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护航中欧班列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1.5万列增长22%
一带一路网消息:2月6日,春节假期里最后一趟“义新欧”中欧班列X8410次从义乌铁路口岸鸣笛出征。该趟班列运载着100标箱的五金器具、纺织服饰、生活用品,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春节假期“义新欧”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2列,杭州海关监管进出口标箱5886个,同比增长74.6%。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开辟中欧班列发运“绿色通道”、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像杭州海关一样,多地海关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护航中欧班列,保障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海关总署近日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海关支持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5万列,增长22%。
多方建立联络员机制
“班列的高效运营,离不开优质便捷的通关环境。”“义新欧”班列运营公司现场负责人叶秋然说。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义新欧”中欧班列满载着日用百货、服装鞋袜、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等出口商品前往布达佩斯、杜尔日、明斯克、马德里、莫斯科等地,并将西班牙的轴承、德国的奶粉、俄罗斯的板材等进口商品运回国内,有效保障春节期间国内企业和欧亚大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需求,保障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为确保春节期间“义新欧”中欧班列顺利发运,杭州海关所属金华、义乌海关与班列运营方、铁路、陆港集团等部门建立联络员机制,提前确定班列发运计划,量身定制人员配置方案;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开辟中欧班列发运“绿色通道”,提升铁路口岸现场发运能力。
作为陆路运输的“钢铁驼队”,过去一年里“义新欧”中欧班列持续扩大“朋友圈”。2021年中欧班列“义新欧”新增了“中吉乌”公铁联运班列、“义乌—加里宁格勒—罗斯托克”班列、“义乌—万象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金华—莫斯科”等线路,已开通运营线路19条,覆盖欧亚120多个城市。
随着中欧班列覆盖面、影响力和运输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海关不断优化服务,常态化稳定开行的中欧班列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据统计,2021年中欧班列“义新欧”累计开行1904列,经海关监管进出口集装箱15.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6.1%和35.95%。
“我们公司专门做中欧班列货物的代理报关,去年一共走了超过10万个标箱,比2020年8万标箱业务增长了25%。”浙江新丝路报关代理有限公司报关员虞学飞感慨地说,去年以来海运运力持续紧张,运费大幅飙升,且面临缺箱和爆仓等情况,中欧班列物流受自然因素影响小,更为安全可靠,价格也较为稳定。
保障“中国智造”顺利出口
今年春节,因为货运量大,苏州的中欧班列不但没有停工,而且从平时的每天一列增加到近每天两列。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假期值班和预约加班的方式,保障苏州中欧班列的稳定运营。”南京海关所属苏州海关驻虎丘办事处监管二科谭云岚介绍说,中欧班列都是提前预订仓位,对于货主和班列公司来讲,每一批货物能否成功申报和顺利通关都关系重大,货物发运改期、延期还可能带来成本的增加。
近日,谭云岚所在的科室为一个“特殊客人”办理了通关手续。它是来自苏州自贸片区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一辆电动全自动无人驾驶物流车,将凭借特殊的“通关护照”ATA单证册临时进出口德国,并在18天后抵达德国参展。
ATA单证册是一本国际通用的海关通关文件,它是世界海关组织为暂时进出境货物而专门创设的,可以简化通关手续,免除报关单手续、进口税款担保手续,免领进出口许可证,一份单证册,可以去往多个国家,为暂时进出境货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提供最大限度的通关便利,帮助企业货物实现快速、经济、高效的临时进出口。
“这辆电动全自动无人驾驶物流车是我们国内企业自主研发面向未来的高科技产品,需要到国外完成相关测试并参加展览。目前受疫情影响,空运和海运运力、运价波动较大,苏州中欧班列运营稳定,不到20天即可到达德国,成为该批货物出口欧洲的首选。”上海东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广琴进一步介绍说,由于该批货物还要返回国内,海关为该批货物办理了ATA单证册,可以减少90%以上的通关手续。
助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近日,在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监管下,满载10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三星班列”缓缓从中铁联集大连中心站驶出,奔赴欧洲市场。这是大连口岸2022年发出的首趟中欧班列。
据了解,该“三星班列”装载的货品主要包括液晶显示板、洗衣机零部件、电子产品零部件等出口物品,货值约460万美元。班列经满洲里口岸出境,预计14天后抵达莫斯科沃尔西诺站。
为保障中欧班列高效有序运行,大窑湾海关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立足监管场所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精简通关手续,依托视频监控平台,提升监管精准性,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在报关、运输及在途监管方面的困难;同时,加强关港铁信息共享,开展现场办公,便利企业申报,实现中欧班列货物“即时通关、即时放行、即时装车、即时发运”;还打造了“港铁联通”新模式,实现大连港滚装船、集装箱和铁路特货多种运输方式高效结合,打开了大连港陆海联运通道发展新局面。
大连中欧班列高效稳定运行,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多式联运新通道,对助力辽宁外向型经济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产生了积极的引擎效应。记者从大连海关了解到,2021年,大窑湾海关共监管出口中欧班列87列,货物4510标箱,货值26.18亿元,创下大连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后业务量新高。
“海丝”起点首发中欧班列
1月18日,满载着50个集装箱、446吨货物的首趟中欧班列驶出漳泉肖铁路泉州东站,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省泉州市顺利开通中欧班列(泉州-莫斯科)。当日,厦门海关所属泉州海关为该班列办理快速放行手续。
据了解,该班列由“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始发,经由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境,目的地为俄罗斯莫斯科,全程10965公里,预计开行20天。首趟货物货值1037.3万元,主要为泉州当地生产的卫生用品、箱包、鞋服及工艺品等。
“班列比海运要节省六成以上时间,并且可有效缓解海运运费高涨的压力。”班列运营公司泉州中外运供应链总经理助理洪双燕说。
据厦门海关所属泉州海关晋江办事处副主任方立刚介绍,泉州是轻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市,其中,纺织、服装、鞋类等轻工产品年出口额超千亿元。由“海丝”沿线国家(地区)进口的石化产品、纸浆等原材料,在泉州加工成鞋服、卫生巾等轻工产品后,经中欧班列(泉州-莫斯科)销往俄罗斯等“陆丝”国家,拓展了泉州向中亚、欧洲开放新空间,并实现“海丝”与“陆丝”无缝对接,助力“泉州制造”走向世界。(记者 蔡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