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供多维平台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目前融资5000万元,期待年底上‘新三板’。”一场演讲下来,王超感觉还不过瘾,他期待自己的移动医疗APP项目能得到更多关注。
正在吉林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展示项目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碰撞思想,实现共赢、发现市场的机遇。
“现在的医疗APP只限于文字问答,医生很难对患者进行客观诊断,通过我们的终端设备,可测量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医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的视频咨询、诊断。”王超描绘着他眼中的未来看病场景。如今,已有上海和重庆的多家风投公司给王超的项目注入资金,“参赛更多是为了宣传。”王超说。
对于其他很多团队,寻找投资还是第一要务。在赛后的洽谈会上,投资人和参赛队火热交流。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研究生牟中强穿梭在投资人中,带着自主研发的手势动作捕捉技术腕带,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想法。“我们申请了10万元的学校资助资金,希望在本次比赛中找到投资,快速地做出产品推向市场。”
代表复旦大学的郑文丞已经实现了两轮共3000万元的融资,然而对于他的项目——互联网加课后辅导产业,却远远不够,“市场规模很大,需要大量融资。”
在比赛候场室内,一场参赛者之间的合作也已悄然展开。作为柠檬时代高校APP联盟CEO的刘富鹏,正在与同处一个答辩小组的其他三家校园服务APP平台在洽谈。
“我们在海外尝试拓展业务,比如在美国的乔治亚州设点运营,面向留学生群体,为他们提供当地的留学服务,比如租房、租车等。”刘富鹏希望与其他几家校园服务平台共同合作,抱团闯市场。
“更多的创业者开始注重真正的市场价值,更加理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表示,本届大赛在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等方面意义显著,能帮助推动高校毕业生进行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共同主办。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至9月15日,已吸引全国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508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