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快递 > 国际关注
记者感受“一带一路”建设给斯里兰卡北部地区带来的新变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 建设 斯里兰卡 新变化  来源:法治日报  时间:2021-11-15

  一带一路网消息:地处印度洋中心地带的斯里兰卡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享誉世界,但斯里兰卡旅游业多集中于该岛的中部和南部,而贾夫纳、瓦武尼亚等北部地区则相对较为落后,乡村道路大多泥泞不堪,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由“中国建筑”承建的道路改造工程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家门口的柏油马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此,《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赴斯里兰卡北部地区,实地探访了这一惠及当地民众的“村村通”工程。


  实现“村村通”


  “这一项目处于贾夫纳和瓦武尼亚两地的周边乡村地区,分布散、覆盖面广、惠及人群多,是真正的‘村村通’。”项目负责人刘存锋向记者介绍说。


  斯里兰卡在2009年结束内战,贾夫纳、瓦武尼亚等斯里兰卡北部地区曾是斯里兰卡内战时期反政府武装的势力范围。而由于气候、地理、资源等因素,该地区也是斯里兰卡目前最为贫困的地区,战争对这一地区造成的创伤至今依稀可见。


  2020年3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建筑”承建的贾夫纳、瓦武尼亚道路改造项目正式动工,项目总长172公里,共72条道路,覆盖两地周边数十平方公里范围。


  刘存锋告诉记者,“‘村村通’项目道路情况较为复杂,在项目设计时,为了尽可能多地惠及当地居民,项目最短的一段路仅几百米长,最长的一段也只有10公里。同时,原始路面大多蜿蜒狭窄,又是当地居民通往城镇的唯一途径,施工同时必须保证居民日常出行,更是增加了施工难度”。


  “虽然项目开工不久便遇上了斯里兰卡新冠疫情,员工们还是顶着疫情压力,防疫施工两不误,稳步推进工程进度,目前已有过半道路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民众出行。”刘存峰说。


  在那驽库郎姆玛村,记者遇见了正在道路施工现场的项目生产经理胡怡,她对记者说,“以那驽库郎姆玛村为例,过去即便是驾驶摩托车,从那驽库郎姆玛村到瓦武尼亚市区也要耗时一个半小时以上,而现在只需要30分钟就够了。”


  记者采访时,正值当地雨季,新旧路面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旧路面在雨水的冲刷下泥泞难行,积水遍地,而新路面不仅通行顺畅,两侧还留有排水渠以适应雨季。


  在那驽库郎姆玛村,即便语言不通,但经过施工地的当地居民在看到“中国建筑”员工时总是露出笑容,借此表达对中国企业帮助他们修建家门口的道路的感激之情。


  畅通“致富路”


  库马尔在那驽库郎姆玛村里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他亲眼目睹了家门口的路修好前后的变化。


  “我十分感激中国。中国企业修的路不仅让我们当地居民出行方便,我的小店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每天路过的客人多了,我正准备着把房屋扩建,再开一家小餐馆。”库马尔告诉记者,自从门口的路修好以后,他的杂货店生意红火多了,收入翻了两番,客流量也明显增加。


  库马尔热情地拉着记者看他的货物库存,他说,“过去我不敢进太多的货,因为很难卖出去,来买东西的人很少。自从路修好以后,客人需求多了,我必须进更多的货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当然,这让我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除了惠及当地出行和商业活动,“中国建筑”在施工中还尽量多地雇佣本地员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正在进行路面清扫工作的女工希亚妮就是其中之一。她对记者说,女性在就业市场上很难找到工作,感谢中国企业为她提供了就业机会。她和丈夫从2020年6月开始在“村村通”项目工作,收入比过去成倍增加,有了这些钱,她就可以供养她的两个孩子完成学业了。


  “我很幸运在新冠疫情期间能为中国企业工作。”项目部质检员维笛告诉记者,斯里兰卡在疫情期间经历了数次长时间的“封城”,本地企业在此期间大多会停发工资,但“中国建筑”考虑到员工生活实际情况,在“封城”期间提倡本地员工居家办公,工资照发,极大地解决了大多数员工家庭的困难。


  中斯友谊永留存


  实地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施工道路遇到涵洞施工处需要从路边绕行。刘存锋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绕行的土地大多是私有的,除了一少部分需要租赁,大部分都是土地主人主动无偿捐献给项目使用的”。


  “村村通”项目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正如库马尔所说,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终于通了平整的柏油马路,这是当地几代人盼望的事。


  刘存锋告诉记者,“当地居民清楚地明白修路是件大好事,自开工以来,我们从来没遇到过任何一件针对施工的投诉事件,所有人都支持我们修路。”


  记者还了解到,这些涵洞大多位于农田两侧,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在项目设计初期并没有如此多的涵洞设计,但在施工的过程中,一些村民找项目人员协商,希望为他们的农田灌溉排水增加一些涵洞。因此,“中国建筑”无偿增加了许多涵洞设计,切实惠及了当地民生。


  其中一处土地的主人瓦桑纳在签署借地协议时对中方工程人员说,“中国人为我们修家门口的路,还为我留了涵洞灌溉农田,我十分感谢,绝不能收钱。”


  刘存锋称,在施工结束后,“中国建筑”会负责平整当地居民的土地并恢复原样。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中斯两国守望相助、合作发展的强大力量,更赞叹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共建“一带一路”与斯里兰卡“繁荣与辉煌愿景”战略对接,将推动斯里兰卡未来实现更好发展。尤其是在疫情挑战背景下,中斯双方加强合作,携手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


  不仅“村村通”,相信斯里兰卡在农业、科技、教育、投资等关系民生的重点领域继续加强对华合作后,以科伦坡港口城、汉班托塔港综合开发为标志的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会取得更多实质成果。(驻斯里兰卡记者 陈润泽 文/图)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