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观点 > 媒体聚焦
宗教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关键词:宗教 一带一路 建设 不可忽视  来源:中国民族报  时间:2017-11-02

  暨南大学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中心主任陈才俊指出,因地缘关系,东南亚华人基督徒与中国基督教届的官方、民间交往非常密切,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影响巨大。近年来,伴随着东南亚华人基督徒社会地位渐趋提升,以及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强化,东南亚华人基督徒已成为沟通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重要桥梁,在中国-东盟公共外交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伊协副会长、上海市伊协会长金宏伟,回顾了上海伊斯兰教对外交往活动的历史,指出应正视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宗教交流的新问题,如后继乏人、素质下降、误解甚多等。他建议,应尽快提高我国伊斯兰教界人士的宗教文化修养和外语水平,积极主动对外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处主任周太梁回顾了天主教对外交往的历史,提出宗教界应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抵御境外渗透和极端主义侵蚀,讲好中国宗教故事。


  中国基督教两会研究部主任顾梦飞介绍了近年来基督教全国两会与周边国家教会组织的友好交往情况。他认为,应发挥基督教国际性的特点,服务我国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大局。从教会自身来说,要争取早日加入亚洲基督教议会,为中国教会争取更多话语权;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基督教的复杂性,尽量减少不确定性,做好各种预案,应对各种突发和新生事物。


  宗教、认同与国家治理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向平指出,近年来,国际宗教关系的急剧变化促使国际政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尤以民粹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最为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神权民主”及其“民众神圣”,导致具有新国家主义特征的“绝对国家”出现,从而深刻影响与国际政治关系,值得密切追踪关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郭宪纲指出,要想解决中东地区的问题,伊斯兰现代化是必由之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黄平以欧洲穆斯林移民问题为例,阐述了宗教共生的困境。她指出,移民的宗教性和欧洲世俗国家的张力显而易见,而全球化的背景加重了欧洲穆斯林移民的认同焦虑,强化了他们对于伊斯兰教的依赖。在此背景下,“恐伊症”也使欧洲移民宗教问题呈现出“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峰以2016年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亚洲地区各国民众的宗教价值观和意愿。他提出,应进一步对“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宗教风险进行细化研究,进行分类管控。


  江西省社科院宗教所所长欧阳镇以基督教为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江西宗教在对外交往中的若干问题,包括假借代理的非法传教、私设聚会点的非法传教、网络媒体的非法传教等。他认为,应充分认识到境外传教势力的非法活动今后可能更加剧烈,渠道更加多样,范围更加扩大,形式更加隐蔽,手段更加现代化,进攻态势更加明显。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戴燕介绍了当前青海基督教传播的新态势、新特征,包括传教主体、宗教组织和场所、传教对象、传播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她指出,非法活动既可能给我国国家安全造成新挑战,也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潜在风险。


  宁夏社科院马平介绍了当前中国西北地区伊斯兰教发展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指出了若干争议问题、热点问题存在高度复杂性和敏感性。未来,应进一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基于实地调研指出,近年来,新疆在促进民族团结、严厉打击暴恐活动和“去极端化”斗争的专项整治行动中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国际和周边国家“三股势力”活动和反恐形势还相当严峻,距离长治久安的目标仍有不小距离。他建议,在“去极端化”工作中,须注意在准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民族宗教政策,有的放矢转换工作方式,从运动式权宜治理转向常态化、制度化长效法治工作。

12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