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快递 > 国际关注
阐述中国方案 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
关键词:阐述 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 体系建设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7-08-12

  中国丝路文化网消息: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总纲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近四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同步建设愈发紧迫和重要。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2016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要加强总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坚持陆海统筹、内外统筹、政企统筹,加强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舆论支持、文化条件。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既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具体实现。


  一、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全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样对于加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第一,扩大影响,凝聚人心。自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内政和外交的核心议题。一方面,各部门、各地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加以推进,市场和民间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参与热情。在此背景下,国内各界尤其是广大普通群众也希望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举措、收益和前景,以及它给自身带来的切实影响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趣也在明显提升,许多国家经历了从观望到参与、从被动感受到积极推动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希望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和行动,并评估它对自身和本国的意义。因此,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有助于向国内外各界正面阐述好这一中国方案,扩大“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提升其在国内外的接受度、支持度和好感度,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合力。


  第二,正本清源,增信释疑。目前,国内外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图、进展和前景仍然存在一些误读和疑虑。例如,有人将“一带一路”倡议直接等同于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有人则从过剩产能输出论、地缘政治扩张论、陆权对冲海权论、反制美国重返亚太论、势力范围论和另起炉灶论等各种角度加以曲解;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危机重重、风险巨大,投入和回报远不成正比;有人则提醒谨防因战线过长、摊子太大而导致的“战略透支”。同时,目前不少场合已出现“一带一路”话语过度泛化的倾向,即将所有与“走出去”、国际合作相关的事物都与“一带一路”挂钩。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把任何成果等同于“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把任何问题归咎于“一带一路”建设受挫,两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对“一带一路”的伤害。因此,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形成各方对“一带一路”的正确认识,减少因误判或曲解而造成的推进阻力。


  第三,总结经验,着眼长远。近四年来,在国内外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有序平稳推进,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有必要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许多探索与实践进行认真总结,并加以系统化的表达呈现。近四年来,尽管国内外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各种讨论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却也逐渐形成了不少稳定的共识,各方均越来越认可“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的贡献。为了凝聚共识,有必要对此加以梳理概括。无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还是讨论共识的归纳,都将为下一阶段有序稳妥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因此,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是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醒和激励各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以中国方案为主线推进“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


  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应以中国方案为主线,从问题意识、基本概念、思想资源、思想方法等方面协同推进。


  第一,准确把握时代问题。时代大局、大势催生中国方案,“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必然是对时代问题的深刻回应。从世界来看,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深刻变革,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各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寻找新的发展动能与合作模式。从中国自身来看,一方面,随着综合国力的复兴,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特别是为促进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新倡议新设想,而国际社会也对中国方案有了更多的期待。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进一步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在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站在中国与世界关系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中国有优势、沿线国家也亟需的互联互通和工业化为切入点,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第二,准确阐释基本概念。若干标识性、原创性的基本概念构成了“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四梁八柱,包括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公共产品、命运共同体、义利并举、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共商共建共享、以点带面、统筹协调、国际产能合作等。准确阐释这些基本概念及其逻辑关系,需要说清“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而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被称为中国方案的关键。例如,中国倡导的“互联互通”不仅只是修路架桥,而是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例如,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并非对外输出落后、过剩产能,而是产业链的整体输出,将促进沿线国家发展能力和工业体系的培育塑造。再如,“一带一路”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不是指中国一家提供所有资金,而是体现在它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12
节点城市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关于我们 |  资讯快递 | 特别专题 | 百家观点 | 旅游签证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市场平台 | 教育培训 | 国学研究 |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475-1 | E-mail:zgydyl@126.com 一带一路网 版权所有 010-87790321 网站制作北京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