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成海口发展新引擎
海洋旅游业多元化发展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在“海澄文”一体化框架下,海口积极谋划建设“海澄文”海洋旅游经济带。依托滨海海岸带、海域资源和海洋旅游硬件和软件设施,包装策划一批重点项目,大力发展医疗健康养生、邮轮游艇、免税购物、会展商务、海上运动和亲水休闲娱乐、海上休闲度假和海洋生态、海洋探秘和海上古丝绸之路等七大重点海洋旅游产业,推动海洋旅游业创新发展、差异化发展、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去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1225.2万人次,实现海洋旅游产值160亿元,约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64%。
海洋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海口现有粤海港、新海港、海口港、海甸港共4个港口,拥有海洋运输船舶77艘,总吨位80.9万吨,标准箱位2788个。自2006年海口港和海南港航控股移交海口市管理以来,秀英港、新港、马村港“三港合一”,海口港成为环北部湾首家年吞吐量破百万标箱的港口。
如今,海南正以港航控股为主体,加快整合全省“四方五港”资源,促进全省港口港务资源优化配置和提档升级。陈芳介绍:“我市正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开展密切对接,将在码头建设、航运业务、物流业等方面深化合作,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做大做强港口航运业。”
去年,海口港口货物吞吐量8209万吨,旅客吞吐量1318万人次,集装箱吞吐量127万标箱,海洋交通运输业产值17.1亿元,约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6.8%。
海洋工程建筑业异军突起
按照“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战略要求,海口坚持集约、节约、绿色用海,重点建设旅游和港口基础设施。近年来,完成了新埠岛、美丽沙等围填海开发建设类项目9个,填海总面积936公顷。
去年,全市海洋工程建筑产值62.85亿元,约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25.1%。“十三五”期间,海口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海洋生态环境可承受能力,稳步推进如意岛、吉祥岛、金沙湾等一批人工岛项目,并注入海上运动、休闲娱乐等产业,为海洋经济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
海洋渔业谋求转型升级
当前,全市现有渔业人口3.09万人、渔业从业人员1.75万人,拥有国家一级渔港1个,二级渔港2个,三级渔港6个,海洋捕捞渔船2500多艘,水产养殖面积6300多公顷。去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6.88万吨,海洋渔业产值9.87亿元,约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3.9%。
“海洋渔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陈芳说,我市正按照“深耕海洋,牧海富农”的思路,采取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在北部湾距离海口西海岸新海港约7公里处和东海岸旅游休闲娱乐区试点建设海洋牧场,增殖放流适合本海域生长的各类鱼苗,大力发展旅游与渔业相结合的海上休闲渔业,既增加渔业作业的捕获量,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提高渔民收入水平。
与此同时,海口正积极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海口渔港和避风港布局,筹划推动东营一级渔港和亮脚二级渔港建设,完善渔港现代化综合性功能,提升渔业公共服务水平。
海口海域面积83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6公里,处于华南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几何交汇中心,是南中国海国际航运枢纽,是环北部湾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去年3月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15个沿海重要港口之一。
“去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约250.07亿元,约占全市gdp的21.5%,约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23.8%。”说起海口的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市海洋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芳告诉记者:“近年来,海口不断拓展蓝色空间,海洋经济已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极点。”(记者 罗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