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沐教授提出要以共建科技创新高地为突破口,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线路图上,近期目标是全面推进广深创新走廊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第一道坚挺的创新脊梁;中期目标是推动珠江东岸与西岸创新联动一体化,打造环珠江口科技创新环带;远期目标是以环珠江口科技创新环带进一步吸纳其他珠三角城市,打造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湾区创新生态群落。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聚焦湾区一体化,强调坚持穗深港三极引领的协同创新模式;二是聚焦政产学研一体化,全面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体制机制;三是聚焦重大科技前瞻布局,统筹建立一批匹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国家实验室;四是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五是聚焦引才用才育才机制,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六是聚焦人才市场统一化,加快推进港澳居民在内地全面享有国民待遇改革步伐。
深圳大学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教授着重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构建以下四个条件:一体化条件,保证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实现政策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创新条件,如纽约的商业模式创新、旧金山的技术创新、东京的产业创新等;开放条件,确保高度的国际化,建设开放型的制度与市场;文化条件,强调文化要有包容性、多元化。同时要克服四个问题:一是粤港澳湾区建设中的一体化条件与二元体制问题;二是珠三角经济区内部城市间体制与市场的分割问题;三是城市政府的独立运行与相互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构建问题;四是迈进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国际第一梯队的制度约束问题。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黄起海教授则从微观层面关注了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大学创新的作用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结合英国一些大学做法以及无锡和苏州的人才政策案例,提出大学要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来影响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城市要构建大学科研要素和企业需求协同对接的机制和途径,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创新成果。
广东省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丘杉研究员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超级互联版图,在发展路径上有四个维度:一是建设大城市群,要以内部行政边界模糊化,推动连片发展,打造无城界阻碍的超级城市群;二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要以“互联互通”为基本原则和方向,促进珠三角和港澳的共同发展;三是输送国际发展动能,要将更多的国家发展理念、发展空间输送给香港,促进其繁荣稳定;四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与沿线国家和重要城市的无缝连接,打造总部功能,成为“一带一路”重要门户枢纽。在新趋势下,自贸区要发展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等业务、健全金融法律制度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聚集跨国金融机构人才,担负起铆焊全球互联网络的使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魏作磊教授对比研究了国际化大湾区的产业结构,认为目前大湾区经济的主体是服务经济,核心是知识、信息、技术密集型生产服务业。建议广州:一是将产业布局重点应放在服务业,尤其是产业链两端的生产服务业,提前卡位抢占产业链制高点;二是支持本土企业内生成长,通过促进本土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产业能级;三是发挥教育培训、研发设计以及各类专业服务基础夯实的优势,通过政府牵线、行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整合带动等多种途径疏通广州服务与珠三角制造业之间的阻塞,提升广州服务地位;四是优化公共服务环境,营造吸引优秀人才的外部环境,以优良的创业创新环境汇集全球优秀人才。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先生以港珠澳大桥为例,指出港珠澳大桥是桥、岛、隧道的组合,是国家的一张新名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统一的市场与独立的关税区方面实现融合是其发展重点之一;在“一国两制三法域”方面要保持文化多元;此外,要通过城市路网规划、城际间交通连接、新区开发来实现城市之间的融通与对接,要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力量来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