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家园——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守好绿水青山,推动乡村振兴,当地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总书记的勉励给了我们巨大信心!”回忆起和总书记交流的一幕,映秀镇“茶祥子”制茶坊老板蒋维明记忆犹新。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这间制茶坊,察看传统黑茶制茶工序,体验酥油茶制作流程。
听说店里的窝窝茶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大家精益求精、创造名牌,为“一带一路”建设多作贡献。
“生意越做越好,我希望能以茶叶为载体,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蒋维明今年对外推广清单上,又加入了西班牙、摩洛哥等国家。
窝窝茶的香味远扬海外,折射着这片土地散发的新气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震后10年的北川,巍巍大山还是连绵不绝,湍湍急流还是奔涌不息,但北川已告别了“木头、石头、水头”的“三头”经济,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形态。
走进北川通航产业园,泛美航空项目的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山梁上,正在建设中的机场跑道一片繁忙。园区定位为集制造、研发、运营、培训、维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具有通航全产业链的高端特色园区,已被授予全国首批“航空飞行营地”称号,今后这里还将打造成一个特色通航小镇。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不断打开新局面——
对口援建省市与灾区党委和政府同心合力,对原有分散、落后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转型,什邡北京、北川山东、青川浙江、绵竹江苏、上海都江堰等一批新产业合作园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拔地而起,一些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取得援受方双赢成效;一些原本闭塞的灾区乡镇,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的机遇加快开放步伐;旅游业更是成为灾区发展的新亮点,当地群众越来越感受到“美丽乡村”的惬意,“绿色增收”的喜悦。
初夏的川西平原西缘,龙门山脚下,万亩玫瑰盛开。
曾被撕裂的大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玫瑰谷”,并已获批“四川绵竹国家玫瑰公园”。绵竹市的土门、广济、遵道等乡镇已将24800亩耕地进行流转用于推广玫瑰种植,每年带动农民增收约1.35亿元。
万亩玫瑰是绿色发展理念给乡亲们的馈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朗朗上口的话,正生动地书写在这片土地上。
还人间锦绣巴蜀,兴百姓富美家乡——
在汶川,许多乡镇樱桃树成片,掩映着山林与河谷。汶川樱桃已成为知名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年产900万公斤,产值2.7亿元,带动不少当地群众增收;
在青川,老百姓从“靠山吃山”到“靠山护山”,80%的林地实行了封山育林,木耳、蜂蜜、羊肚菌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行销全国……
1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汶川受损林地和山体植被逐步恢复,完成林草植被恢复448.87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48.65万亩。水源地保护、废弃物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设施重建全面完成,绝大部分的建筑垃圾得到了再利用。
汶川水磨、绵竹大乘、什邡马祖庙……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示范村镇推动着城乡融合共进。随着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的建成投用,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架起了灾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桥梁,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2011年8月,习近平来到北川新县城禹龙小区,走进刚入住的王康平家中,女主人陈世琼向习近平送上自己亲手绣的羌绣“羊角花”。习近平祝福大家:要让日子过得更红火!
羌绣,这个曾长年隐藏在山中的少数民族技艺,如今已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一针一线“绣”出了一个大产业。
在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羌绣合作社、羌绣公司等相继成立,带动8000余名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有关方面还加大电商培训力度,帮助羌绣产品走出大山。
不仅是羌绣,阿坝州充分发挥地域特色,通过振兴产业、文旅相融,打造出勒乌镇酿酒葡萄种植、理县羌族民族文化旅游等品牌基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部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如今,环顾整个灾区,正在按照这20字的要求,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奋斗目标,找准自己的振兴路径。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土地和林地确权颁证,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当地正在按下改革“快进键”,也按下了振兴“快进键”。
拼版照片上图:俯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2018年5月11日无人机拍摄);下图:俯瞰北川新县城全景(2018年3月1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