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快递 > 地方动态
古蜀文明铸千年农耕底蕴 科技促“天府之国”农业升级
关键词:古蜀文明 天府之国 农业升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1-09-26

  一带一路网消息:农历秋分,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活动的舞台上,舞蹈演员身穿褐色粗布衣,手举金灿灿的稻种,用肢体语言“讲述”数千年前三星堆时期古蜀先民的农耕故事。舞台不远处,广汉三星堆镇三星堆村数百亩稻谷已成熟,一眼望去,俨然一片金色海洋。


  作为中国西部农业大省,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美誉。2020年,四川复耕撂荒地、加大种粮补贴、提升农田质量和种粮效益,同年粮食产量达705.4亿斤左右,同比增加5.7亿斤。今年上半年,四川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其中夏粮产量429.2万吨,油菜籽产量336.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072.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7%、6.8%、5.3%。


  四川粮食种植历史悠久,仅水稻种植史就可追溯至约4500年前。考古人员在成都新津宝墩遗址不仅发现了4500年前碳化水稻等植物遗存,还发掘出一个面积约600平方米的水稻田遗迹。在这个中国长江上游地区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古蜀人的农业“天赋”已经显露。


  “在一个区域长期定居,必须要有足够发达的耕种农业作为基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介绍称,古蜀先民从种植稻谷、栗、黍,发展至种植小麦、大麦、豇豆属、豌豆属等作物,在认知地貌基础上,逐渐孕育出最适合长江上游区域的,以稻作为主、旱作为辅的混种农业体系,“他们开辟水稻种植先河,独特的农业种植模式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基础。”


  农具的出土则说明西周时期成都平原水稻种植业已非常发达。成都金沙遗址曾出土一把一米多长、通体无损的木耜,其外表呈深棕色,形状像现代的铲子,“耜是中国古代用于翻土的主要农具之一,大约到三国时期,耜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可见耜在整个早期农耕历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金沙遗址博物馆遗产保护与研究部副主任郑漫丽表示。


  虽历经千年,坐拥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四川,其农业大省底色未改:李冰父子开凿的都江堰至今依旧灌溉千亩良田。如今,四川的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主导粮食产业供给全国、解决粮食刚需,花椒等特色农产品还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出口量逐年递增。


  而变化的,则是愈发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模式与技术。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看来,四川农业发展向好前景的背后,科技是最重要的支撑元素之一,“种业创新是粮食生产的‘芯片’,近年来四川不断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种种有效举措为突破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强大支撑力。”


  吴德还表示,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而科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落地则能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到一线,让广大农民真正感受到农业科技给生产过程带来的强大动力,也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快速推进品牌打造,让农产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天府之国”农业生产另一显著改变,是农业生产模式正加速向现代化农业过渡。曾经,四川局部地区的多丘陵地貌令农业机械难以“施展拳脚”,“10多年前,流转土地几百亩的种植大户,效益竟不如规模小的农户。”中国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汤永禄表示,近年来,四川农业进步明显,其中小麦种植从以人工为主向机械化大规模应用转变,“此外,小麦品种选育上,亩均产量、品种抗性都有明显提升;四川是白酒酿造大省,为满足白酒生产需求,不少地区专门种植酿酒小麦,小麦逐渐走上产业化道路。”


  “十四五”时期,中国粮食产量要实现稳中有增,确保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从小麦生产角度看,要确保这一目标实现,一是要确保耕地面积稳定,二是要继续提高单产。”汤永禄认为,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推动“产学研”结合,将对提升产量带来很大帮助,“经过未来几年努力,我相信这个目标是能实现的。” (单鹏 岳依桐)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