蓝等八位专家为副主任委员。7月10日下午,专家委员会成员与来自北京、甘肃、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等省(市)的专家、学者和各省市语委办、甘肃省14地州市语委办负责人围绕“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战略问题与基地建设的工作任务、发展思路、语言培训措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