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网消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古人对四川的印象。时尚、“巴适”,这是今天人们提起四川时,脱口而出的词语。
大凉山“一步跨千年”迈进全面小康,天府新区像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公园城市寄托着百姓美好的生活憧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四川人民接续奋斗,蜀道难变全球通,穷山沟变金银川,好日子在这片拥有壮丽山川和富饶物产的土地上蒸腾起来。
新时代,新使命。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调研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新使命,新征程。地处内陆深处的四川,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在西部崛起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接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21年4月9日,四川在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雅安市石棉县、巧渡金沙江纪念地凉山州会理县、飞夺泸定桥纪念地甘孜州泸定县、艰辛过草地纪念地阿坝州红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市通江县等多地同步举行仪式,启动“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红色旅游年。
四川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久的省份。1935年1月到1936年8月,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期间在四川境内转战一年零八个月,转战地域达30余万平方公里,总里程达21000余里,全省近半县(区)留下了红军将士的足迹。
在建党百年之际,四川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将2021年确定为“红色旅游年”,开展系列活动,激励全省人民传承红色基因、投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
四川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不断转变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四川人奋勇前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于备战需要,党中央提出大规模开展三线建设。四川从无到有建起攀枝花市,德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川西农耕小县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工业城市。群山包围的四川,在三线建设中得到长足发展。
1980年9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换上“乡人民政府”的牌子,从人民公社变为实行党政分工、政企分开体制的乡。这一改革随后在全国推开,由此确立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新体制。
2008年,汶川地震猝然降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方支援下,四川迅速完成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新村落融入美丽田园,新城镇焕发勃勃生机,灾区群众感恩奋进,与全国人民一道,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四川充分发挥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成都中欧班列开行8年以来,连接境外城市已拓展至61个,累计开行超过8000列。即将投运的天府国际机场,将进一步拓展四川对外开放的大通道。
当前,成都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加强,省内各具特色的五大区域经济板块竞相发展,全省形成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数据显示,2015年四川经济总量达3万亿元,2018年超过4万亿元,仅用3年时间迈上一个万亿元台阶;2020年经济总量48598.8亿元,3年再增一万亿元的目标也即将实现。
不断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嘀嘀嘀!”2020年6月30日,一辆黄色客运小巴驶入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期盼已久的村民沸腾了——在全国具备条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中,这里是最后一个通了公路、有了乡村客运班线的地方。
阿布洛哈,彝语意为“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几乎与世隔绝。为修公路,施工单位专门调来米-26直升机,“空投”了10多台机械设备到工地现场,这在中国公路建设史上是首次。
公路通了,村民卖掉马匹,换上崭新的摩托车,10多分钟,就能从村里骑车到乡上。致富的道路,由此进一步打开。
这一年,凉山州最后7个贫困县、也是四川省最后7个贫困县,宣布脱贫摘帽。四川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历经8年接续奋斗,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四川着眼长远,提前谋划,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续写新的奇迹。
近年来,四川提出推进川粮油、川猪、川茶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产业支撑,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四川加快了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步伐。
成都平原西部的崇州市,农业资源条件优越。但随着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土地细碎化、劳动力弱质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农民以土地承包地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合作社土地的生产经营管理,逐步形成了“农业共营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解决了“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等问题。
2015年,90后青年王伶俐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崇州,成了一名农业职业经理人。3800多亩土地在她的打理下,全部实现机械化耕作,合作社成员每年每亩土地分红收入达七八百元。
5月正值插秧时节。插秧机开过的地方,嫩绿色的秧苗就在田里排好了队。合作社成员翟学明以土地入股,并在合作社务工。他指着来回穿梭的插秧机说:“合作社机械化的集中耕种,比原来自己种地轻松多了,挣的钱也多了好几倍!”
地处丘陵地区的简阳市荷桥村,养鱼也实现了工厂的标准化控制。容量约100立方米的圆形水池内,水温、含氧量、氨氮含量、鱼苗长势等都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监测和控制,不仅成鱼品质可控,产量也达到鱼塘养鱼的6倍以上。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放眼四川,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巴蜀大地上正铺展出农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尘不染,自动化生线有序运行。公司致力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流感病毒疫苗和细胞治疗等多个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其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国家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之一,也是我国首个昆虫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迅速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大力支持。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天府国际生物城高度关注疫苗攻关进展,提前开展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工作,直接推动了威斯克公司的成立和成长。
天府国际生物城是成都市主攻生物医药的一个产业功能区。近年来,成都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错位协同发展,形成14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推动产业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高质量发展,是四川新时代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紧扣新的实践要求,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围绕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2020年,最高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的成都超算中心投运,填补了西部空白。“可以将超算中心看成一座大型的共享实验室,通过审批的主体可以通过线下或运用远程的端口来使用这里的超算资源。”成都超算中心的投用,将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处理产业聚集,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2020年,“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正式设立,肩负着培育带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和动力源,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发展的重要使命。
智能终端产业园3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主体工程完工仅用了85天,四川轻化工大学从开工建设到开学入驻仅用了190天,宁德时代、华为、吉利汽车、长盈精密、大族激光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三江新区起步成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强化担当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一只头顶双冠、黑白分明的鸟儿,展开双翅,飞翔在成都锦江之上。2020年12月1日,成都观鸟爱好者李建书拍到了有“鸟中大熊猫”之美誉的中华秋沙鸭。
这种濒危鸟类,首次亮相成都中心城区,反映出成都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今年1月26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宣布,成都锦江水质持续改善,黄龙溪断面在去年实现了20年来首次达标。
锦江从成都穿城而过,于黄龙溪镇夏家沱出境,黄龙溪断面水质的情况是成都水治理成绩的一张晴雨表。成都上千万常住人口带来的压力,让锦江水质改善成为艰中之艰。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被啃下来了,标志着四川实现了V类水质断面全面清零,10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从“十三五”初期在全国31个省(区、市)排名第19位跃居第8位。
四川是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长江、黄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任。锦江水质的改善,正是四川强化上游担当、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缩影。
四川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在能源领域开启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作为衔接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键环节的供电企业,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通过建设“能源智慧大脑”,以精准描绘“碳足迹”等方式,帮助更多企业和居民高效使用清洁能源。
2021年3月10日,国网四川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向戴卡凯斯曼成都零部件有限公司开具了一份清洁能源使用证明:“公司目前的购电方式有两种,一是按水火7:3的比例配置的常规直购电,另一种是纯水电交易的丰水期富余电量。”该证明给公司产品盖上“绿色”印记,不仅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还让企业充分享受到瑞士等欧盟国家的税收优惠。
目前,“天府能源智慧大脑”已经完成平台搭建和电力数据的接入,下一步将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持续引入社会各类能源数据,扩大能源分析能力,挖掘能源数据“宝藏”,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四川良好的生态也正转化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都江堰市,民宿已成为四川乃至全国民宿业态发展的重点区域;青城山下,生态文化产业园“问花村”,以梅花、海棠为核心竞争力,开园即成为热门打卡地;四川作为牵头省份,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探索,把大熊猫的栖息地变成了“生态天堂”。
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2021年3月20日,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发掘成果。1986年出土青铜神树、大立人、纵目大面具等珍贵文物,三星堆一举震惊天下;时隔35年,三星堆以金面具残片、眼部有彩绘铜头像、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再次惊艳世界。
过去几十年间,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的勘探研究从未停止。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指出,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遗址考古发掘对研究中华民族历史、展示中华文明成就、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将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作为重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2)》,直接推动了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
当前,四川正以建设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契机,完善保护传承体系,做好出土文物修复保护,加强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建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守文化根脉,坚持活态传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2017年,四川启动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出诸葛亮、李白、杜甫等首批10位四川历史名人,2019年推出司马相如、陈寿、陈子昂等第二批10位四川历史名人,均受到热烈追捧。四川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原则,从历史名人身上深入挖掘凝练时代所需的精神价值。他们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穿越千年,成为滋养当代生活的精神源泉。
2019年9月26日,《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经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通过,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绵竹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正式步入法治轨道。
参与立法的专家表示,这部条例只有5章、28条,文字简练、操作性强,解决了“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两个核心问题,将有力调动各方传承保护绵竹年画的积极性。
按照条例要求,绵竹市已调查清理年画历史档案资料1122种,整理年画文物86件,其中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72件,初步建立起绵竹年画档案;对全市28名县级传承人开展考核评估工作,初步建立和形成绵竹年画传承人保护激励机制。
记者在绵竹年画村了解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家乡,恢复了“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的生活方式,到这里开展研学旅行也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的选择。传承人陈刚手握刻刀,寥寥几下,一个“福”字画版就现出雏形,围观的游客拍手叫好。
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今年又收了4个徒弟。越来越多的传承人,用手中的画笔和刻刀,刻画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明天。(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李晋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