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快递 > 地方动态
美丽乡村高原江南 过去无人问津的穷山沟
关键词:中国一带一路网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时间:2016-05-23

    中国一带一路网消息:日前,作为甘肃岷县灾后重建和精准扶贫“代表村”的“岷县麻子川乡吴纳村”,以村靓,景美,人勤,文明,环境优雅,生态和谐,一举荣获第二届“绚丽甘肃 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岷县禾驮乡随固村获“绚丽甘肃 十大美丽乡村”提名奖。届时“7.22”地震重灾村,梅川镇永星村和永光村两个村也以娇人业绩入围甘肃省“美丽乡村”50强。四个村高调集群式的同时入围,标志着岷县“美丽乡村”建设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实绩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吴纳村是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灾区之一。灾后重建中,该村全面深化“富、学、乐、美”内涵,从建设新农村向经营新农村转变,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家园、增收致富田园、观光休闲公园、寄托乡愁故园和投资兴业乐园,在“美丽乡村”创建有力助推了乡村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我们的家园变得更漂亮了,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这就是我们梦想要的美好生活,随着春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我们这里休闲旅游,我打算就在家中开农家乐,既照顾了家庭又能挣钱,对未来生活我充满希望。”这是吴纳村村民徐改新发自内心的表白。


  近年来,锐意进取、务实高效的岷县县委政府审时度势抓主抓重,以灾后重建为抓手,通过实施环境、产业、素质、管理“四大提升”工程,实现了农民住房安全、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和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生活低碳富裕和谐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为了“抓好典型,取得经验,解剖麻雀,以点带面”,使全县389个行政村和谐美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县委书记郭世杰多次率队到上述村仔细调研,为长远发展把脉定砣。县上首先把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通过一些硬性措施,省、市、县三级各配套建设资金300万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1409万多元,鼓励社会各界捐款引资和群众筹资筹劳,拓宽村级经济增收渠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以这次在全市唯一获得“绚丽甘肃 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的的吴纳村为例,过去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群众走的烂泥路,住的土坯房,穿的脏衣服,是一个地出深山区无人问津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吴纳村按照县委“抓规划理思路、抓基础破瓶颈、抓重建改环境、抓产业促发展”的思路,依托灾后恢复重建,聚焦精准扶贫发力,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基础设施条件彻底改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巨大转变。吴纳村距县城20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平均拔2600米,年降水量650mm,年平均气温5.4℃,无霜期105天;全村共有耕地2016亩,人均占有耕地1.57亩,生态优美,植被良好。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746元。全村曾先后获得环境卫生治理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7·22”灾后重建先进集体、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主要经验和体会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绘蓝图。吴纳村以新农村建设和全省开展的“双联行动”为契机,在全面入户调查的基础上,以盘清底子、夯实基础为目的,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两委班子认真研究村情、谋划发展思路,在双联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的协调下,委托兰州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高标准设计了吴纳村2012-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包括村庄布局规划、民居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形成了系统的规划设计文本,作为指导全村今后发展的重要纲领,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为今后全村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根据全村山区特点和生态优势,确立了“川地药材、坡地育苗、家庭舍饲养殖、山区圈养与放养结合、剩余劳动力有组织外出务工”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一带一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带”即中药材育苗到成品药材销售的特色经济产业带,“一区”即“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特色畜牧养殖示范区,力争到2017年,通过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率先将吴纳村建成为全乡小康示范新村。


  二是创业增收奔富路。按照县上确定的“中药材产业抓标准化种植、畜牧产业抓规模化发展、劳务产业抓技能化培训”的思路,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中药材产业方面:积极争取部门扶持资金30万元(其中:农牧12万元,扶贫18万元),由吴纳村中药材育苗协会牵头,组织协会成员和全村农户参与,每年建成吴纳村1000亩当归育苗基地和500亩当归标准化种植基地,作为示范引领,带动全村群众实行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加工、一体化销售,目前全村参与标准化生产的农户达306户,近五年来,累计建成中药材育苗基地1万亩以上,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万亩以上,农民从中药材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比达到40%以上。草畜产业方面:积极争取扶贫、畜牧等部门项目扶持资金150多万元,互助合作基金20万元,在吴纳村成立海龙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养殖小区1处,养殖藏羊260只,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整合整村推进及精准扶贫养殖项目资金引进优质品种羊600多只,发展规模化养殖户90户,并按照“投羊还羔”的模式滚动发展,有效带动了全村畜牧业发展,全村羊存栏量由2013年初的700多只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只,2014年全村畜牧业产值达到77万元,人均600元。争取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0万元,给48户贫困户协调落实贷款96万元,并为120户贫困户直接投放小尾寒羊380只,通过各种措施,促进草畜产业发展,目前,全村参与畜禽养殖的农户达80%以上,其中规模养殖户达80户以上,使吴纳村真正成为了畜牧养殖专业村。劳务输转方面:每年组织培训农业实用技术人员约300人(次),去年结合灾后重建,有组织地安排群众在建房现场培训,采取“一个工匠至少带一名本村群众为学徒”的办法,以工带学开展培训。目前,已培训瓦工、钢筋工等建筑专业技术人员53人。2014年全村共输出劳动力295人,实现劳务收入354万元,人均收入2750元。针对农户家庭基础条件不一的实际,开展精准化扶贫,对家庭经济条件差,发展后劲不足的农户,制定详细发展计划,因户施策,采取近期以实物帮扶为主(即向农户投放农药、化肥、籽种等春播物资和救济面粉等生产生活物资为主),远期以增加发展后劲为辅(即帮助农户开展当归等药材种植、当归育苗、养羊、劳务输出为主),提升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推动全村群众共同发展。

    三是生态优美气象新。吴纳村地处半山沟,距国道212线2.5公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全村草场面积8000亩,林地面积12500亩,林地和草场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皆是保护良好的原始草场和自然森林。自然风光宜人,夏季气温适宜,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全村结合“5·10”和“7·22”灾后重建,对251户群众住房进行了新建,占全村总户数的82%,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着力加强环境卫生治理,结合“5·10”和“7·22”灾后住房加固维修,按照拆旧、建新、治乱的要求对全村危旧房及残墙断壁进行拆除改造,统一风格风貌、统一颜色标准,实现整体划一,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上成立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小组和环境卫生监督小组,由村两委班子成员牵头,监督小组参与,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形成“周检查、月评比、季表彰”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并通过光荣榜、警示榜对检查评比结果进行公布,激励群众形成“家家讲卫生,户户比干净”的浓厚氛围。建立区域责任制、门前三包制、评比奖罚制、定期打扫制、巷道联洁制等管理制度,实行主干道由保洁员打扫、公共区域由热心群众打扫、房前屋后实行三包责任制,村庄“脏、乱、差”的现状得到了彻底改变,广大群众多年来形成的生活陋习得到了极大改变。同时,加大环境卫生硬件投入,实施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新建水源地保护房2座,垃圾收集屋2座,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安装勾臂式垃圾箱20个,分类式垃圾箱60个,投放太阳灶210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0台。


  四是村容整洁环境美。第一步是道路硬化。修建硬化了进村主干道6公里,硬化巷道3.3公里,通过道路及巷道硬化,吴纳村已不再是以往那个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山区小村庄。第二步是村庄美化。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广大党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广场1700平方米,栽植各类树木1200多株,并在村庄两旁栽植柳树、松树及其他树种,加大对村庄的美化,增加绿地面积。按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积极完成建新、拆旧、治乱工作,拆除村庄内残墙断壁1200多米,积极改厕建圈,彻底改变了村庄环境面貌。第三步是道路亮化。通过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在进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当傍晚夜幕时分灯光笼罩,温暖着村庄的一山一水一方人。第四步是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争取项目,修建堤防4.9公里;修建便民桥2座;完成动力电改造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1.5公里,改造0.4千伏电路4.3公里,新安装变压器3台;人畜饮水全覆盖,全村306户群众全部拉通了自来水。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五是强基固本班子引领。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群众鼓足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按照新农村二十字建设方针要求,着眼于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生态经济型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吴纳村班子成员团结一心、一心为民,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多年来班子成员能够连选连任,特别是致富带头人王海龙选任为支部书记以来,积极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提高群众收入,积极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出谋划策,现在村委班子已成为了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心骨。在村级事务管理上,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重大事项一律采取支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定夺,坚持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充分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一个凝聚力强、邻里和睦、团结互助、发展强劲的吴纳村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一带一路网陕西办事处主任、中外交流书画院副院长王海军(左)与书法艺术家孙建军合影。

    孙建军简历

    孙建军,字炎黄,号微尘、洮渭居士、江河源头人,祖籍长安, 1955年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70年参加工作, 1972年底参军在青藏高服役。在诗词书法文学艺术等方面有深厚积淀厚博,造诣颇深。受聘担任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会(院)长,东方禅意书画院副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甘肃省诗词学会、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文房四宝书画院、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盛世书画院艺术顾问,甘肃省诗书画联谊会陇西分会、陇西诗词学会、陇西海外联谊会、陇西老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陇西诗书画作品集》主编,《中国文化遗产报》副总编,《陇西县志》副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大型出版物《中国书画艺术家365》画册编委会编委,《全陇诗》编委会编委,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等职。系《理论前沿》、《人民日报》、《美术报》、《甘肃日报》特邀撰稿人。出版多部专著和诗文书画集,多件诗书画作品长卷和文学作品多次遴选参加全国性大展并获奖,多件作品被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单位收藏。被誉为“军旅诗人兼书法家”。
    
    70年代初参加工作后履职地方党政机关。1972年参军,曾在青藏高原骑兵部队和大西北多个军、师、团部队和领率机关任职,历任士兵、机要参谋、秘书、干事、州团委书记、科长,团政委、军分区党委委员、陇西县武装部政委、中共陇西县委常委等职。1999年8月转业,历任甘肃省陇西师范党委书记,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陇西人大党组副书记等。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