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路文化网消息:经济全球化近两年进入新阶段,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分歧,逆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美、英等国的签证、移民政策收紧,导致2016学年至2017学年赴美国际学生1078822人,同比增幅3.4%,但与上一学年的同比增幅7.1%相比下降超过一倍。尽管如此,留学的大趋势并未改变。另一方面,欧洲难民影响进一步扩大,国际人才流动出现新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现象逐渐放缓,人才回流开始加速。蓝皮书显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持续影响全球留学的发展状态。
美国、英国国际学生增速放缓,中国成为主要增长极之一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研究数据,2016学年至2017学年,世界八大留学目的地国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总数达3533999人,较2015学年至2016学年增幅稍有下降(0.04%)。同时,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较上一学年增幅下降3.7个百分点,而英国仅上升0.3个百分点。
相反,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3个国家的国际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中国继续保持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位置,2016学年至2017学年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442773人,同比增长11.4%,较上学年增幅上升5.9个百分点。可见,近三年来全球最大留学目的地国(美国和英国)在国际学生增速方面均有所放缓,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成为近三年来全球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的主要增长极。
经合组织国家留学博士研究生持续增长,生源国须注意促进人才回流或环流
随着学位教育级别的提升,国际学生所占比例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全球化智库调查显示,从2012学年起至2015学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呈现出留学博士生占该国在读博士生群体较高比例的情况,而且所占比例还出现了连续增长。例如,瑞士达到54%,较2012年连续三年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美国作为留学大国,其留学博士生占比从2012年的29%上升到2015年的38%,增长了9个百分点。
留学博士生比例的持续增加,为发达国家在专业、学科领域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而对高端人才的来源国家来说,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回流或者人才环流,就意味着存在高端人才流失的风险。
中国留学生数量领跑全球,中外合作办学提供“留学”新选择
蓝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仍然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最主要国际学生生源国。据统计,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国际学生的比例超过30%,占韩国和日本国际学生比例更是达到57.3%和49.3%。而在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瑞典、瑞士,虽然中国留学生占比并未超过10%,但也是该国最主要的国际学生生源国。
在2016年,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出国留学的专业选择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工程科学专业和工程技术专业自2014年后继续下降,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业、数学与统计学专业、社会科学专业较2015年有所下降;工商管理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选择比例继2014年后持续增长。2015学年至2016学年,工商管理学专业选择比例持续回暖,或与工商管理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再次放大有关,包括金融领域、贸易领域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在“互联网+”的刺激下产生新一轮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学校与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为中国学生“留学”提供了新选择。在我国低龄留学现象明显的同时,通过就读国际学校来增加进入世界名校的机会,也成为很多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投资方式。
来华留学生比例持续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新增长点
蓝皮书发现,随着“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不断推进,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持续增长。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韩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中,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都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且来华留学生增幅的平均值超过了2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人才支撑,也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蓝皮书主编、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全球掀起了一股“汉语热”,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汉语列为学校教学语言,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也成为个人发展和商业合作的需求。
王辉耀认为,未来要促进“一带一路”来华留学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通道与模式。同时,进一步放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在华工作和发展的限制,吸引“一带一路”创新型人才参与到中国和其祖国之间的发展建设中来。(记者 黄金鲁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