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路文化网消息: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商品,也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沿线国家)十分关注的战略问题,区域粮食合作更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结合点之一。
计划总投资23亿元的兰州新区中亚粮油储运加工产业园项目,不仅是发展现代物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农业的需要。更是兰州新区在新的形势下,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贯彻好、落实好、服务好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战略部署,彰显向西开放优势,内陆腹地提速对外开放的重大创举。
近年来,兰州新区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四大战略定位,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粮食合作格局。同时,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助阵粮食“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中亚粮油加工基地,实现粮食优质资源的互补相通。
牵手“一带一路”打造中亚粮油加工基地
兰州新区自成立以来,围绕打造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开放层次、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已建成的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等对外开放平台及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兰州新区充分发挥千里河西走廊的战略通道和坐中联六的区位优势,全面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着力打造物流集散大枢纽,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形成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物流集散中枢和纽带。
随着“西欧-中国西部”国际公路的建成,使得中国货物通过这条交通动脉直接运往西欧,这为兰州新区中亚粮油加工基地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海外面粉、植物油、大豆、肉类、蜂蜜通过兰州新区,快步走上中国百姓餐桌。
深化合作实现粮食优质资源互补相通
自2017年3月以来,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多次与哈萨克斯坦及国内粮食进口龙头企业进行接洽,并邀请甘肃检验检疫局、兰州海关、兰州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洽谈了解粮食进口政策限制与工作模式。经过多方努力,兰州新区成功引进中华康普、博华资产、亚粮集团等企业进驻新区开展业务。
新区商务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实力企业的进驻,将使兰州新区朝着年进口粮食约200万吨的目标快步迈进,粮食进口可直接进出口贸易额25亿元以上,将拉动兰州新区乃至甘肃省粮食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兰州新区以市场为导向,以进口粮油加工及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以企业落地和项目开展为抓手,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优化粮食产业布局,引进粮食龙头企业,完善粮食加工全产业链体系,带动周边就业及人气,实现进口粮食加工产业高效、协调、持续发展。
据悉,为进一步促进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可持续发展,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降低物流成本,延伸产业链,兰州新区着力打造中亚粮油加工基地,逐步构建形成中亚粮油进口面向国内分拨的集散中心。同时,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二期800多亩用地作为中亚粮油加工基地园区,将引进全产业粮油深加工企业,快速打通粮食进口市场,以龙头企业带动下游企业集聚,快速形成产业链。
链条化发展激活对外开放新活力
“以中亚粮油加工基地项目为抓手,深化与哈萨克斯坦粮食进口合作,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哈农集团、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等合作,做好前期市场分析及成分测定,从源头上为粮食进口提供保障。”新区商务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兰州新区引进的华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阿拉山口黑土地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纷纷在综合保税区内建厂,计划于2018年11月底建成年产量各50万吨的饲料加工生产线并试生产,预期实现年产100万吨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兰州新区还将设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对进口粮油作物集中采购、集中交易、集中配送。并对接全国最优的大数据平台,为兰州新区大宗涉农商品交易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做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此外,兰州新区将按照国家“通关一体化”政策,采取“一线进境、二线监管”的通关模式和“一线检疫、二线检验”的进境方式。兰州新区综保区也将利用保税加工模式开展加工业务,根据加工后的性状核定关税,向全国分拨销售。
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兰州新区中亚粮油加工项目建成后将利用其上下游原料采购、加工、供应的全产业链资源,打造中亚粮油加工基地,推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及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谱写对外开放新篇章。(王晨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