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网消息:10月9日,工信部官网公示了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名单,成都、无锡、杭州、青岛和宁波拟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这标志着成都即将成为西部首个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工信部2018年公布的前一批名单中,仅有郑州、广州、苏州、厦门、嘉兴、泉州入列。拟成为示范城市,成都底气何在?
拟入选国家级“示范” 成都亮点是生态培育
这一国家级“示范”,意义非凡。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在2016年共同发布的《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换句话说,这是对制造业的重新定义,倒逼产业升级,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于城市来说,这也是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一环。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申报上述示范城市时,成都特别明确了自己的亮点——生态培育,即统筹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左右岸相关要素资源,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比如,通过建设龙头骨干带动的专业化配套集群,成都打造开放式产业创新平台和共享制造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能力的有效对接,推动资源能力的跨区域融合互补。
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的案例就被写入了申报材料。其中提到,通过订单倾斜等激励方式,成都布局机加、钣金、装配、工装四大制造基地,实现从来料加工生产、热处理、表处理到产品检验检测与交付的全链条循环。“目前园区已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达160亿元。”上述负责人透露,预计到2025年,航空产业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现有入园企业上市率达80%。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公示的名单中,两家成都企业入选了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分别是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成都平台入选了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为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运营的智慧产业园区特色专业型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型制造领域 部分成都“模式”正探索成型
上述负责人还提到,前期工信部曾组织专家前往成都调研评分,有专家曾提出,成都的服务型制造不能只着眼于本地,“要努力为引领西部、辐射全国、服务一带一路的服务型制造发展目标探索成都模式”。
这也明确指出了成都此次“示范”的意义。
记者注意到,此前成都已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出台总体规划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意见,明确依托国际航空港、国际铁路港与中国(四川)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提升生产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力,集聚高能级全球服务机构,打通内联外通的服务通道、载体和网络,构建融入国际、链接泛欧泛亚地区的供应链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型制造领域,一些成都“模式”正在被探索成型。
比如,成都以构建制造业服务化生态为支撑,重点推进推广个性化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外包、信息增值、合同能源管理等六大服务型制造模式,促进制造业向服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方向转型。
又比如,成都提出“以试点促普及,以培育促提升,以示范促深化”思路,通过政策激励、典型示范,引领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名单分别评选了示范城市、示范城市(工业设计特色类),上述负责人透露,前者属综合型示范城市,后者则是在工业设计这一细分领域进行示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