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快递 > 地方动态
中国航天的重点、热点和亮点
关键词:中国航天 重点 热点 亮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21-06-17

  一带一路网消息:中国航天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近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规划。根据规划,中国航天将加快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重点提升航天科技创新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积极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


  火星取样返回、建成载人空间站、扩大合作交流……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发展、大胆创新的“中国速度”,将继续令世界惊艳赞叹。


  行星探测以火星为重点


  “天问”发射、“祝融”登火;“嫦五”落月、月球“挖土”;“神十二”蓄势、“天和”将启……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航天喜讯迭报,令国人振奋鼓舞。


  “重点推进行星探测、月球探测、载人航天、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国家卫星互联网等重大工程。”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说,目前航天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在制定中。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将继续实施重大科技工程,提升航天综合实力。


  6月11日,“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照片迅速刷屏。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开神秘面纱,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许洪亮透露,在2030年前,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仍将以火星探测为重点和主线。其中,2025年前后实施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环绕探测任务,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还将实施木星系环绕探测和行星穿越探测任务。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说,中国下一步的行星探测有重点、有热点、有亮点。


  “重点”在火星——


  “火星是中国后续探测的重点,也是国际深空探测的重点。火星是我们的近邻,科学上的意义仍然巨大。”张荣桥说。


  “虽然国外在火星探测上已经取得很多成就,但实际上人类对于火星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火星古环境是否适宜生命生存?古海洋是不是真的存在?火星中低纬度地下是否还有水/冰?火星的大气是怎么逃逸的?这些问题都还在困扰着我们。”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表示。


  “热点”在小行星——


  “小行星虽然小,但探测任务难度很大,可以带动中国的航天技术向精细化发展。”张荣桥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害、小行星上的资源等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张荣桥透露,中国在推进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时,便针对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开展了先期研制。同时,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也是为将来火星取样返回技术做探索。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安排协调递进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整体。


  “亮点”在木星系——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木星系的认知非常之肤浅,进行的探测也非常之有限。木星系孕育着大量科学新发现的机会。”张荣桥说,除了科学意义之外,木星系探测还能带动更远距离的测控、更长寿命的探测器技术和新能源的利用,有助于航天技术的深远发展。


  除了行星探测之外,在月球探测方面,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将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探测器,实施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查、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等任务;后续还将发射嫦娥八号。在载人航天方面,中国将在2022年底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站,开展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科学试验、空间站平台维修维护等工作。


  与各国开展航天交流合作


  中国的行星探测和空间站建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世界各国的科学探索带来了机遇和希望。


  “中国将继续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积极与各国开展航天领域的交流合作。”许洪亮说,中国将扩大航天合作交流,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据介绍,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中,国家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以及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家的航天机构,通过载荷搭载、测控支持、科学研究等方式开展广泛合作。


  此外,在嫦娥六号、小行星探测任务中,中国也向国际合作伙伴提供了载荷搭载的机会,还向国际社会公布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合作的管理办法;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发布联合声明,共同邀请国际合作伙伴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将于近期公布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和合作伙伴指南,指导国际合作伙伴选择可加入的领域和项目。


  许洪亮说,国家航天局将陆续公布后续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如嫦娥七号、八号等月球探测任务以及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行星探测任务的国际合作计划,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与国际同行一起密切协作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


  在工程合作方面,中国将按计划推进中意电磁02星、中法天文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后续星等卫星工程联合研制,促进卫星数据共享与应用;在服务全球方面,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空间信息服务,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等共同挑战;在促进交流方面,充分发挥多双边机制作用,支持海南国际航天城交流平台建设,鼓励科研机构、航天企业、高等院校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展览展示、人才培养等不同层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将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力争取得更多新发现、新成果,实现科学产出最大化,让航天探索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力量。”许洪亮说。


  增强卫星应用服务能力


  “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完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和配套地面设施,提升卫星对地观测、通讯广播和导航定位的服务能力。”许洪亮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不断增强卫星应用服务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北斗导航卫星、风云气象卫星等卫星资源应用走进千家万户;高分专项工程在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近日发布的《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16.9%。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开通服务以及“新基建”发展战略实施,进一步刺激和拉动了各行业对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的需求和投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获得了重大发展机遇。


  许洪亮说,在服务治理能力提升方面,将围绕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和数字中国建设需求,加强卫星数据产品与服务在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城镇化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等行业领域深度应用;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推动遥感、通信、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化,开发面向大众消费的新型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丰富应用场景,提升大众生产生活品质,推动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刘 峣)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