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路文化网消息:“南南国家之间应以同舟共济、权责共担、互相帮助、合作共赢的精神,坚持以团结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努力实现更加充分的人权保障。”
首届“南南人权论坛”8日在京闭幕。这一发展中国家交流人权发展经验、探讨人权发展路径的盛会及其通过的《北京宣言》,传递着发展中国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心声与信念,更标注下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中国刻度”。
中国模式:人权发展的新样本
“中国社会全面发展,人的权利正在得到更加充分的保护。”联合国人权高专办驻地行动与合作司亚太、中东、北非局局长弗朗西斯科·摩塔说。
首届“南南人权论坛”上,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赢得与会嘉宾由衷点赞。受访人士表示,发展是人权的核心,任何问题都必须放在发展中解决,中国人权事业以发展为基础,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新样本。
五年砥砺奋进,中国人权事业硕果累累。
农村贫困人口越来越少,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300多元;人民安全感不断提升,法律法规持续完善构筑起权利保障的坚实屏障;环保督查越来越严,生态保护力度空前……
“五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法治、文化、生态、教育等各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显示了中共领导人在推动人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高超的执政能力。”印度尼西亚外交部人权和人道主义事务司副司长苏莱曼·谢里夫说。
五年继往开来,人权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建设美丽中国……翻开中共十九大报告,直抵人心的字句,为人权事业发展擘画更加壮美的画卷。
动身前往中国参加此次论坛前,莱索托外交部经济及国际组织司代理司长莉姆波·马斯洛-莫察梅对中共十九大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次实地走访让她更加相信,十九大报告明确的发展策略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人权发展的中国故事里,人民始终是贯穿其中的关键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示范的新样本让世界清晰地看到,以国情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要务,是实现人权发展的根本途径。
“我们应当向中国学习,按照本国国情和人民的需求来推进人权事业。在如何将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方面,中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南非姆贝基非洲领导力研究所研究员谭哲理说。
南南人权:大国担当的新使命
蓝色地球的表面,两个英文字母“S”相互连接,宛若彩色绸带环绕着地球……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的醒目标志,寓意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
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独立后面临的共同任务,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了相互之间的合作,不断书写南南合作的崭新篇章。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源源不断送去帮助和支持——
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帮助受援国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派遣了60多万名援助人员。
近年来,中国还宣布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等举措。
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的举办,将南南合作推向新境界。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内探讨人权发展,交流有利于保障人权的技术、方法和经验,顺应世界潮流,契合发展要求,对于深化和拓展南南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闭幕式上,布隆迪总统首席新闻顾问威利·尼亚米特韦宣读了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北京宣言》。他说,从自身发展到携手合作,再到共同努力促进人权事业发展,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发挥着榜样和引领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贡森看来,中国通过南南合作同发展中国家分享实现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成功经验,向发展中国家人民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世界主张的人权发展道路。
“中国积极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各国都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公平分享发展权益。”贡森说。
CEC咨询公司总裁魏柳南说,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在人权领域加强合作,用实际行动来提高说服力和话语权。“此次论坛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希望论坛能够持续发挥其影响力,让中国同南南国家在人权合作领域不断取得更大成果。”
中国理念: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从几十年来一直面临严重电力短缺,到如今拥有富余电力,德国媒体播发的相关报道,让人们看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为巴基斯坦带来的改变。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给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出席此次论坛的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法鲁克·阿米尔说,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实现本国经济增长到提出一系列举措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世界看到了中国在促进共同发展、保证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等方面所做出的切实努力。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大国的崛起,为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力量格局的变化,更引领着观念风尚的更新。伴随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并从理念不断转化为行动。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与会嘉宾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大家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发展要求,体现了全新的人类社会价值追求,为解决包括人权治理在内的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发展权目标一脉相承,这一理念应该得到进一步推动。”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机制接触司发展权处处长巴特额德纳·阿尤什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人权不仅有发达国家的表述,还有发展中国家的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不同文化和国家间加强理解沟通、开展合作的机遇。”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安德烈·范·德·布拉克说。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共十九大报告,展示了世界最大执政党的天下情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时空维度对人类整体进行关怀,将‘你’‘我’变成‘我们’,更加强调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每个国家的人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贡森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人类社会发展整体性和相互依存的角度思考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倡导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人权治理体系,开拓了全球人权治理的新路径。(记者 黄小希、孙奕、丁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