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香港离不开“一带一路”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视察香港特别行政区并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再度引发港人对“一带一路”的热议。
但我留意到,一些香港人对“一带一路”为何物依然懵懂不清,认为“一带一路”与香港何干?与自己何干?有人甚至打出标语“我们不要‘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香港的生存之道,不要“一带一路”,就是自我否定香港的歷史,否定香港的歷史定位和发展角色。没有“一带一路”,香港什么都不是。
对港而言是场及时雨
“一带一路”可追根溯源至两千年以上。西元前二百年前后,就有商人沿?咸阳、长安等向西行,将中国出产的丝绸运往域外进行交易。及至西元前一百三十八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闢了畅通的西域交通。随后大量商人西行,大量丝帛西运,陆上丝绸之路自始成形。而到了盛唐时代,这条道路商贾往来更加频繁。国事昌隆,八方来朝是当年盛况的写照。
“海上丝绸之路”稍晚。香港正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早在隋唐时代,香港就因为港口的角色,中转来自广东甚至内陆地区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成为航运和海上贸易的著名港口。
歷史的选择和对歷史潮流的顺应,造就了今日香港的地位。这不是依某些个人的意愿来决定的,香港始终在中国发展中扮演独特的角色。如果没有当年香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港口角色,如果没有其后香港顺理成章地成为东西方的桥樑和纽带,很难说香港今天能成为“东方明珠”,可能依然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
无论从歷史还是现实来看,“一带一路”都一直是香港的唯一出路。香港是个弹丸之地,蕞尔小岛。没有资源,也没有大规模製造业的条件,有的只是战略地位,国家的南大门和优良的海港。因此,多年来香港扮演的角色就是连通东西,既是海外进入中国的桥樑,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跳板,更是东西文化交汇交融的地方。这是我们百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可谓歷史版的“一带一路”;这也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将要做的事情,在今天被冠之为“一带一路”战略。
今天,中国重提“一带一路”,并将“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赋予新的使命。这不过是继承歷史遗产,期待再创当代辉煌。这样的提法对香港也是准确的,同时对香港有?更不一样的意义。
放眼世界,全球经济不景的阴霾笼罩。作为对外依赖度极高的香港,根本无法从泥潭中抽身。特别是本地经济结构单一,一直在浑沌中摸索,难以转型,前景不明,而香港长期以来依赖的内地经济也开始实行艰难的转型。“一带一路”战略此时推出,对于彷徨中的香港经济无异于一场及时雨,为香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过去香港主要靠自身单打独斗,如今加入国家战略,有国家作为后盾,更有国家创造的大量商机随之而至,香港作为融通东西方的特殊角色,参与其中将会游刃有馀,为本港经济发展开闢一条全新的路径,可望成为香港歷史性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
具虹吸效应商机无限
有人认为,“一带一路”不过是个“政策”,是个一揽子措施,是个外交战略,香港看不?摸不?,如何参与?其实不然。不错,“一带一路”是个愿景,是个目标,是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它就像天上的星辰,虽然“摸不到”,但没有它就无法航海,沙漠中也就找不到方向。“一带一路”不是短期计划,不是“搵快钱”,它是一代又一代人将从中获益的巨大市场,从开始的基础设施,到贸易往来、包括服务贸易、技术交流……随?时代更迭,特别随?“一带一路”虹吸效应,新的合作内容会不断出现,新的合作伙伴也不断产生,商机无限,前景无限,一个太平盛世的来临不是梦想。
如今香港最重要的就是做回自己,在国家战略这个更高的层面做自己多少年所做的事情:走出去、交朋友、见伙伴、谋双赢。这就是今天的“一带一路”精神,这也是百多年来香港赖以成功之道,是我们最有条件、有经验、有资格去做的事情。为什么当巨大机遇来敲门,我们却要自我捆绑,自我受限地龟缩在小岛的一亩三分田上呢?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做的事、香港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带一路”,未来也必定如此。不走“一带一路”,香港有出路吗?(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