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
光绪十七年五月(1891年6月),京山铁路从山海关(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开工。光绪十九年四月铁路修筑延伸至辽宁境内,这是辽宁修筑铁路之始。此后由于发生战争,工程时断时续,直到光绪二十九年八月(1903年9月)才修到新民,称北宁铁路,后改称京奉铁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修建连山(锦西)站至葫芦岛港铁路。截至宣统三年(1911年)底,辽宁境内建成铁路干线4条,支线3条,总长度约1400公里,分属于中国(当时为清政府邮传部)和日本(“满铁”)管理。民国11年(1922年),张作霖宣布东三省自治,积极扩充军备,修建铁路,与南满铁路相对抗。成立了官商合办的奉海铁路公司,奉海铁路是辽宁历史上依靠自有资金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至1952年末,沈阳、锦州两局共修复线路2006公里,其中复线793.2公里,使沈山线通过能力由38.9对提高到49.6对列车,提高27.5%;沈吉线的沈(阳)梅(河口)段由12对提高到32对,牵引能力上行提高到1600吨。同时,加强养护维修工作,推行苏联养路、养桥的先进经验,提高了线路桥梁质量。1950年5月1日,按照中苏两国政府协定,在哈尔滨成立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下设5个分局,辽宁境内有沈阳、大连两个分局。该体制运作到1952年底苏联政府将中长铁路无偿移交给中国政府止。至1985年末,辽宁境内共有铁路营业站387个,其中:特等站2个(沈阳站、苏家屯站),一等站14个,二等站23个,三等站48个,四等站282个,五等站18个。至2014年,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939公里,密度居全国第一。
辽宁省的主要铁路有:京哈铁路(含秦沈客运专线)、沈大铁路、沈丹铁路、沈吉铁路、沈山铁路、沟海铁路、锦承铁路、叶赤铁路、大郑铁路等。高速铁路有:哈大高速铁路、盘营高速铁路、沈丹客运专线、丹大快速铁路和京沈高速铁路(在建)。
水运
辽宁历史上水路运输比较发达,境内有大小河流360多条,共长约16万公里,其中辽河为境内第一大河,是古代中原通吉林、黑龙江的水陆联运渠道;鸭绿江是辽宁第二大河,为中朝两国的天然界河;大凌河是辽宁第三大河,大凌河谷是古代中原与东北地区交往见诸史籍的最早通道。全省海岸线长而曲折,东起鸭绿江口,南绕辽东半岛,西至绥中万家屯,长达2178公里(不含岛屿岸线),约占全国的12%,旅顺、营口是古代海上交通的重要停泊点。
1985年末,全省有11个营业性港口,102个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6个;运输船舶956艘、667687吨位,较1952年分别增长46.8倍和394.78倍,其中地方航运部门货轮48艘、79112吨位,较1952年分别增长114倍和45.89倍;客轮22艘、15483客位,较1952年分别增长21倍和515倍,其中地方国有企业有客轮7艘、1523客位,较1952年分别增长6倍和49.7倍。已形成以大连港、营口港为国家主枢纽港,以丹东港、锦州港为地方重要港口,以盘锦港、葫芦岛港、庄河港、绥中港为主的一般性港口,[11] 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通航。
陆路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到1985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33006公里,其中晴雨通车里程达到17588公里,分别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3.17倍和14倍。全省有路面里程达到28660公里,为公路通车里程的86.8%,其中,黑色路面6478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90.5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为有路面里程的22.9%。从省会沈阳到各市,各市到92.5%的县通黑色路面,通黑色路面的乡已达522个,占乡(镇)总数的41.5%。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从1949年的5.38公里上升到22.48公里。全省有公路桥梁7288座、226914延长米,其中永久性桥梁7096座、223910延长米,分别占桥梁总数的98.3%和98.6%,永久性桥梁座数和长度分别为1949年的172倍和66.5倍。
截至2008年10月,辽宁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通车里程达到2800公里。已通车的高速有:京哈高速公路、沈海高速、辽中环线高速、沈丹高速、沈吉高速、沈彰高速、阜营高速、丹大高速、丹海高速、丹通高速、桓永高速、庄盖高速、抚通高速、新铁高速、土羊高速、锦朝高速、锦阜公路、铁朝高速、本辽高速、大窑湾疏港路。在建高速公路有阜营高速北延伸线至通辽、建昌至兴城高速和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等。
航空
辽宁主要的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营口兰旗机场、丹东浪头机场,锦州湾机场,朝阳机场,鞍山腾鳌机场,长海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在建)。
轨道
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由沈阳地铁,沈阳有轨电车,大连轻轨,大连有轨电车,沈抚城际铁路,大连地铁,沈铁城际铁路等组成。