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路文化网消息:中欧班列被誉为“钢铁新丝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务实合作举措。盛夏时节,草木勃发,中新社记者沿着中欧班列路线,实地探访辽宁大连、内蒙古满洲里,俄罗斯后贝加尔、伊尔库斯克、莫斯科等重要站点,近距离感受“一带一路”和中欧货运班列给中俄经贸关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互联互通 中欧班列影响力持续提升
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开放口岸,大连港承担东北地区98.5%以上的外贸集装箱货物运输。中欧班列不仅为东北地区经贸搭建了“卖全球、买全球”的平台,同时还将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货源纳入其中,促进了太平洋区域贸易的便利化。
据大连港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大连港已开通大连—俄罗斯沃尔西诺、大连—白俄罗斯明斯克、大连—沃罗腾斯克(长城汽车班列)、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大连等7条班列。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今年上半年,大连港打造的中欧过境班列累计完成集装箱货运量1.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6%。
韩国大宇电子莫斯科分公司总经理杨忠锡告诉记者:“从韩国发运的货物通过海运至大连,再通过中欧班列从大连发车后,不到三个星期时间,就能到达莫斯科沃尔西诺。”
随着中欧班列在当地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和大宇电子一样,一些“嗅觉灵敏”的俄罗斯商家也行动起来,利用班列相对价格低、时效快的优势,向中国市场运输商品。
多国接力 助中欧班列提质增效
中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铁路的轨距是1435毫米,而俄罗斯的轨距是1520毫米,因此中欧班列在进入欧洲等国家时常常需要“换轨”。
后贝加尔站总经理叶夫盖尼·维克多洛唯奇·涅克拉索夫告诉记者,随着中欧班列开行频次增加,铁路换装站变得异常繁忙,换装机器(正面吊车)也由原来的3台增至7台。目前,后贝加尔站一天可作业600个集装箱,能同时满足10条中欧班列的换轨需求。
“目前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电子报关。在列车抵达口岸前,报关资料就已提前送达海关,从而减少列车停靠等待的时间。”满洲里海关驻车站办事处指挥中心副科长许雪猛告诉记者,通过推进中欧班列信息化平台运用,同各地互为口岸,为中欧班列开辟绿色通道等,海关正以实际行动切实支持中欧班列扩量增效。
合作共赢 中欧班列实现互利互惠
由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驱车一路向南行进,再沿M3国道行驶80余公里后,便来到沃尔西诺铁路口岸,这里是全球首条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班列“三星班列”的终点。
沃尔西诺集装箱站总监德米特里·叶尔莫诺夫对“三星班列”抵达时工作人员激动迎接的场景依然印象深刻。他说:“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班列数量能逐步提升。”
如今,“三星班列”已实现每周2班的常态化运行。不仅如此,今年4月,大连港正式将“三星班列”升级为“大连—沃尔西诺”公共班列,在以三星电子商品为基本货源的同时,也为其他客户提供公共班列运输服务,进一步满足了俄罗斯当地的市场需求。
位于莫斯科的长城汽车俄罗斯哈弗公司是俄罗斯规模较大的汽车生产销售商,这家中国企业目前在俄罗斯拥有12家汽车4S店,单店月销售近30台汽车,利用班列相对价格低、时效快的优势,向俄罗斯市场运输整车及汽车零部件。长城汽车俄罗斯哈弗公司总经理寇旭光表示,中欧班列为“走出去”的企业带来了更多实惠。
“往返于中俄之间的中欧班列,是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又一次激励和推动。”“中欧班列为两国创造了新机遇,有望推动中俄贸易迈上新台阶。”在采访中,诸多国内外企业代表一致认为,随着中欧班列存量提质与增量扩容并进的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将续写新时代中西方友好交流、互联互通的新篇章。(记者 杨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